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1 .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地球光照图,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图一中甲、乙、丙、丁代表“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那么同学们在做这份试卷的时候,地球的位置应位于__之间。
A.甲与乙B.乙与丙C.丙与丁D.丁与甲
(2)当太阳光以图二中的情形照射地球时,此时的节气是北半球的__;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新旧日期范围的比例是__
(3)从图二到图三时段内,地球公转速度变化规律是__
(4)图二中,如果D点的昼长是15小时51分,那么E点的夜长是__,图示时刻北京时间是__

(5)上图为不同纬度“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正午太阳方向示意图”。图三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上图中__(选填①②③④)地纬度相同。
(6)图二中B、C、D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M地与B点同时日出,晚于B点日落,则M地位于B点的__方向。
(7)图二中D点的地方时是__,A、B、C、D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__
2021-07-05更新 | 603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五校2020-2021学年高一6月联考地理试题
2 . 地球内部活动是导致地壳厚度和地势起伏变化的根本原因,地球内部活动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读我国某区域地球内部莫霍面等深线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说明莫霍面深度与地势高低的关系。
(2)判断图中河流的大体流向,并依据莫霍面等深线分布说明理由。
(3)推测某地质勘探队利用地震波在该地探测是否有油气资源的最简单方法。
(4)指出图中四城市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并说明理由。
2020-10-16更新 | 333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3 . 读图左“极点太阳照射投影图”和图右“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左是以____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此时地球可能处在图右所示的____(填序号)位置附近。在未来一个月内,公转速度先变____,然后变____
(2)弧AO线表示____线,此时A点的地方时是____时,B点的太阳高度是____,D地的昼长是____小时。
(3)图左中C点在A点的____方向。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____移动,此日沈阳地区早晨太阳从____方向升起。
(4)如果B点的日期为12月22日,那么此时刻C点的时间是12月________时,全球日期与B点相同的范围和与C点日期相同的范围之比是____
4 . 读太阳光照图(斜线部分为黑夜)和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甲图来看,此时地球可能处在乙图所示的____位置附近。在未来一个月内,公转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
(2)A、C、D三点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序为____
(3)此时A地的地方时是___,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D地的昼长是___小时。
(4)图甲所示日期,成都的昼夜状况是____;该日过后成都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是____
(5)图中C地位于A地的____方向。
(6)如果B地的日期为12月22日,那么此时刻C地的时间是____
2021-06-06更新 | 240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蒲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读太阳光照图和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甲图来看,此时地球可能处在乙图所示的______位置附近。在未来一个月内,公转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
(2)此时A地的地方时是________,B地的太阳高度是________,D地的昼长是________小时。
(3)图中C地位于A地的________方向,此日华北地区早晨太阳从________方向升起。
(4)如果B地的日期为12月22日,那么此时刻C地的时间是________,全球日期与B地相同的范围与C地日期相同的范围之比是____________
2018-10-09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3.2节地球公转及地理意义》课堂同步练习
6 . 读太阳光照图和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甲图来看,此时地球可能处在乙图所示的______位置附近。在未来一个月内,公转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
(2)此时A地的地方时是________,B地的太阳高度是________,D地的昼长是________小时。
(3)图中C地位于A地的________方向,此日华北地区早晨太阳从________方向升起。
(4)如果B地的日期为12月22日,那么此时刻C地的时间是________,全球日期与B地相同的范围与C地日期相同的范围之比是____________。
7 . 读“极点太阳照射投影图和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是以________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此时地球可能处在图乙所示的________位置附近。在未来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将向________移动,地球的公转速度________。
(2)此时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时。B点的太阳高度是________,D点的昼长是________小时。
(3)图中C点在A点的________方向。
(4)如果B点的日期为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此时此刻C点的时间是12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全球日期与B点相同的范围和与C点日期相同的范围之比是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231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2015学年河南省许昌市五校联考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卷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下图为北京时间12月22日10时全球昼夜分布及相关资料示意图。



(1)我国农历素有冬天“数九”(又称冬九九)的传统,题中日期所示的节气是“数九寒天”的开始。据此推测南京最冷应是_____ 九或_____九(填写大写数字);题中所给日期时,南京(约32°N)的正午太阳高度约为_____   
(2)此时图中西行的探险船船员可以在_____方向目睹______(日出/日落),该船航行中可能遇的不利条件有_____   
(3)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喷发的原因是______,直接造成印度尼西亚人员伤亡和财产巨大损失的灾害是_____
(4)此时波罗的海的冰冻线在图示冬季冰冻界的_____(南/北)侧;图示冬季冰冻界向北弯曲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2019-03-29更新 | 274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甲、乙、丙三地同学设计“影子长度”探究学习活动。12月22日,他们在当地时间10:00-14:00每隔一小时测量直立杆(杆长1米)的影子长度。

材料二:下图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影长变化图。



(1)分别写出甲、乙两地的经纬度。
(2)判断甲、乙、丙三地该日光照时间由长到短的顺序,并说明理由。
(3)该日乙地某同学正在参与该探究学习活动,请帮他绘出该日当地正午时刻的太阳光照示意图(标注地球自转方向、晨昏线和夜半球)和太阳视运动轨迹图(标注太阳视运动方向和正午太阳高度角)。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甲、乙两三地同学设计“影子长度”探究学习活动。6月22日,他们在当地时间10:00-14:00每隔一小时测量直立杆(杆长1米)的影子长度。

材料二:下图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影长变化图。

   

(1)分别写出甲、乙、丙三地的经度。
(2)判断甲、乙、丙三地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
(3)同日某同学(23°26′N,0°)参与该探究学习活动,请写出该日当地日出、正午和日落时的影子朝向,并参考上图绘制当地正午前后4小时内影长变化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