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14 道试题

1 . 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图层为基础。图层是用图形、符号、文本等描述某个主题的数据,如道路、村庄、河流等。这些图层可通过位置叠加组合在一起,不同的组合可以形成具有不同实际应用价值的图片、数据及文字信息。下图为某地区幼儿园与行政区叠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层3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甲行政区幼儿园数量最少B.丙行政区幼儿园数量最少
C.甲行政区幼儿园密度最小D.乙行政区幼儿园密度最大
2.如果图示地区有一个区域是城市,另两个区域为乡村。则据图层3推测正确的是(     
A.甲是城市,乙、丙是乡村B.乙是城市,甲、丙是乡村
C.丙是城市,甲、乙是乡村D.甲、乙是城市,丙是乡村
2 . 读“太平洋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④洋流的流向,主要受风带影响的是_____。(填序号)
(2)图中洋流③的名称是________,按成因来说属于____流。
(3)假设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某城市一位同学向海洋扔了一个交友漂流瓶,几个月后被日本一位同学捡到,则该漂流瓶最有可能经过图中的洋流是__________(按顺序填序号)。
(4)若图中②海区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其有利的影响是______;不利的影响是______
(5)日本渔业资源非常丰富,且日本人喜爱吃鱼,日本最大的渔场是_____渔场,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交汇,海水发生搅动,饵料丰富。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雷暴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天气。雷暴通常根据导致其空气上升的机制来进行分类,如果因地表加热不均匀导致空气上升,称为气团雷暴。气团雷暴有两种类型,海风型雷暴常见于夏季的沿海地区;山峰雷暴发生于气团因地形抬升而上升时。在雷暴中小尺度分布的差异上,地形、海陆风和日最高气温等的作用较大。海南岛是我国雷暴多发地区之一。如图为海南岛夏季月平均雷暴日数分布图。


(1)海风型雷暴属于源地性气团雷暴。说出形成海南岛海风型雷暴气团的源地和运动方向。
(2)夏季,我国雷暴天气整体南多北少,而海南岛却北多南少。据此推测海南岛日均最高气温分布特点,并说明其对北部雷暴天气形成的作用。
(3)雷暴常产生强降水天气,并衍生其他灾害。若你计划暑假到海南岛山区野外研学,应注意防避哪些引发的地质灾害?
2023-12-14更新 | 256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红桥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火瀑布”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山脉中的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可遇不可求的奇景。每年2月,日落阳光刚好照射到公园内的马尾瀑布,约600米高的瀑布闪着橘红色的光芒,如同火山岩浆沿着山崖喷泻而下。这样的奇观每年只有短短数天,到了夏秋季节,瀑布就会干涸。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材料和图示推测,有关“火瀑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瀑布陡崖朝向西偏北B.“火瀑布”在二月的每天可见
C.其形成与火山喷发有关D.瀑布的主要补给为积雪融水
2.如果照片拍摄于2023年2月15日,则拍摄的时间大概是当地地方时的(     
A.16:30B.17:30C.18:00D.18:30
3.每年夏季瀑布干涸,其主要成因是(     
A.锋面雨带南移,雨季结束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C.地处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D.地形封闭,水汽难以到达
2023-12-04更新 | 3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楚州中学、新马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科罗拉多大峡谷是美国的一座国家公园,位于科罗拉多高原西南部。科罗拉多河从大峡谷中流过,这条河发源于落基山脉,注入加利福尼亚湾,全长2320千米。人们从谷壁可以观察到从古生代至新生代各个时期的地层,被誉为一部“活的地质教科书”。在大峡谷中,有75种哺乳动物、50种两栖和爬行动物、25种鱼类和超过300种的鸟类生存,整个公园是许多珍稀动物的乐园。

材料二:图为科罗拉多大峡谷的位置和景观图。

(1)结合景观图,描述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地貌特征。
(2)结合材料,从地质作用的角度推测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成过程。
(3)科罗拉多大峡谷风景秀丽,但旅游开发的强度不大。有人认为应该大力开发,也有人认为不应该开发。请你选择一种观点,如果你认为应该开发,请提出两条开发措施;如果认为不应该开发,请说明理由。
2023-06-28更新 | 15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某荒漠中的“太阳隧道”(41°18′N,113°51′W)是当地知名的大地艺术作品,其由四个呈开放的“X形”放置的圆柱组成。作品方位经过校准,可让其中两个管道在特定时节将太阳框在地平线上。下图为某游客在北京时间8:07拍摄的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1.游客通过研究荒漠中生物化石特征推测古地理环境,是依据地理环境     
A.空间临近性B.区域整体性C.空间关联性D.区域差异性
2.该游客拍摄照片的日期最接近(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
3.如果要拍摄由两个管道框定的一年中最早的日出景观,应将相机置于(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2023-06-28更新 | 6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学会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图为某区域地理要素关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示信息推测,该区域河流(     
A.水流湍急B.含沙量大C.结冰期长D.春汛明显
2.如果该区域植被遭到大量破坏,可能使(     
A.泥石流增加B.地震增多C.寒潮天气频发D.地表径流减少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被誉为“黄河之肾”的玛曲湿地是黄河上游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位于青藏高原东端、甘青川三省交界地带,湿地保护区总面积37.5万公顷。黄河在这里来了个大转弯,形成了一个433千米的“九曲黄河第一弯”。该地区的年降水量大约650毫米,海拔3500-4000米。玛曲湿地地下则是厚达数十米可以蓄水的泥炭层。玛曲湿地像蓄满水的海绵,黄河刚到玛曲时携带的水量只占总水量的20%,离开时已经达到总水量的65%。图左为玛曲湿地附近地形及主要河流分布图,图右为玛曲曲流景观图。

材料二自20世纪80年代起,玛曲湿地风光不再。境内数千泉眼干涸,境内433千米的黄河沿岸已有200多千米严重沙化,流入黄河的27条主要支流已有11条断流,湿地面积急剧萎缩。专家认为如果这个“屏障”被破坏了,甘南州草地乃至青藏高原东部将成为中国第四大沙尘源地。



(1)分析黄河在玛曲这一段特别清澈的原因。
(2)分析玛曲湿地对黄河补给量大的原因。
(3)推测玛曲湿地面积迅速减少的原因。
(4)简述玛曲湿地退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9 .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简称NPP)是指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数量。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观测结果显示,某研究地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大小顺序为:常绿阔叶林>混交林>草地>农田植被>落叶阔叶林>湿地。由此推测,年NPP最大的地区是
A.洞庭湖平原B.东南丘陵C.山东丘陵D.华北平原
2.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洞庭湖平原年NPP呈显著增加趋势,主要原因是
A.种植结构和技术变化B.城市化进程加快C.退耕还湖D.围湖造田
2017-06-19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东台市2017届高三5月模拟地理试题

10 .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简称NPP)是指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数量。图Ⅰ示意研究区范围,图Ⅱ示意研究区2001~2010年间年NPP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观测结果显示,研究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大小顺序为:常绿阔叶林>混交林>草地>农田植被>落叶阔叶林>湿地。由此推测,年NPP最大的地区是(   )
A.洞庭湖平原B.东南丘陵C.山东丘陵D.华北平原
2.2001~2010年间,研究区年NPP呈显著波动状态。这种波动主要是因为(   )
A.植被类型的变化B.土壤肥力的变化
C.雾霾天数的变化D.水热状况的变化
3.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洞庭湖平原年NPP呈显著增加趋势,主要原因是(   )
A.种植结构和技术变化B.城市化进程加快
C.退耕还湖D.围湖造田
2017-04-22更新 | 915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9版高考地理江苏版单元阶段提分练(集2018江苏各地市最新模拟题):单元阶段检测六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