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的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的数完成下面小题。

甲地乙地丙地丁地
白昼时间5小时30分9小时09分11小时25分13小时56分
1.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2.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球公转②地球自转③黄赤交角的存在④地方时的不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3.四地按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B.甲乙丁丙C.丙丁乙甲D.丁丙乙甲
2 . 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考察,请帮助选择适宜的时间(     
A.12、1、2月B.3、4、5月C.6、7、8月D.9、10、11月
2023-07-23更新 | 192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6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专项训练)-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辑(上海专用)

3 .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意为“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过此即失效”。2023年6月6日6时15分我国迎来了芒种节气。下图为二十四节气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芒种节气来临时,太阳直射点(     
A.位于北半球,向南运动B.位于北半球,向北运动
C.位于南半球,向南运动D.位于南半球,向北运动
2.芒种节气至小暑节气期间(     
A.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不断提前B.地球公转速度持续变快
C.广州昼长先逐渐变长,后变短D.上海小暑时夜长达最短
2023-07-18更新 | 372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6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专项训练)-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辑(上海专用)
4 . 2022年10月16日上午10时,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会期为10月16日至10月22日。据此完成二十大期间,北京的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为(     
A.昼短夜长,昼先变长后变短B.昼长夜短,昼先变短后变长
C.昼长夜短,昼渐长夜渐短D.昼短夜长,昼渐短夜渐长
2023-07-15更新 | 241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6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专项训练)-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辑(上海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认识我们的家园-地球

地球的自转运动,可以让你“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1)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   B.   C.   D.   
(2)关于下图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的自转线速度大于乙地B.甲地的自转角速度小于乙地
C.甲、乙两地的地方时和日期均不同D.春分日时两地的日出地方时相同
(3)—架飞机于地方时3月15日14时自甲地飞往乙地,经过18小时,到达乙地的当地时间是(     
A.3月15日17时20分B.3月15日21时20分
C.3月14日20时40分D.3月16日19时10分

地球公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对我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4)6月19日-20日为我校期末考试期间,地球运动到如图中的(     
   
A.④~①之间B.①~②之间C.②~③之间D.③~④之间
(5)我校期末考试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越来越快B.越来越慢C.达到最慢D.达到最快
(6)本学期7月1日放假,一般情况,最后一周即6月27日-6月30日为学科节,学科节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乌鲁木齐日出东南,日落西北B.太阳直射南半球,直射点北移
C.上海市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D.武汉昼长夜短,昼渐长,夜渐短

我校新疆班的毕业生古丽同学在高考结束后已经安全回到新疆,于2021年6月15日至8月15日到左图区域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地理考察活动。


   
(7)古丽同学为A地某时段正午物影变化画了一张示意图(如图)。判断该图是否合理,并用图中信息举两个例子说明理由。如不合理请你绘制一张正确的图。正确图示:
   

古丽在家乡考察期间,夏至日这一天绘制了太阳光照侧视图,其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虚线为回归线和极圈。


   
(8)D所在的半圆弧为_________(晨线/昏线)此后三个月内,晨昏圈与经线圈的夹角________(变大/变小)。
10-11高一上·河南·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图表示夏至日或冬至日四个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四地纬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序是(     
A.①③④②B.①②③④C.③①②④D.④③②①
2023-05-09更新 | 250次组卷 | 59卷引用:上海市大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英国“巨石阵”和我国陶寺古观象台相关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英国“巨石阵”(51.2°N,1.5°W)是一处古人天文观测遗址,在特定日期站在阵内的人可以看到日出、日落透过巨石缝隙的光线。它的主轴线(通往石柱的古道)和夏至日早晨初升的太阳在同一条线上。左图为“巨石阵布局示意图”,右图为“巨石阵景观图”


(1)左图中四个区域内,石头的连线与冬至日落时太阳光线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若④所示太阳光线代表某日日落,20天后的X日看到相同方位的日落,则X日可能是_____

材料二:山西陶寺古观象台(35.8°N,111.5°E)由13根夯土柱组成,呈圆弧状排列。古人从观测点通过土柱狭缝观测日出方位,可确定季节、节气,安排农耕。从第2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冬至日,第12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夏至日。左图为陶寺所在区域地形图,右图为古观象台平面示意图。

(3)以观测者为中心,古观象台夯土柱的布局可能是(     
A.B.C.D.
(4)日出方位从第2缝到第3缝期间,当地(     )(多选)
A.正午太阳高度变小B.昼夜长短差值变小
C.日落时刻逐渐推迟D.地球公转速度变慢
(5)夏至日,科研人员用圭表测到当天正午的圭尺影长比推断的陶寺文化时期当天的要长。同现在相比,陶寺文化时期(     )(多选)
A.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更大B.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大
C.地球公转的速度更慢D.冬至日日出方位更偏南
(6)与我国同纬度的沿海地区比较,推测陶寺两至日日出时间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8 . 上海(121°E,31°N)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校内开展了地球运动相关学习活动。小组成员测量并记录了某日某时段学校旗杆影子的朝向和长度(图1),其中OA和OB影子长度相同。图2示意学校教学楼和旗杆的相对位置。



(1)当旗杆的影子为OE时,教室里时钟的时间显示为_____________
(2)列举该地理兴趣小组计算当地某日正午太阳高度需要的数据。
(3)从2022年9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0E的长度有何变化规律?
(4)小组成员记录了某时段连续四天的日出日落时间表,此时可能是(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06:05:13

17:04:43

06:06:01

17:03:53

06:06:49

17:03:03

06:07:38

17:02:15

A.2月B.4月C.8月D.10月

今天(4月17日)太阳直射点位于10°N附近。


(5)下图中画出以上海为观测中心的今日太阳视运动轨迹。
作图要求:①注明日出、正午、日落太阳的方位②用箭头画出太阳的视运动方向③标出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

(6)该兴趣小组在夜间也进行了天文观测。某晚某同学于20时看到织女星位于头顶正上方。该同学于次日在同样的位置再次观察到织女星位于头顶正上方,此时北京时间为(     
A.19时48分12秒B.20时3分56秒
C.19时56分4秒D.19时52分8秒
(7)小组成员还想探究地转偏向力对水流方向的影响,组员们计划在水池中放满水,然后拉开排水口观察漩涡方向。小组成员们推测在理想状态下,漩涡中的水流方向为(     
A.B.
C.D.
(8)经过实践,组员们发现漩涡实验的实际结果并不理想,漩涡方向似乎并不固定,请推测其原因。

9 . 北京(40°N)某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的测量数据见下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60°50°40°


1.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     
A.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B.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
C.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D.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
2.测量期间,太阳直射点由(     
A.赤道向北移动B.赤道向南移动
C.南半球向南移动D.北半球向南移动
2022-12-07更新 | 324次组卷 | 7卷引用: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读“某日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节气和日期是____。
A.春分、3.20B.夏至、6.21C.秋分、9.22D.冬至、12.21
(2)图中晨昏线的类型是____。D向A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方向是____。
A.昏线、向左偏B.晨线、向左偏
C.晨线、先向左偏再向右偏D.昏线、先向右偏再向左偏
(3)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____附近,公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____。
A.远日点、快B.远日点、慢C.近日点、慢D.近日点、快
(4)ABCD四地,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关系是____,自转角速度的关系是____
(5)图中A、D两地时刻____(相同或不相同)。此时,C地是____时,北京时间为____时。此时,和C点属于同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比例是____
(6)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
A.(0°,60°W)B.(23026′s,120°E)
C.(23°26′N,120°E)D.(23°26′N,60°W)
(7)此日,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____。此时,D点的白昼大约有____小时。三个月后,A点昼夜长短状况大致是____
(8)图示日期,请说明上海地区的盛行风向及该风向的形成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