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文地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197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家住北方某县的小王夫妇,效仿村里一些年轻人的做法,在自家5亩耕地上栽植了杨树后就外出打工了。八年后,小王夫妇将已成材的杨树出售,获利24000元。与原来种植粮食作物、蔬菜等相比,这些收入虽不丰厚,但他们还算满意。据调查,该县耕地上栽植杨树的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这种“农地杨树化”现象引起了有关专家的高度关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农地杨树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态效益高B.木材销路好
C.劳动投入少D.种树有补贴
2.针对“农地杨树化”引起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A.加大开荒力度B.增加木材进口
C.增加粮食进口D.鼓励农地流转
2020-07-11更新 | 15926次组卷 | 107卷引用:题号押题2 第3-4题:人文地理选择题组1-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山东卷)

2 . 巢湖平原某地人多地少,原来种植双季稻,越冬作物以油菜为主,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这里多种植单季稻,收割后多不经翻耕播种收益较低的越冬作物小麦。下图为该地收割水稻后播种了小麦的农田景观,其中浅色的为稻茬。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收割水稻后的农田中播种小麦,需在田地中打沟。打沟主要是为了(     
A.灌溉B.排水C.防虫害D.通风
2.推测这里不经翻耕播种小麦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产量B.减少水土流失C.降低生产成本D.减少蒸发
3.近年来,该地(     
A.种植结构复杂化B.复种指数提高C.田间管理精细化D.种田大户增多
2020-07-08更新 | 17376次组卷 | 73卷引用:题号押题1 第1-3(或4-6)题:人文地理选择题组1-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课标全国卷)

3 . 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三角地区F村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经历了数次转变(下表),近年来,该村每年都会吸引来自杭州、上海等地的老年人在此休闲居住,短则1个月,长达5个月。旺季时,该村外来老年人与本村村民的人数比例超过6:1,吸引周边村庄500余人就业。F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休闲养老型村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F村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1990年以前木材、木柴、木炭等
1991~1997年茶叶、笋干、山核桃等
1998~2009年观光旅游型农家乐
2010年至今休闲养老旅游服务
1.F村产业向观光旅游型农家乐转变的主导因素是(     
A.政策B.交通C.市场D.生态环境
2.休闲养老型村落的形成,可以(     
A.提高城镇化水平B.解决都市养老难题C.降低乡村生活成本D.促进乡村文化繁荣
2021-07-08更新 | 10863次组卷 | 58卷引用:2022届宁夏固原市第一中学高考一模文综地理试题

4 . 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差值可以表示当地人口常年(半年以上)外出的数量。下图显示2010年我国西部某市50岁以下各年龄组女性人数。调查表明,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时间段中,该市人口出生率最高的为(     
A.2001~2005年B.1991~1995年
C.1981~1985年D.1971~1975年
2.造成该市20~24岁年龄组人数明显偏多的原因可能是,该组人口出生期间(     
A.生育政策放宽B.经济发展提速
C.育龄妇女较多D.生育观念转变
3.推测2010~2030年该市人口发展的变化是(     
A.人口出生率逐渐提高B.人口增长较为缓慢
C.2025年迎来生育高峰D.人口总量逐渐减少
2020-07-09更新 | 15479次组卷 | 73卷引用:题号押题2 第4—5(或3—5)题:人文(区域)地理选择题组2-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课标全国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中南半岛所在国家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图。

材料二图2为中南半岛主要稻米生产国2001-2020年稻米产量和单产年均变化统计图。

                        
(1)中南半岛所在国家中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最高的是________,简述其主要自然原因________
(2)2001~2020年,图2中国家稻米产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简析其原因________
(3)从耕地资源的角度,说明图2中国家稻米生产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启示。
2022-06-13更新 | 7090次组卷 | 32卷引用:第26题:粮食安全-备战2023年1月浙江选考地理真题面对面押题精讲练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近年我国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珠三角城市群(广东省9个城市)升级为粤港澳大湾区(9+2)。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相比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更易建立区域统一大市场的有利条件是(     
A.行政管辖关系B.经济发展水平C.风俗习惯差异D.人口规模结构
2.粤港澳大湾区空间结构更接近(     
A.单核多中心结构B.双核多中心结构C.多中心网络结构D.核心边缘结构
3.将粤港澳大湾区定位为世界级城市群,香港发挥的最大优势体现在(     
A.旅游观光B.生产加工C.消费市场D.对外联系
2022-03-10更新 | 6999次组卷 | 39卷引用:押江苏卷21—23题 交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协调发展-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江苏卷
7 . [环境保护]

近年来,我国快递业发展迅速,2019年快递总量超过635亿件,快递包装以纸箱和塑料袋为主。不同的快递包装方式产生的碳排放不同,不同的运输方式碳排放各异。下图示意某研究得出的我国城际间(500km以上)快型、慢型两种不同快递运输模式下,单件快递耗时、碳排放与运输距离之间的关系。

比较图中两种快递运输模式碳排放差异。如果你从广东寄快递到北京,从有利于碳减排的角度,应采取哪些具体做法?
2022-06-14更新 | 6721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3届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二)地理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泥湾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地处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地带,云岩河上游。1941年春,八路军第三五九旅赴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使昔日荒凉的南泥湾变成了“平川稻谷香,肥鸭遍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材料二图为“南泥湾俯瞰景观图”。

(1)简述八路军在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时面临的不利自然条件。
(2)解读“平川稻谷香,肥鸭遍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所描述的农业生产布局。
(3)比较南泥湾所在地区与江南地区在农业生产特点方面的差异。
2022-03-10更新 | 6728次组卷 | 22卷引用:押江苏卷25题 区域农业发展及农业区位因素-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江苏卷)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小题。

“翻坝”运输是指来往的客船、集装箱船、汽车滚装船等船舶或运输紧急物资和鲜活食品的船舶,在候闸船舶过多的情况下,为避免花费较长时间候闸过坝,而采用的“水运→陆运→水运”或“水运→陆运”的转运方式。

作为三峡水利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翻坝物流系统提高了三峡水利枢纽的通过能力。下图左示意三峡翻坝物流系统,其中秭归三峡翻坝物流图(含茅坪港)属于货运枢纽型的港口物流园区(下图右),是长江南岸三峡翻坝物流转运的空间载体和依托。

(1)从航运角度分析三峡大坝建成后其上游物流量扩大的原因。
(2)说明与候闸过坝运输相比,三峡翻坝物流系统的优势。
2021-07-08更新 | 10379次组卷 | 42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验收卷(一)地理试题

10 . 公元8世纪开始,基尔瓦逐渐成为非洲东海岸的商贸中心。15世纪初郑和船队曾从不同航线到达基尔瓦。17、18世纪随着世界贸易格局不断改变,基尔瓦商贸地位逐渐衰落。1981年基尔瓦所在地的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图为“郑和船队航海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公元8世纪基尔瓦作为商贸中心兴起时,其对外贸易的主要地区是(     
A.阿拉伯海沿岸B.南海沿岸
C.几内亚湾沿岸D.地中海沿岸
2.郑和船队若每天航行190km,从科伦坡经摩加迪沙至基尔瓦的最短时间约(     
A.2周B.4周
C.6周D.8周
3.公元17、18世纪基尔瓦商贸地位逐渐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A.资源枯竭B.风沙影响C.气候变暖D.航道变迁
2022-03-10更新 | 6894次组卷 | 24卷引用:押江苏卷21—23题 交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协调发展-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江苏卷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