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55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啸是典型的海洋灾害。深海海底强烈浅源地震、火山喷发及其诱发的海底滑坡、坍塌等海底地形的突然变化往往引发大洋水体波动,当波动的大洋水体接近近岸浅水区时,波速变小,振幅陡涨,形成巨大的“水墙”侵入海岸带,形成海啸。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爪哇岛一带海底地震频发,1976年以来共发生6次由海底地震引发的海啸,损失巨大。图6为上述6次海啸的地震震级及震中分布。



(1)图示区域海底地震频发但极少引发海啸,推测其可能原因。
(2)说明苏门答腊岛—爪哇岛西侧及南侧的海底地形在海啸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3)解释苏门答腊岛—爪哇岛西侧及南侧沿海地区在当地历次海啸发生时损失较大的原因。
(4)有人建议将苏门答腊岛—爪哇岛西侧及南侧沿海的居民搬迁至内陆海拔较高地区。你认为是否有必要这么做?请表明观点并解释原因。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费尔干纳盆地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类聚居地之一,数千年来都是整个中亚的粮仓。盆地面积不到中亚地区总面积的5%,人口约占中亚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图1示意费尔干纳盆地的位置,图2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1)分析费尔干纳盆地成为中亚粮仓的原因。
(2)推测该地区农田5-9月灌溉用水量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3)指出该地区农业发展可能面临的主要问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京时间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着陆器首次成功降落火星。火星表面有稀薄的大气,密度相当于地球的百分之一,以二氧化碳为主,火星上的风速可达每秒180米,这几乎是地球上特大台风风速的三倍多。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沙尘悬浮其中,常有沙尘暴发生。目前,火星正是远离地球的时候,地火的距离达到了3.18亿公里。从地球上发射出的无线电信号以光速传播,也要17.7分钟的时间才能抵达火星。因此,探测器完全依靠自主降落火星。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火星探测标识“揽星九天”和火星探测任务示意图。



(1)写出“揽星九天”标识中字母对应的天体名称:A____,F____;其中表示类地行星的是____(填字母),属于巨行星的是____(填字母)。
(2)根据材料和火星探测任务示意图,推测进行火星探测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
(3)与火星相比,说出地球更适宜人类生活的有利条件。

4 . 2020年4月美国宇航局(NASA)表示在开普勒历史数据中发现了一颗隐藏的类地行星(Kepler-1649c),它距离地球约300光年,接受的光照约为地球的75%,有望供生命繁衍生息。完成下面小题。

1.行星(Kepler-1649c)位于(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
2.依据材料信息推测,行星(Kepler-1649c)(     
A.运行的轨道环境不安全B.可能存在固态和液态水
C.公转轨道半径一定大于日地距离D.具有适合生物呼吸和生存的氧气
3.太阳系中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     
A.水星B.金星C.太阳D.月球
2022-11-20更新 | 78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贵阳清镇北大培文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22年10月10日,浙江嘉兴海宁摄影师在钱塘江畔航拍到“潮汐树”景象,如图所示:江边的滩涂上,一棵“参天大树”突然闪现,枝干繁茂,足足有数百米高大。“潮汐树”由发育在潮滩上的潮沟组成,是海水受潮汐影响,在上涨、回落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地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潮汐树”的形成是因为(     
A.潮滩坡度较大B.潮滩质地坚硬C.潮滩面积广阔D.流水沉积形成
2.推测“潮汐树”的生长最可能(     
A.平行于海岸B.规模越来越大C.垂直于海岸D.“树干”更靠近陆地

6 . 位于江西省西部的武功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花岗岩峰林地貌是其主要的旅游景观。该区在古生代发生过海洋沉积,后经地质作用形成了花岗岩石柱、石峰、峰林等奇特景观,下图为武功山地质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武功山(     
A.可能存在变质岩B.地层含有恐龙化石
C.岩石多气孔构造D.地层尚未形成褶皱
2.武功山花岗岩峰林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A.地壳沉降一海洋沉积、岩浆喷出一外力作用
B.海洋沉积一地壳抬升、岩浆侵入一外力作用
C.海洋沉积一地壳沉降、外力作用一岩浆喷出
D.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外力作用一海洋沉积

7 . 图1为某半球甲地示意图,图2为甲地降水月分配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通过材料分析,判断甲地自然带类型是(     
A.热带荒漠带B.热带草原带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根据所学知识,推测甲地可能位于(     
A.我国东南沿海B.非洲好望角C.撒哈拉沙漠D.地中海沿岸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雪蚀是指冰原气候条件下积雪频繁消融和冻胀所产生的一种侵蚀作用,是由冰斗引起的。发生雪蚀的地区分布在没有冰盖的极地以及雪线以下、树线以上的高山带,分布区域年均气温为0℃左右,属于永久冻土带。雪蚀发生时,一方面,冰通过冰劈作用使地表物质破碎;另一方面,冰雪融水将碎的细粒物质带走。随着雪场底部加深,范围扩大,山坡上逐渐形成周边坡度小的宽浅圆形洼地(为雪蚀过程所增扩)。下图示意雪蚀作用过程。



(1)推测最易发生雪蚀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2)近年来冻裂作用加剧,指出其影响因素。
(3)研究表明,圆形洼地有可能继续扩大,试分析其原因。
2022-02-08更新 | 638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9月20日,极星号考察船(破冰船)搭载中、美、俄等20多个国家80多所研究机构的数百名科学家,对北冰洋的大气、冰层、洋流、生物、海水进行为期389天的考察。其间极星号经过了北极点附近,于2020年10月12日返航。下图示意极星号考察船北极之行线路。



(1)说出当前北冰洋可开发的自然资源。
(2)推测极星号考察船北极考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艰难环境。
(3)分析极星号考察船从挪威的特罗姆索港起航后航向先偏西再转北的原因。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然的潮湿环境和充足的雨水,使得亚马孙雨林并不像其他森林一样容易发生自然林火,多数林火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玛瑙斯(3°S,60°W)位于亚马孙雨林的心脏地带,当地农民一般会选择在某些月份通过火烧清理田地,通过养殖或采矿创造可用的土地。下图示意玛瑙斯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1)据图推测玛瑙斯林火多发的月份,并说明推断理由。
(2)该地雨林一旦发生林火,很难被扑灭。试从地理角度解释原因。
(3)简述林火对当地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