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578 道试题

1 .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南部,是我国保存有较典型和最大面积热带森林的地区。在自然状态下,该地区一些地方的植被出现了倒置垂直地带性分布的现象。垂直地带性分布植被的常见更替顺序是乔木—灌木—草甸,如果存在植被分布呈逆向更替的情况,就是倒置垂直地带性。下图为西双版纳山地植被的垂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植被未发育山地落叶阔叶林的根本原因是(     
A.海拔低B.相对高度小C.纬度低D.坡度陡
2.该地区一些地方的植被出现倒置垂直地带性分布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气候变暖B.人工造林C.山体滑坡D.山地逆温
2022-03-02更新 | 221次组卷 | 4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2 .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变形与变位.读下面“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

(1)读图,根据图中岩层沉积顺序,请判断图中石灰岩岩层的年龄比含煤地层的年龄关系,并说明理由
(2)请分别说出A,B,C处地质构造名称,并说明A地形为向下凹陷的山谷;B地形为向成山。
(3)图例所示的四种岩层中,不能找到古生物化石的并简析原因
(4)如果大型工程建设比如挖隧道应选在____(写字母),原因____;大型工程建设则应尽量避开C,原因是____
2022-01-18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3 . 读“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甲图)”及“城郊热力环流示意图(乙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中ABCD形成的热力环流方向是____(顺或逆)时针;A、B两地,气温较高的是____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____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地。
(2)A、B、C、D四点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____
(3)如果A地是山顶,B地是山谷,则此时应该是____(白天或夜晚),此时A地与B地间吹____(山或谷)风。
(4)依据热力环流的原理,该市的热电厂应布局在图乙中①②两处的____处(填图中数字序号)。
(5)如果A、B两地之间的温差加大,则该区域的热力环流势力将____(增强、减弱);如果该地位于北半球,A地位于B地的正西方,则A、B两地之间的风向为____
4 .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地球光照图,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图一中甲、乙、丙、丁代表“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那么同学们在做这份试卷的时候,地球的位置应位于__之间。
A.甲与乙B.乙与丙C.丙与丁D.丁与甲
(2)当太阳光以图二中的情形照射地球时,此时的节气是北半球的__;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新旧日期范围的比例是__
(3)从图二到图三时段内,地球公转速度变化规律是__
(4)图二中,如果D点的昼长是15小时51分,那么E点的夜长是__,图示时刻北京时间是__

(5)上图为不同纬度“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正午太阳方向示意图”。图三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上图中__(选填①②③④)地纬度相同。
(6)图二中B、C、D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M地与B点同时日出,晚于B点日落,则M地位于B点的__方向。
(7)图二中D点的地方时是__,A、B、C、D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__
2021-07-05更新 | 603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五校2020-2021学年高一6月联考地理试题
5 . 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虚线表示等压面。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点间气流的运动方向呈________时针。空气水平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2)A、B、C、D四点的气压大小,按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
(3)如果C地是海滨陆地,B地是海面,且近地面风力较大,则可能是________(填“白天”或“夜晚”)。如果C地是山峰,B地是谷地,则可能是________(填“白天”或“夜晚”),此时吹________风(填“山”或“谷”)
(4)当图中两等压面逐渐与地平面平行,热力环流强度将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5)一般说来,B、C两地对应的天气状况分别是:B________,C________。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
2021-11-0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火地岛西部植被茂密,以温带阔叶林为主,东部为温带草原和荒漠,雪线高度仅500~800米,现代冰川发育。位于火地岛南部沿海的乌斯怀亚港是南极科考的重要中转站,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都会有上千的科考和捕虾船队集结于此。南极磷虾为地球上资源量最大的单种生物之一,它们以微小的浮游植物作为食物,从中将初级生产而来的能量转化,来维持其生命活动。磷虾的成体适宜在低温和低盐的水域中生活,它的适温范围仅在0.64摄氏度~1.32摄氏度,如果温度大于1.80摄氏度就可能给它带来致命的危险。下图所示即为南极磷虾分布及火地岛周边洋流示意图。



(1)说明造成火地岛东西区域自然景观差异的原因。
(2)分析南极洲大西洋西部沿岸磷虾分布区域面积大、数量多的原因。
(3)某远洋捕虾队从乌斯怀亚港出发欲前往图中甲海域捕获磷虾,推测其途中可能遭遇的主要困难。
2017-02-27更新 | 2633次组卷 | 32卷引用:四川省彭州中学2018届高三9月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7 .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问题。

(1)若该模式图表示“热力环流示意图”,S代表地表,则图中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值相比较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处天气晴朗(填甲/乙);________处等压面向上弯曲(填丙/丁)。
(2)若甲乙两地因温度差异形成热力环流,则有关两地地面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甲是绿洲,乙是沙漠     B.甲是山谷,乙是山坡
C.甲是海洋,乙是陆地   D.甲是城市,乙是郊区
(3)如果该图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图,甲代表岩浆,③代表变质作用,那么丁岩石是________,①代表__________
(4)如果该图表示北半球低纬度大气环流圈,S代表地表,乙代表的气压带是_______。①代表的风带是________。③因________(热力/动力)原因而形成;
(5)若箭头表示东亚夏季风,乙表示的是________(填大陆/大洋),①气流表示___________季风(填风向)。
8 . 为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某校同学们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活动。阅读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帮助他们完成学习探究任务。

学习材料:太阳系模式图、太阳及八颗行星部分物理性质比较(下表)


太阳系成员距日远近(地球=1)体积(地球=1)半径(地球=1)
太阳0130万109
水星0.390.060.38
金星0.720.860.95
地球111
火星1.520.150.53
木星5.201321.3311.21
土星5.201321.3311.21
土星9.58763.599.45
天王星19.2063.084.01
海王星30.0557.753.88

活动一:读上图,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地球是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之一,与其他各行星一起围绕太阳公转,它们的轨道形状为____,各行星公转方向____。
(2)按照各行星公转轨道距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地球排在第____位,日地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与地球相邻的行星是____和____

活动二:参考表2,制作太阳系实物模型模拟地球的宇宙环境。

实物模型是根据相似性原理按比例制成的与实物相似的物体。


(3)同学们按同一比例缩小太阳及行星的大小和距离,制作太阳系实物模型。如果用一个直径约1.5米的大球代表太阳(太阳直径约140万千米),则适合代表地球的是____(在①②③④中选择一个序号填写),该模型适合摆放的场所是____(在ABCD中选择一个字母填写)。
①小玻璃球(直径约1.4厘米)②乒乓球(直径约4厘米)③实心球(直径约14厘米)④篮球(直径约25厘米)
A.课桌B.教室C.操场D.空旷的野外

活动三:在前面学习和制作模型的基础上,探寻地球上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主要原因。


(4)通过制作实物模型,同学们进一步认识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却是太阳系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行星,其主要原因有____(双项选择题)。
A.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B.地球有一颗天然卫星C.地球所处宇宙环境稳定D.地球是太阳系行星之一

活动四:拓展学习


(5)请你再举出一个在地理学习中使用过的实物模型。
20-21高一上·全国·单元测试

9 . 位于湛江市的湖光岩玛珥湖是距今14~16万年前由平地火山爆炸后冷却塌陷,积水形成的火山口湖。下图是湖光岩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来源于(     
A.①圈层B.②圈层C.③圈层D.④圈层
2.湖光岩玛珥湖的形成过程表明(     
A.地球内部各圈层之间都是相互独立发展变化
B.地球内部各圈层之间物质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C.地表各圈层物质运动的能量均来自太阳辐射
D.地表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
3.如果火山喷发后,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围——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2020-09-06更新 | 63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十堰市天河英才高中有限公司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问题。

(1)若该模式图表示“热力环流示意图”,S代表地表,则图中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值相比较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气温由大到小的排序_____________ (填甲/乙)处天气晴朗;______ (填丙/丁)处等压面向上弯曲。
(2)若甲乙两地因温度差异形成热力环流,则有关两地地面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绿洲,乙是沙漠B.甲是山谷,乙是山坡
C.甲是海洋,乙是陆地D.甲是城市,乙是郊区
(3)如果该图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图,甲代表岩浆,③代表变质作用,那么丁岩石是_____,②代表______
(4)如果该图表示北半球低纬度大气环流圈,S代表地表,乙代表的气压带是________。①代表的风带是________。③因______(热力/动力)原因而形成。
(5)若箭头表示东亚夏季风,乙表示的是______(填大陆/大洋),①气流表示_____季风(填风向)。
2019-12-0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地理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