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409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0年,科学家发现南极大陆西侧的土壤里含有密集的花粉、孢子和植物根系化石,种类达65种,这些证据表明大约9000万年前的南极洲存在过热带雨林。2018年,我国科学家根据一件产自河北青龙的带羽毛恐龙化石,发现了一个和鸟类亲缘关系很近的恐龙新属种——巨嵴彩虹龙。下图示意甲、乙两地岩层分布。

(1)南极大陆发现雨林样本,由此推测相较于现在,当时南极大陆的气温较____(填“高”或“低”),降水较____(填“多”或“少”)。
(2)乙图中Z、Y、X、W地层按照形成的时间顺序排列为____(按照从早到晚顺序写)。
(3)发现巨嵴彩虹龙化石的地层与乙地的____(填字母)地层形成时代大体一致,这一时期被称为“____的时代”。该时代____植物极度兴盛,在陆地植物中占主要地位。
(4)甲地A、B地层形成于____代,该时代早期是____动物发展的时代。
(5)A——G层和W——Z层中可能形成于同一地质年代的底层有____(列举一组),说出你的判断理由____
2023-12-09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南漳—远安动物群是全球最早的海生爬行动物群落之一,是揭示三叠纪海洋生物复苏和海生爬行动物起源与演化的关键窗口。近年来,湖北鳄、鱼龙和始鳍龙等多种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相继在该地区发现。左图是卡洛董氏扇桨龙化石照片及素描图。

材料二根据地层组成物质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以及包含的化石,可以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进化的,因此,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科学工作者可以根据地层中保存下来的生物化石,确定地层的顺序和年代。读右图“地层与化石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推测卡洛董氏扇桨龙生活的地理环境,并说明该地质历史时期生物演化和海陆格局的变化特点。
(2)地点3缺失B岩层,有可能是当时地点3发生了地壳____(抬升/下沉)。
(3)若地点1的C岩层含有煤炭,则C地层形成时期的古地理环境相对____
(4)若A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鱼类化石,但没有发现爬行动物化石,则该地层很有可能形成于地质年代中的____代。
(5)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分别是________
2024-04-2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古雷港开发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3 .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的地貌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峰林景观属于(     
A.地表喀斯特地貌B.海岸地貌
C.地下喀斯特地貌D.河流地貌
2.推测该地区最可能位于我国(     
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D.内蒙古高原
3.图中地貌发育的一般顺序是(     
A.孤峰一峰丛一峰林B.峰丛一孤峰一峰林
C.峰林一孤峰一峰丛D.峰丛一峰林一孤峰
4 . 读下面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生物是在地球发展历史中产生的,但在地质历史时期,也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导致大量生物物种的衰退和灭绝。下图是生物的进化、灭绝与环境变迁关系示意图。

   

材料二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有密切关系。一方面,生物进化在地理环境的演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地理环境的发展中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另一方面,环境的演化又促使生物不断进化,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在中生代末期的地层内,铱元素含量异常,比相邻岩层平均值高出30倍左右,而铱是陨石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这说明可能曾有一颗富含铱的小行星撞击过地球,产生大量富含铱的尘埃颗粒弥漫天空。

(1)据示意图内容写出植物演化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
(2)说明图中A或B所示的生物灭绝事件的内容。
(3)古生代的石炭纪、二叠纪是地质史上重要的成煤时期,推测当时的环境特点。
(4)以动物为例,说明不同的地质年代有不同的生物。(至少举2例)
(5)中生代末期小行星撞击地球引起环境如何变化的。
(6)除小行星撞击地球外,你认为恐龙灭绝的可能原因还有哪些?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的地貌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貌类型为(     
A.河流地貌B.风成地貌C.喀斯特地貌D.海岸地貌
2.推测该地区最可能位于我国(     
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云贵高原D.内蒙古高原
3.图中地貌发育的一般顺序是(     
A.孤峰-峰丛-峰林B.峰丛-孤峰-峰林
C.峰林-孤峰-峰丛D.峰丛-峰林-孤峰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地球演化的过程中,曾出现过2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分别是发生在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和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恐龙的灭绝就发生在最后一次。下图为地球演化简图。

(1)指出科学家划分地质年代的依据。
(2)按照时间顺序列举前寒武纪划分的阶段。
(3)推测地球演化过程中导致生物大灭绝的可能原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植物生长速度和蒸腾量与植被生物量(单位面积植被干物质总量)密切相关。生物量越大,植物的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下表总结了我国内蒙古科尔沁大草原在人为扰动状态下土地植被类型的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土地类型潜在沙漠化土地发展中的沙漠化土地严重沙漠化土地
主要植被类型林木草原灌木草原沙生植被
1.上述三类植被类型的生物量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     
A.林木草原、灌木草原、沙生植被
B.沙生植被、灌木草原、林木草原
C.灌木草原、林木草原、沙生植被
D.林木草原、沙生植被、灌木草原
2.目前,科尔沁正在积极采取引种植被的方式来改善沙漠化的现状,推测引种的植被可能具有的生物学特征是(     
A.植株高大,叶片总面积大
B.植株高大,叶片总面积小
C.植株低矮,叶片总面积大
D.植株低矮,叶片总面积小
8 . 读下面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生物是在地球发展历史中产生的,但在地质历史时期,也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导致大量生物物种的衰退和灭绝。下面是生物的进化、灭绝与环境变迁关系示意图。

(1)根据图示内容写出植物演化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
(2)说明表格中A、B所示两次生物灭绝事件的内容。
(3)古生代的石炭纪、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推测当时的环境特点。

读“甲、乙两地岩层分布示意图”

(4)A~G地层中形成最早和最晚的分别是哪一层?分别形成于什么地质年代?
(5)A~G层和W~Z层中可能形成于同一地质年代的地层有哪些?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是在地球发展历史中产生的,但在地质历史时期,也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导致大量生物物种的衰退和灭绝。下图是生物的进化、灭绝与环境变迁关系示意图。

(1)根据图示内容写出植物演化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
(2)古生代的石炭纪、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推测当时的气候环境特点。

读“甲、乙两地岩层分布示意图”

(3)A~G地层中形成最早和最晚的分别是哪一层?分别形成于什么地质年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4)可能形成于同一地质年代的地层为乙地W层对应甲地的____层,乙地Z层对应甲地的____层,判断的依据是____;X层对应甲地的地层是____层,判断的依据是____
2022-08-02更新 | 23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读岩浆岩生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处的岩石为三大类型中的________岩,B处为________岩。
(2)如果用C、D分别表示花岗岩和玄武岩,请将字母填入图中适当的位置,并指出花岗岩和玄武岩的形成有何不同?
(3)花岗岩和玄武岩中有许多气孔的是________,形成气孔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岩石A、B接触地带可能是________岩。
(5)A、B、C、D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6)地层A、B的形成顺序是________。
(7)在岩浆喷出地表后形成的地貌类型是_____,其构造可分为____、____、____三部分。
2017-11-15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同步练习: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