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51 道试题
1 .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某年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山月平均气温最高与最低值之差的最大值出现在( )
A.1月的山顶B.1月的山麓
C.7月的山顶D.7月的山麓
2.该山最有可能位于( )
A.浙江省B.四川省C.青海省D.吉林省
3.图中气温值测得时刻各不相同,并分别对应一定的太阳高度,如果用hI、hII、hIII、hIV分别表示I、II、III、IV在山顶测量时的平均太阳高度,则( )
A.hIv>hIII>hIIB.hIII>hII>hI
C.hIV>hII>hIIID.hII>hIV>hI
2 . 如果美国东海岸有一艘油轮不幸失事,使原油泄入海中,下列渔场中最先可能受污染的是(       )
A.舟山渔场B.纽芬兰渔场
C.北海道渔场D.秘鲁渔场
2016-11-26更新 | 8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重庆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3 . 某校兴趣小组查阅资料时发现,在甲图中①处有一瀑布,有史为证,此瀑布“激流翻滚,惊涛怒吼,其声方圆十里可闻,其形恰如巨壶倒悬,场面极为壮观”。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依据图中信息,说明该瀑布形成的地质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该瀑布10万年后
A.①位置上游B.①位置下游C.保持①位置不变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2)乙图中的岩石按成因属于_______,该类岩石的突出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游时,同学们对甲图中②河谷的成因产生了好奇,纷纷发表看法,一共提出了四种假设的成因,请你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将下面的假设补充完整。
假设一: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发育成谷地。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要验证上述假设,同学们必须寻找的资料或证据是        
2016-06-23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重庆十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球上约97%的水储存在海洋中,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下图示意大西洋部分海域洋流分布。

(1)推测⑤处海域海水盐度较高的原因。
(2)指出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最可能形成渔场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1年6月21日,有研究人员在重庆秀山发现了距今约4.23亿年前、保存完整的有颌鱼类——袖珍边城鱼(生活在海洋)化石。袖珍边城鱼是重庆市迄今发现的保存完整的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化石。下列为袖珍边城鱼化石(图1)和地质时期全球的气候变化图(图2)。

(1)按成因分类,出土袖珍边城鱼化石的岩层属于____岩(填岩石类型);这种岩层的特征是____(单选)
①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②可能含有恐龙化石③是由岩浆形成④能记录地球的演化历史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根据材料中的信息,推测袖珍边城鱼出现的地质年代是____代;该地质年代期间地壳运动剧烈,海陆格局发生了多次变迁,后期形成了____
(3)结合地质时期气候变化图,袖珍边城鱼存在时期的气温比现代____,降水比现代____
2023-12-2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江北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考试地理试卷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1月24日重庆涪陵出现“云雾漫山川,缥缈似仙境”的美景。图1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2为重庆涪陵24日和29日气温日变化图。


(1)24日的气温日较差较29日更____,当日白天____作用增强,温度较低;夜晚____作用增强,温度较高。据此推测29日为____天气。
(2)地面水汽蒸发量24日____(大于、小于)29日,其原因可能____
(3)涪陵某蔬菜基地温室大棚有利于穿透性强的短波辐射____(填1图序号)进入到室内,而穿透能力弱的长波辐射____(填1图序号)则被阻挡在室内,同时____(填1图序号)增强,从而起到保温作用,满足蔬菜生长的热量条件。
2023-12-15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三峡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抚仙湖位于云南省滇中盆地中心,是我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该湖通过海口河泄水,注入南盘江。受湖泊水位和人为调控的影响,海口河下泄水量变化很大,图示意抚仙湖近30年湖泊补给量、湖面蒸发量和湖泊蓄水变量变化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间段抚仙湖水位最高的年份是(     
A.1994年B.2001年C.2008年D.2018年
2.影响抚仙湖蓄水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湖面蒸发B.湖水下渗C.人为调控D.降水补给
3.根据抚仙湖下泄水量的变化,推测2010年以来南盘江可能(     
A.水量减少B.含沙量降低C.水质改善D.流速加快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堰塞湖是指在河流中形成的一种天然堰塞湖,通常是冰川、岩石崩塌、火山喷发、泥石流等导致河流被堵塞而形成的。古堰塞湖通常具有较高的海拔和较大的面积,是一种重要的水资源,同时也对河流的侵蚀速率产生影响。下图示意雅鲁藏布江中游3个晚更新世古堰塞湖的海拔分布。



(1)简述泥石流对古堰塞湖形成发挥的作用。
(2)研究表明,大竹卡、杰德秀、格嘎三个古堰塞湖都消亡于同一时期,试推测可能导致其同时消亡的原因。
(3)古堰塞湖影响了雅鲁藏布江的侵蚀速率,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9 . 青藏高原冰川地貌广布。图为青藏高原某河谷不同河段横剖面形态。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b、c三个河段(     
A.a段河床可能因冰川侵蚀呈U形B.a段河床东岸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
C.b段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右岸较陡D.c段河床谷底狭窄位于a段上游
2.推测c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A.持续下降B.间歇性抬升C.间歇性下降D.持续抬升
2023-06-02更新 | 842次组卷 | 8卷引用:重庆市荣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冰川运动停止后,冰川末端的冰碛垄上有可能生长树木。科学家通过冰碛垄上树木的年龄,推断出青藏高原东南部米堆冰川的运动状况。图示意米堆冰川三条冰碛垄不同位置的树木最早开始生长的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判断图中的冰川地貌(     
A.①为角峰B.②为U形谷
C.③为冰蚀平原D.④为冰碛湖
2.有关冰碛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冰川刨蚀作用而成B.沉积物粗细混杂
C.呈现陡峭险峻的特点D.土壤层深厚肥沃
3.根据图文材料推测1770~1967年米堆冰川的特点,(     
A.丙戊冰碛垄形成于同一时期B.形成冰碛垄的间隔时间变长
C.米堆冰川一直处于后退状态D.1770年左右的冰川范围最大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