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球上的大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426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1年4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入气候峰会”时强调,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要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①③④代表的大气受热过程环节的名称:①____,③____,④____
(2)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主要是____作用(填名称)增强;晴朗的夜晚多霜冻主要是由于图中____(填序号)减弱;烟雾防冻是由于____(填序号)和____(填序号)增强。
(3)拉萨素有“日光城的美誉,主要原因是(     )(单项选择题)。
A.纬度较低,气温较高B.晴天较多,大气逆辐射作用强
C.海拔高、距离太阳近D.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
(4)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简要说明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会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
2024-05-24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博雅明德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为低纬度、中纬度、极地等地区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三条曲线分别对应低纬度、中纬度和极地,下列顺序对应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②①③C.②③①D.③②①
2.据图中推测(     
A.中纬地区的气温垂直变幅最大B.自地面向上,大气温度持续降低
C.极地飞机的理想巡航高度最低D.低纬度地区气温高,基本没有对流现象
2024-05-24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3 . “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早第三纪时,该区气候干旱,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纵向岭谷和西南季风开始演化。纵向岭谷地貌形成后,深切河谷下部植被出现某种意义上的返祖现象。下图示意三江并流保护区位置及该地区局部地形剖面和降水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早第三纪以来,三江并流保护区深切河谷下部的植被(     
A.一直是喜湿植被为主
B.一直是耐旱植被为主
C.按喜湿植被—耐旱植被—喜湿植被顺序演替
D.按耐旱植被—喜湿植被—耐旱植被顺序演替
2.图中降水量最大地区的海拔高度约为(     
A.5200米B.4100米C.3000米D.2000米
3.图示山地东西坡降水差异及原因是(     
A.东坡小于西坡东坡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
B.东坡小于西坡东坡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
C.东坡大于西坡东坡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
D.东坡大于西坡东坡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
2024-05-2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份阶段性测试地理试题
4 . 根据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宁夏平原北起石嘴山,南止黄土高原东到鄂尔多斯高原,西接贺兰山,面积1.7万平方公里,滔滔黄河斜贯其间,水面宽阔,水流平缓。宁夏平原沿黄两岸地势平坦,早在2000多年以前先民们就凿渠引水,灌溉农田,秦渠、汉渠、唐渠延名、流淌,形成了大面积的自流灌溉区,成为沟渠纵横、稻香鱼肥、瓜果飘香、风光秀美的“塞上江南”。这从唐代诗人“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的诗句中就可得到印证。

材料二宁夏平原及其周边地貌与地质示意图

(1)简述宁夏平原的形成过程。
(2)指出图中甲处的地貌名称,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比较贺兰山东坡与西坡的流水作用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4)指出黄河在宁夏平原的位置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024-05-2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墨脱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穿越全境。20121030日墨脱公路(墨脱至波密)正式通车,结束了墨脱不通公路的历史,墨脱县城也成为我国通公路最晚的县城。修建该公路最艰巨的工程是打通海拔2700m的嘎隆拉雪山隧道,施工中克服了大量渗水涌水问题。20235月我国科学家在波密县境内发现亚洲最高大的原始森林群落(其中最高一棵为102.3m的西藏柏木)。波密、墨脱所在的林芝地区也被称为我国的生物基因宝库,该地区日益成为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下图示意墨脱及其周边区域相关地理事物分布。

(1)分析嘎隆拉雪山隧道夜间渗水涌水问题突出的原因。
(2)分析林芝成为我国生物基因宝库的原因。
(3)总结夏季在墨脱地区自驾游需要注意的问题。
2024-05-22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部分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摸底检测地理试题

6 . 下图为我国东北中部2023年12月8日20时天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天气状况是(     
A.①地晴冷,吹东南风B.②地晴暖,吹西南风
C.③地暴雪,吹东北风D.④地连续性降水,多大风
2.对图中甲、乙锋线附近的锋面类型及其运动方向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甲为冷锋,向西北方向移动②甲为冷锋,向东南方向移动
③乙为暖锋,向西南方向移动④乙为暖锋,向东北方向移动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3.当地有一谚语“北风吹到头,南风来报仇”,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符合该谚语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
2024-05-21更新 | 20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地理试题

7 . 位于青藏高原的国家天文台阿里观测站,是北半球首个海拔超5000m的观测站,具备世界一流天文台的条件,现已建成了以星空为主题的暗夜公园。完成下面小题。

1.与阿里观测站选址条件关系不密切的是该地(     
A.海拔高B.空气洁净C.风速小D.晴天多
2.阿里观测站的建设,可以(     
①发展星空主题旅游②开展天文科普教育
③进行空间环境探测④促进大气环境保护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4-05-20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04年广东省清远市崇文普通高中学校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地理试题

8 . 某研究发现,杭州市城市热岛效应显著。2018615日,市中心的杭州大厦所在区域地面和距其500m左右的京杭大运河水面温差近15℃;玉皇山、吴山等绿地公园的地表温度比周围地区偏低;钱塘江水面比绿地公园地表的温度更低。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各区域中,最可能成为杭州市“热岛”的是(     
A.绿地公园区域B.钱塘江河段
C.杭州大厦周边D.京杭大运河
2.为了缓解杭州市的“热岛”效应,最可行的措施是(     
A.扩大公园绿地面积B.缩减中心城区规模
C.严格控制郊区人口D.城区道路大量硬化
2024-05-20更新 | 194次组卷 | 2卷引用:2004年广东省清远市崇文普通高中学校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地理试题

9 . 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降低北极的气温。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公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尘埃颗粒物不仅集中在鸟群附近,在整个北极均有分布。左下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右下图示意北极地区的海鸟。完成下面小题。

1.鸟粪对北极地区气温的影响主要环节是(     
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增强D.④稳定
2.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024-05-19更新 | 229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臭氧层和电离层分别位于(     
A.甲层和乙层B.乙层和丙层C.甲层和丙层D.乙层和甲层
2.下列对各层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甲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B.乙层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适合高空飞行
C.丙层中的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远距离无线通信意义重大
D.甲层夏季较薄冬季较厚,中纬度地区最为明显
2024-05-19更新 | 177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期中)地理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