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球上的大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877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是世界某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图中A处的豪雨林(温带雨林)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温带雨林之一,在1981年的时候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材料二: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状极不规则,大致呈东西走向,匍伏于凯巴布高原之上。它的宽度在6公里至25公里之间,平均谷深1600米,谷底宽度762米。大峡谷岩石是一幅地质画卷,由于人们从谷壁上可以观察到从古生代至新生代的各个时期含有生物化石的地层,因而被誉为一部 “活的地质教科书”。
(1)判断图中A处沿岸的气候类型,并分析该地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
(2)解释D附近海域渔业资源较丰富的主要原因。
(3)说出大峡谷两侧的主要岩石类型和大峡谷的成因。
2 .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图1)和大气受热过程简图(图2),完成下面小题。

(1)图1中表示对流层的字母是______,其空气运动以__________为主。
(2)利于高空飞行的是________(填层名),该层气温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原因是该层中的________吸收大量________。该物质减少会导致南极出现________现象,地球气温________
(3)A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源于图2中的环节______(填图中序号),在晴朗的冬季早晨,A层大气中气温会出现逆温现象,这是因为图2中环节①③________。逆温发生时,不容易出现的现象有(     )
A.霜冻       B.大气污染       C.暴雨       D.晨雾
(4)深秋,我国北方常有寒潮活动,农民燃烧秸秆制造烟雾笼罩大白菜地,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3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随看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历史加快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洲际贸易是近代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与文化联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非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蔗糖、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获得数倍的利润。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
——据艾里充•威康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等
材料二 三角贸易示意图。

材料三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理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资本论》
英国资产阶级将被迫在印度实行的一切,既不会使人民群众得到解放,也不会根本改变他们的社会状况,因为这两者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但是,有一点他们是一定能够做到的,这就是为这两者创造物质前提。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指出三角贸易涉及海区的大洋环流规律,以及三段航程海域洋流的性质(寒、暖流)。
(2)某船队1月份从欧洲出发,并如期回到里斯本。说明该船队到达里斯本时。那里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2016-11-27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09-2015年高考真题考点汇编 表层海水等温线图的判读地理卷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一些基岩河床上可能会发现一些穴壁光滑、其形似井的凹坑,地貌学上称之为壶穴。

材料一:壶穴集中分布在瀑布、跌水的陡崖下方及坡度较陡的急滩上。由于雨水令河水流量增加,河水带动上游的石块向下游流动。当石块遇上河床上的岩石凹处无法前进时会被水流带动而打转,经历长时间后将障碍磨穿形成圆形孔洞。壶穴的形成一般需要几十万年甚至上百万年的时间,时间越长,壶穴的直径越大,深度越深。

材料二:下图为贵州绥阳河洞壶穴的演化过程图。从发育阶段看,其形成演化分为三个阶段;“碟”形壶穴形成阶段;“Ω”倒形壶穴发育阶段;“锅”形壶穴发育阶段。

(1)图中壶穴形成的过程是(     )。
A.甲、乙、丙B.丙、乙、甲C.乙、甲、丙D.乙、丙、甲

(2)塑造壶穴群的外力作用是____。壶穴形成过程中,作用最小的因素是____
A.气温B.降水量C.地势D.基岩性质
(3)河流跌水、瀑布处的壶穴较其他位置的壶穴(     )。
①口径小②深度小③深度大④易有缺口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材料二中岩石有典型的____特征,按照成因分析属于____岩,贵州分布有我国典型的____地貌,就是地表水和地下水对____(具体岩石类型)的侵蚀再造后形成的。
(5)推测最适合观察材料二河流中壶穴的季节是____,并说明理由____
(6)研究发现在基岩为石灰岩的河床上发育的壶穴坑洞比基岩为粉砂质泥岩的泥岩的更大,请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2023-12-1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高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5 . 读非洲的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于6月11日至7月11日在南非共和国举行,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了南非。

(1)南非世界杯开幕式于当地时间6月11日14时20分在约翰内斯堡举行,我国中央电视台于北京时间11日20时20分(东八区区时)进行了现场直播,由此可以推算约翰内斯堡位于 时区。开幕式表演了刚劲粗放的鼓乐和舞蹈,这突现了 文化圈的文化特色。
(2)在约翰内斯堡进行的足球赛多在晴朗的天气下进行,这是因为当地属于 气候,世界杯期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 (填“上升”或“下沉”)气流。与约翰内斯堡不同,在开普敦举行的一些场次的比赛可能会在雨中进行,由图可见,这是由于开普敦属于 气候,其冬季气候特点是
(3)从盛行风向和水汽来源两个方面说明世界杯期间开普敦气候特点的成因。
6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2年最强寒潮来袭,全国多地大幅降温。11月30日,辽宁大连海域现“海浩”奇观(如左图),周边海面上如同“开锅了”,雾气缭绕,蒸汽升腾,仿佛仙境一般。“海浩”,指由于海洋表面和低层大气温差显著增加,水汽迅速凝结成大量小水滴或冰晶,在海面呈现“水雾”或“冰水混合雾”,甚至“冰雾”的特殊现象。右图示意我国近海海面年蒸发量的分布。



(1)试从天气系统和“海—气相互作用”的角度,解释大连“海浩”现象的成因。
(2)读右图,说出图中年蒸发量2000mm以上高值区的分布特点,并推测成因。
2023-01-04更新 | 212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当温度较高的水流经低温河段时,由于水从湖面蒸发,在空中形成水雾,而又因为寒冷的空气,雾中的水粒子在树枝上凝结、结霜并不断积聚,树枝披上了由小冰晶组成的白色不透明的外衣,这就是雾凇。我国松花江沿岸能看到规模大、时间久的雾凇奇观。完成下列各题。

1.出现雾凇奇观的河段是(             
A.甲河段B.乙河段C.丙河段D.松花湖畔
2.“寒气结冰如珠见日光乃消”是我国最早对雾凇的解释。可见,雾凇一般形成于( )
A.细雨的春夜B.多雨的夏夜C.干燥的秋夜D.晴朗的冬夜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2022年1月15日,太平洋岛国汤加发生了一次猛烈的海底火山爆发,喷出的巨量气体(水蒸气、二氧化硫为主,也含有二氧化碳)和烟尘从海里直冲云霄,直达平流层中部。其引发的海啸抵达了整个太平洋沿岸地区。2023年6~9月,美国、日本和欧洲多国遭遇热浪,多地气温屡创新高。有气候专家认为,前一年年初的汤加火山喷发可能要对高温负一部分责任,因为当年的火山喷发相当于给地球加了一个促进吸收热量的盖子。


考点1.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
(1)(易)填写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①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
②交通信号灯为红绿灯而非蓝色灯(     )
③夏天阴天时气温不太高(     )
④晨昏蒙影(     )
(3)(难)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说明阳光房能提高室温的原因。
(4)(难)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描述火山喷发后产生大气降温的主要过程。
考点2.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因素
(5)(易)简述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因素
(6)(中)研究表明,“盐结皮”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少,其主要原因是(     
A.大气削弱作用强B.地面辐射强C.大气逆辐射弱D.地表反射率高
2024-02-06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产品化】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课堂例题 人教版(2019)必修一
9 . 图甲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乙为某地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甲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含义:A____辐射,B____辐射,D____;其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____(填字母)。
(2)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量来源是____(填字母);平流层大气的热量来源是____(填字母)
(3)图乙①、②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____(填数字),因为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____作用强,夜晚大气____作用强。
(4)在寒冷的冬天,农民往往在麦田边燃烧大量的湿草来防御冻害。试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其原因。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城市通风廊道是以提升城市的空气流动性、缓解热岛效应和改善人体舒适度为目的,为城区引入新鲜冷湿空气而构建的通道。对于提升城市空气流通能力、缓解城市热岛、改善人体舒适度,对局地气候环境的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通风廊应以大型空旷地带连成,通风廊应沿盛行风的方向伸展;在可行的情况下,应保持或引导其他天然气流,包括海洋、陆地和山谷的风,吹向已发展地区。



(1)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解释②、④、⑤三条通风走廊,能将市区外的空气引入中心城区的原因。
(2)图中通风走廊所在区域的用地类型可能有哪些?
2022-01-30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A佳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