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31 道试题
21-22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化石在地质学上的意义是(     
①确定地球的年龄②确定地层的时代和顺序③确定地壳运动的类型④推测古地理环境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2021-08-18更新 | 772次组卷 | 10卷引用:1.3 地球的历史-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课堂练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海地势低平,近300万年来沉积了深厚的河、湖、海沉积物,市区基岩被深埋于250-280米的松散沉积物之下,整个市域内仅有西南部佘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10余座低矮基岩残丘暴露于地表,这些残丘山体为侏罗纪晚期(1.5亿年左右)沉积的石灰岩,残丘脚下为海面逐渐退去之后沉积的平原。森林公园距市中心36km,有上海陆上海拔最高的山丘——佘山,其风景秀丽,有众多文物古迹,是上海著名的景区。解放后人们曾在余山中的横山脚下的平原上坑采石料,如今矿坑被改造成世界著名的“深坑酒店”。下图为公园周边地层分布及深坑酒店。



(1)判断地层a、b、c、d的新老顺序,并说明判断依据。
(2)推测人们曾在残丘附近开采石材且使用坑采的原因。
(3)简述将矿坑开发为深坑酒店的意义。
(4)指出深坑酒店布局于佘山景区的优势区位条件。
2021-01-04更新 | 442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复习检测文综地理试题

3 . 日本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今年日本地震、火山频发,10月18日,日本樱岛火山发生喷发,火山灰冲入2400米高空,11月3日19时03分左右,日本千叶县西北部发生5.0级地震,最大震感为3,震源深度70公里。下图为日本简图和地球圈层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日本千叶县地震震源可能位于(     
A.D圈层B.E圈层C.H圈层D.F圈层
2.日本樱岛火山发生喷发,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A圈层→B、C圈层→D圈层B.B.H圈层→A圈层→B、C圈层
C.D圈层→B、C圈层→A圈层D.E圈层→D圈层→B、C圈层
3.火山爆发后造成当地地表温度短暂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     
A.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增加B.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C.地球表面的长波辐射增强D.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2022-11-27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期末测试卷01-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 . 读下面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生物是在地球发展历史中产生的,但在地质历史时期,也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导致大量生物物种的衰退和灭绝。下面是生物的进化、灭绝与环境变迁关系示意图。

(1)根据图示内容写出植物演化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
(2)说明表格中A、B所示两次生物灭绝事件的内容。
(3)古生代的石炭纪、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推测当时的环境特点。
2020-10-26更新 | 206次组卷 | 7卷引用:巩固练03 地球的历史 【补习教材·寒假作业】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滩砂是由波浪淘洗而成的沉积体,广泛发育于临近湖泊浅水的区域。2019年8月,某“发现计划”科考队赴我国青海湖沿MN一线进行了实地考察(图1),并在丙滩砂挖掘了A、B两处剖面(图2)。研究表明,全新世以来青海湖处于构造运动中,周围山地持续上升,气候由湿润转为半干旱。最新监测发现,近年来该地区气候有暖湿化趋势。



(1)描述考察区滩砂的分布及剖面形态特征。
(2)推测甲、乙、丙三处滩砂的物质来源及平均粒径顺序,并说明理由。
(3)若暖湿化使湖平面快速上升到古湖平面②的位置,预测甲、乙、丙三处滩砂规模的变化。
2020-10-26更新 | 19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珊瑚礁一般指在热带和亚热带浅海,由造礁珊瑚骨架和生物碎屑组成的具抗浪性能的海底隆起。造礁珊瑚具有分泌碳酸钙形成外骨骼的功能,它们世代交替增长,最终生长到低潮线。环礁是海洋中呈环状分布的珊瑚礁,中间有封闭或半封闭的潟湖或礁湖。下图为环礁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四幅图,按形成环礁的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③①④B.①③②④C.③④②①D.③②④①
2.根据钻探,澳洲的大堡礁石灰岩厚度在200米以上,科学家推测,大堡礁至少已经有3000万年的历史了。这说明(     
A.当地珊瑚虫大多数生长缓慢B.位于地壳缓慢沉降地带
C.位于地壳缓慢抬升地带D.珊瑚礁较为高大、陡峻
3.在伦敦举行的一次学术会议上,科学家发出如下警告:“随着珊瑚生存环境的恶化,珊瑚礁将极有可能在21世纪末完全灭绝。”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珊瑚礁的是(     
①推广绿色清洁能源                 ②营建沿海防护大堤
③加强台风监测预报                 ④推行海洋生态旅游
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
2020-10-03更新 | 507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2021学年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地理试题

7 . 某科考队在黄河一支流中游某段进行河湾迁移调查,在河湾凸岸发现呈条带状分布的景观,如下图中的T1、T2、T3、T4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河湾迁移过程中河流凸岸处条带状景观由T1—T4的演替顺序是(     
A.砾石边滩-湿生植被-草本植被-灌木植被B.砾石边滩-灌木植被-湿生植被-草本植被
C.灌木植被-草本植被-湿生植被-砾石边滩D.湿生植被-草本植被-砾石边滩-灌木植被
2.图示河流凸岸处T4植被年龄的分布规律是(     
A.从西南侧向东北侧植被年龄逐渐减小B.从西南侧向东北侧植被年龄逐渐增加
C.从东南侧向西北侧植被年龄逐渐减小D.从东南侧向西北侧植被年龄逐渐增加
2021-05-12更新 | 288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监测文综地理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贝壳堤对于研究古地理、古气候、海洋生态、海陆变迁等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因为没有意识到古贝壳堤的珍贵,天津古贝壳堤现已被严重破坏。



(1)指出图中②③④三道海岸线的形成顺序并说明理由。
(2)说明贝壳堤的形成与海岸冲淤环境的关系。
(3)推测天津贝壳堤遭到破坏的人为原因。
2021-12-02更新 | 279次组卷 | 4卷引用:微专题63:冰泡湖·贝壳堤-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

9 . 白河属于黄河的一级支流,河湾迁移较频繁,基本无人为干扰。某科研团队某年夏季在白河中游某段进行河湾迁移调查,发现河湾凸岸弯顶处为面积较大的砾石边滩,上覆砾石和淤泥,从凸岸内侧(西南方)到外侧(东北方)依次发育多种植被,呈条带状环绕凸岸(下图)。凸岸不同树龄灌木的分布隐含了河湾迁移的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河湾迁移过程中凸岸砾石边滩植被的演替顺序(     
A.灌木植被   草本植被   湿生植被B.草本植被   湿生植被   灌木植被
C.湿生植被   草本植被   灌木植被D.草本植被   灌木植被   湿生植被
2.该河段凸岸灌木树龄的分布特征是(     
A.西侧新、南侧新B.东侧新、北侧新
C.西侧老、北侧老D.东侧老、南侧老

10 . 图示为地球四大圈层相互作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是(     
A.①B.②C.③D.④
2.地球外部圈层中最活跃的圈层是(     
A.①B.②C.③D.④
3.一般认为火山喷发出的大量炽热岩浆可能来源于(     
A.地壳B.软流层C.下地幔D.岩石圈
4.蔓延的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