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文地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9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西部大开发的推动下,青藏高原的城市经历了快速的扩展过程。研究发现,青藏铁路高耸的路基对藏羚羊的季节性迁徙造成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脆弱的高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左图为青藏高原部分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右图为青藏铁路沿线藏羚羊活动景观图。


材料二冻融侵蚀是土体或岩隙中的水分反复冻结、融化而使其破碎、移动的现象。近几十年,青藏高原气候呈暖化趋势。下表为2013~2020年青藏高原部分自然要素对冻融侵蚀强度加剧的贡献率。

自然要素贡献率
土壤温度40.55%
土壤含水量49.59%
植被覆盖率2.54%

(1)推测铁路建设对藏羚羊活动空间的影响。
(2)请你就如何减小铁路对藏羚羊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合理建议。
(3)从产业的角度,阐述铁路建设对青藏高原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作用。
(4)简析青藏高原气候暖化对土壤冻融侵蚀强度的影响。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总体看东北三省户籍人口10346万人,较十年前减少约446万人;常住人口9851万人,较十年前减少约1100万人。黑龙江、吉林、辽宁常住人口分别减少约646万、338万、116万,下降比例分别为16.87%12.31%2.64%,下降幅度高居全国第一、第二和第四位。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粮食储备基地,东北人口流失带来的乡村空心化等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图1示意我国东北地区人口变化趋势。

材料二:美国明尼苏达州乡村人口都经历了由扩张到收缩的变化过程,在不同阶段出现了乡村空心化严重、人居环境破败等现象。自1990年以来,明尼苏达州通过“村村合作”“城乡互联”等策略吸引众多城市居民前来旅游、定居。图2为美国明尼苏达州乡村发展历程。

(1)分析人口流失给东北地区乡村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2)分析1960~1990年美国明尼苏达州人口迅速外流的原因。
(3)说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发展历程对于我国东北地区乡村振兴的启示。
2024-04-2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万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3 . 安徽省淮北市是我国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1990-2020年间淮北市城乡聚落演变过程大致经历了“城•矿•乡”三元发展、主城区极化、“城•矿•乡”融合发展3个阶段。下图为“淮北市城乡聚落演变的不同阶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市城乡聚落演变的直接动力是(     
A.煤炭资源枯竭B.经济水平提高C.交通网络完善D.政策制度支持
2.聚落演变的不同阶段,该市(     
A.①阶段城、矿、乡之间联系少,各自独立发展
B.②阶段煤炭产业延伸,非煤产业培育,工业结构调整
C.③阶段城乡之间生活模式差距加大
D.③阶段城市功能分区鲜明,农民集中居住趋势明显
2024-04-11更新 | 27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百校大联考高考第二次模拟地理试卷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普莫雍错(下左图)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北坡山间盆地,被连绵巍峨的雪山环抱,湖面面积290平方千米,海拔约5030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约350毫米,90%的降水集中在6-9月。冬季,普莫雍错湖面冰封,由于冰层与大气热量交换,冰层垂直导热不均,导致冰面上出现纵横交错的冰裂纹景观。

推瓦村海拔约507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行政村之一。每年2月中上旬,推瓦村牧民一边探查冰层厚度一边用牛粪炉灰在普莫雍错冰面上撒出一条灰色小道,在清晨将羊群沿该小道从湖岸赶至湖心岛(下右图),湖心岛水草丰富,饲料充足,便于羊群度过春回大地前"青黄不接"的日子,一个多月后牧民又将羊群赶回湖岸,这种独一无二的转场牧业方式已在当地延续了上千年。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近几十年,流域内冰川面积逐渐萎缩,未来普莫雍锯面积有减小的趋势。

(1)简述牧民用牛粪炉灰在冰面上撒出一条灰色小道的好处。
(2)说明普莫雍错冰裂纹景观的形成过程。
(3)判断普莫雍错的湖水盐度特点并说明理由。
(4)分析普莫雍错面积缩小对区域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5 . 全球价值链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随着国际竞争格局的变化,发达国家所主导的传统单循环全球价值链呈现出新的演化趋势,构建由中国主导的双环流全球价值链正当其时。中国作为双环流全球价值链的核心枢纽,有利于实现世界经济的共赢。下图为全球制造业梯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该国为摩洛哥,则d环节代表的生产要素是(     
A.橄榄油、茶叶B.磷矿石、渔产品C.光刻机、芯片D.橡胶、蕉麻
2.为了帮助发展中经济体更好地融入双环流全球价值链,实现双赢,中国应该(     
A.加大技术扶持力度B.提高工业原料的价格
C.加大资源的出口力度D.降低中间产品的生产成本

6 . 2021年,我国快递日均业务量已突破3亿件大关,我国快递业每年消耗纸类废弃物超过900万吨、塑料废弃物约180万吨,并呈快速增长趋势,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也给环保带来一定的压力。快递企业对包装箱进行减量,对于电子保单、中转袋、泡沫块以及胶带胶纸同样有着减量化的把控。完成下面小题。

1.包装箱及包装用胶带胶纸减量化,根本目的是(     
A.降低用工成本B.优化服务体验C.服务过程清洁化D.服务过程低消耗
2.物流企业在源头上减量、杜绝快递过度包装的同时,还可以(     
①包装材料使用可以循环可降解的材料②快递费与包装费合计计费
③研发高强度轻重量的新包装材料④部分采用可循环使用的布袋包装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4-03-03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1-2022学年(2020级)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1月,河南气象部门提醒,2023年出现春旱的可能性较大,并发布两条气候趋势预测:

①2022年12月~2023年2月全省趋势:降水量偏少0~2成;平均气温偏高0~1℃。

②2023年3~5月全省趋势:降水量偏少0~2成:平均气温偏高0~1℃。

2023年3月16日~17日,河南全省出现了大范围的降水过程。图为河南省地形简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


(1)据图描述该省降水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指出河南预测2023年出现春旱的可能性较大的理由。
(3)分析大范围的降水过程给当地带来的好处。
2023-11-16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昆仑山地区岩浆岩含钾较高,其北部察尔汗盐湖有丰富的钾、镁等资源。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钾盐、钾肥生产基地,该基地通过对盐湖卤水自然蒸发析盐的选矿方法来进行钾盐生产。近年来随着钾肥产量的逐年攀升,钾资源尤其是高品位钾资源卤水矿已被逐渐开发殆尽。

材料二:左图为察尔汗及周边地区略图,右图为察尔汗多年月平均气象要素图。

材料三:世界主要钾盐储量国、生产国和我国钾盐主要进口国表。

钾盐主要储量国储量
(亿吨)
储量世界
占比(%)
钾盐主要生产国年产量
(万吨)
年产量世界占比(%)我国主要进口国年进口量(万吨)年进口量占比(%)
俄罗斯49.138.2加拿大139932加拿大19140
加拿大32.625.4白俄罗斯72617俄罗斯9821
白俄罗斯

129

10.0俄罗斯70516白俄罗斯8919
中国3.22.5中国54112其他9320

材料四:图3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观测日落位置年内变化示意图。α为甲地观测到的年内日落位置变化最大角。

(1)根据材料二右图信息,简述察尔汗主要气候特征。
(2)指出格尔木河乙至甲河段含钾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该地理现象的形成过程。
(3)指出钾盐生产对盐湖环境的不利影响。
(4)分析我国钾盐供应安全风险较高的原因。
(5)根据材料四所给的信息推导P日日落的方位为____,( A.西南B.西北)(选择正确的字母填空)Q日日落的方位为____,(A.西南B.西北)(选择正确的字母填空)这两日日出地方时数值的大小____,(A.Q日大于P日B.P日大于Q日)(选择正确的字母填空)甲地P、Q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差为____
2023-12-23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民办尚德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西部大开发的推动下,青藏高原的城市经历了快速的扩展过程。研究发现,青藏铁路高耸的路基对藏羚羊的季节性迁徙造成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脆弱的高原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左图为青藏高原部分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右图为青藏铁路沿线景观图。


材料二:冻融侵蚀是土体或岩隙中的水分反复冻结、融化而使其破碎、移动的现象。近几十年,青藏高原气候呈暖化趋势。下表为2013-2020年青藏高原部分自然要素对冻融侵蚀强度加剧的贡献率。

贡献率
土壤温度40.55%
土壤含水量49.59%
植被覆盖率2.54%
(1)海拔对青藏高原城市扩展的限制作用趋于____(填“增大”、“减小”),由此指出其城市土地的扩展方向____,并说明理由____
(2)推测铁路建设对藏羚羊活动区空间形态的影响,请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
(3)从产业的角度,阐述铁路建设对青藏高原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作用。
(4)简析青藏高原气候暖化对其冻融侵蚀强度加剧的影响。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两三百万年来,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凌空出世,对中国的气候环境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一:如图1为青藏高原某地7月同海拔气温的分布状况。

材料二:色林错是西藏第一大湖泊,中国第二大咸水湖,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图2),北部和东部为浅水区。色林错冬半年多大风天气,以西风为主(指从湖泊开始冻结到完全消融这段时期)。研究表明,近年来该湖面积不断扩大,湖冰存在期呈现缩短趋势。青海省黄河上游的龙羊峡水库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中国优质三文鱼的重要产地之一。



(1)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简述青藏高原内部气温高于同海拔边缘气温的原因。
(2)解释色林错北部和东部湖岸存冰时间长的原因。
(3)分析近年来湖冰存在期缩短的自然原因。
(4)推测龙羊峡养殖三文鱼经济效益高的主要自然原因。
2023-11-17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江油市太白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