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欧洲鳗鲡在欧洲的河湖里生活 10 多年之后,将横渡大西洋,长途跋涉回到繁殖地马尾藻海域产卵。长久以来,鳗鲡的洄游路径一直是个谜。2017 年初,科研人员揭晓了部分谜底。读图,完成相关任务。

   

(1)科研人员发现,欧洲鳗鲡洄游产卵时,并非自东向西径直前往马尾藻海域,而是取道南方,朝着亚速尔群岛前进。结合所学知识,试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
(2)你认为科研人员推测的鳗鲡洄游路径合理吗?为什么?
2023-09-09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湘教版2019)教材思考题专辑第四章(二)
2 . 水循环主要环节模拟
一、实验用品

烧瓶、石棉网、带有弯玻璃导管的橡皮塞、玻璃板、托盘、铁架台、酒精灯、火柴、自来水、冰块等。


二、实验步骤

1.往烧瓶内加入适量的自来水。按图所示,将装置连接好。

   

2.用酒精灯加热烧瓶,待玻璃导管中有充足的水蒸气释放出来,在玻璃板上放置若干冰块。

3.水蒸气遇到玻璃板后,冷却凝结形成水滴,再降落到托盘中。


三、实验思考
(1)描述实验中水的运动过程,据此推测自然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2)若要改变托盘中水量的多少,可以通过哪些措施来实现?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通过实验验证小组的想法。
3 . 分析藏羚羊数量与环境的关系

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海拔多在4500米以上,是藏羚羊的主要栖息地。藏羚羊的繁殖率各年变化不明显,存活率却变化显著。若冬季食物、水源充足,寒潮少发,藏羚羊存活率上升,数量增加。当藏羚羊数量增加以后,食物、水源相对不足,避风处相对缺乏,藏羚羊存活率下降,数量减少。因此,在自然状态下,藏羚羊的数量虽然随着环境变化有所波动,但基本稳定。

(1)推测可可西里地区的气候与植被特点。
(2)说明可可西里地区动物(如藏羚羊)的数量更易受环境条件影响的原因。
(3)藏羚羊的数量虽有波动,但基本稳定。这种现象符合什么地理原理?
2023-09-05更新 | 102次组卷 | 2卷引用:选择性必修1教材思考题专辑(第5章)
4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习题。

黄土呈灰黄或褐黄色,是一种质地均一的第四纪土状堆积物,具有多孔性、垂直节理(断裂两侧的岩块沿着破裂面没有发生或没有明显发生位移的断裂构造)发育等特点。黄土物质的颗粒以粉沙(0.005~0.05毫米)为主,富含CaCO3。全球黄土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干旱或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区;我国黄土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呈东西向带状分布。我国黄土区的西面和北面与沙漠相连,从西北向东南依次为戈壁、沙漠、黄土。黄土地貌以地面破碎、沟谷众多为主要特征。它可分为黄土沟谷地貌、黄土沟(谷)间地地貌等类型。按沟谷的发育阶段,黄土沟谷地貌可依次分为纹沟、细沟、切沟、冲沟四种类型。坡面上最常见的是细沟和切沟。细沟的规模较小,可以横跨耕作;切沟的宽度和深度都较大,不能横跨耕作。黄土沟(谷)间地地貌可分为塬、墚、峁三种类型。黄土塬是顶面平坦宽阔、面积较大的黄土高地,黄土墚为长条状的黄土高地,黄土峁是一种孤立的穹状或馒头状黄土丘。

(1)黄土的物质组成和分布特征反映了黄土的成因。列举黄土是风成的证据。
(2)推测黄土墚和黄土峁的形成过程。
(3)根据黄土高原的区域特征,提出治理水土流失的对策措施。
2023-09-09更新 | 281次组卷 | 2卷引用:湘教版选必一第2章2
5 . 识别常见天气系统并推测天气

2008年5月25日至28日,亚洲部分地区发生大范围冷空气活动。下图为5月26日11时该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中甲、乙两线示意锋的位置。


   
(1)指出图示气旋东、西部水平气流运动方向。
(2)根据气压分布状况,比较乌兰巴托和北京风力的强弱。
(3)判断甲、乙锋的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4)描述P地在乙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
6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植物孢粉是植物在繁殖期间撤出的孢子和花粉的总称。当孢粉离开母体撒落在地面,就会被一层层地掩埋在土层或泥炭层中。孢粉数量巨大(例如,一棵山毛榉树一年可撤出4亿粒花粉),在与空气隔绝的情况下,一部分孢粉可长期存留下来。因而,可根据孢粉的形态来判别母体植物的种属,这成为推测地质时期植被及其相应气候的依据。


(1)在我国辽宁南部距今10000~8000年的泥炭层中,桦属花粉占优势,而现在桦木林已退缩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桦树为喜冷耐旱植物。据此分析我国辽宁南部近8000~10000年来气候的大致变化情况。
(2)为什么说,孢粉化石对于恢复古地理环境和古气候具有重要价值?
2023-09-09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湘教版2019)教材思考题专辑第一章
7 . 了解影响科罗拉多河径流的因素

科罗拉多河发源于美国西部的落基山脉,源头海拔超过3000米,自东北向西南流入太平洋,全长2300多千米。上游山区年均降水量400—500毫米,贡献了86%的河流径流量。下游地处温带半干旱和干旱区,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科罗拉多河年内径流量变化显著,夏季径流量占全年的70%。干流上陆续修建了胡佛大坝等多座水坝。下图示意胡佛大坝修建前后坝下某断面流量的年际变化。

   

(1)说出科罗拉多河上游和下游河流的主要补给。
(2)推测科罗拉多河夏季径流量较大的原因。
(3)比较胡佛大坝建成前后大坝以下河段流量的年际变化特征。
2023-09-03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选择性必修1教材思考题专辑(第4章)
8 . 认识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气候特征,读图,完成以下要求。

(1)了解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热带、温带、寒带分别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分布?以北半球为例,自赤道向极地,大陆东岸和大陆西岸分别有哪些气候类型分布?
(2)比较不同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
以亚洲太平洋沿岸地区为例,比较自低纬至高纬各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以亚欧大陆中高纬度地区为例,比较大陆西岸、大陆内部、大陆东岸各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
(3)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例,对比其在北美和欧洲西部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比较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北美和欧洲西部分布的位置、范围的差异。推测造成两者差异的主要原因。
2023-09-03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选择性必修1教材思考题专辑(第3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在河漫滩发育演变过程中,新的裸露、湿润土地的形成,为树木的生长创造了条件。河漫滩上不同树龄树木的分布隐含着河道演变的许多信息。1968年,科研人员调查了美国小密苏里河河漫滩上树木的分布情况,并绘制出树龄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完成相关任务。


       

美国小密苏里河河漫滩上的树龄等值线分布于河道演变


(1)图中有两个废弃的曲流,试在图中标记出来,并说明理由。
(2)推测上游曲流发生裁弯取直的时间,并说明理由。
(3)从图中,你还可以获取哪些有关河道演变的信息?
2023-09-09更新 | 214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湘教版2019)教材思考题专辑第二章(一)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世界上第一个较为准确地指出化石来源的是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尼(约公元前565-约公元前473),他对岩石中的图案进行了描述,并推测出这些图案是在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变之后留下来的生物遗迹。这在古典时代的欧洲成为离经叛道的观点。当时人们普遍认为,这些图案与生物体没有任何关系,是自然形成的石头图像,是大自然赐予的艺术品。

(1)你认为上图所示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呢?
(2)议一议,科学家为什么要研究化石?
2023-09-09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湘教版2019)教材思考题专辑第一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