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昼夜长短的计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下图是一位驴友在阿根廷别德马(40°30'S,63°W)拍摄的日出景观图。据此回答问题。

1.图片拍摄日期最有可能是(     
A.1月1日B.3月21日C.7月1日D.10月1日
2.此时,太阳位于(     
A.东北方B.西北方C.东南方D.西南方
3.这一天,北京(40°N)的昼长大约是(     
A.10小时B.11小时C.13小时D.14小时
2013·甘肃兰州·一模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是驴友李先生某日在别德马(40°30′S,64°W)拍摄的日落景观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片拍摄日期最可能是(     
A.1月1日B.4月1日C.7月1日D.10月1日
2.该日北京昼长约为(     
A.10小时B.11时C.13小时D.14小时
2022-02-10更新 | 196次组卷 | 25卷引用:第二节 课时2 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
3 . 下面左图和右图示意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
(2)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最短B.纽约的白昼逐渐变短
C.巴西高原草木葱茏D.适合去北极科学考察
(3)简述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4)该日,Q、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____,M地昼长为____
(5)Q地位于M地的____方向。
2021-09-15更新 | 344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二节 地球公转的意义

4 . 下图示意北京时间6月22日20时的地球光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a地日出、日落地方时分别是(     
A.18时,6时B.12时,12时C.0时,24时D.6时,18时
2.图示时刻(     
A.180°地方时是12时B.90°W地方时是24时
C.90°E地方时是24时D.0°经线地方时是12时
3.该日b地昼长(     
A.0小时B.8小时C.16小时D.24小时
2021-09-07更新 | 580次组卷 | 5卷引用:1.2地球的公转-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同步课堂精讲练(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1年3月20~21日(星期六、日),位于太行山区某县中学的小明同学与家人去当地一处峡谷化石群悬崖景区旅游,该景区为一个幽深狭长的河谷,位于民宿村(下图所示)北部3.2千米处,小明及家人于20日下午入住民宿村(35.1°N,113.7°E),21日8点看到日出后沿河谷向峡谷化石群悬崖出发,14时日落前必须往回返。小明去化石群悬崖路上看到的是左岸陡峭,返回路上则是右岸陡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明所在的民宿村看到实际日出时间比同纬度其他地方较晚的主要原因是民宿村(     
A.地理纬度较高B.所在地海拔高C.村东山体较高D.太阳高度较低
2.小明21日可看到太阳的最长时间约为(     
A.4小时B.6小时C.8小时D.10小时
3.该峡谷底部河流的流向可能为(     
A.自西向东流B.自东向西流C.自北向南流D.自南向北流

6 . 下图为某半球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图中箭头代表地球自转方向,阴影部分为黑夜。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该日为北半球的(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2.G、K两点的昼长分别是(     
A.6小时   24小时B.12小时   0小时C.18小时   24小时D.15小时   12小时
2021-08-23更新 | 794次组卷 | 4卷引用: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第2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21-22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7 . 下图为某一日期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的昼长状况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南北半球来看,甲、乙、丙、丁四个地点中(     
A.丙位于北半球,丁位于南半球B.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
C.甲与丙不在同一半球D.乙与丙位于同一半球
2.该日图中丙地日出的地方时刻是(     
A.4时30分B.6时C.7时30分D.9时
2021-08-20更新 | 705次组卷 | 9卷引用:1.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精品练习)-【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1)

8 . 下图为“全球经纬线展开示意图”,图中AS虚线代表晨昏线,D点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同时也是GF的中点;阴影与非阴影部分代表6日和7日两个不同的日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甲地地方时为(     
A.7日21时B.6日9时C.6日21时D.7日9时
2.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AS线为晨线B.BC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C.赤道上西半球的白昼长于黑夜D.赤道上东、西半球的白昼长度之比为23∶13
2021-08-14更新 | 2240次组卷 | 30卷引用:高中新教材变化解读及考法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1.2.1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自转意义
9 . 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和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左图所示日期是北半球________前后,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右图中a、b、c、d的________点,该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向________(方向)移动,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为________,这一天之后的9天内,地球公转速度将________(加快、减慢)。
(2)图中的EF为________。(晨线/昏线)
(3)图中B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D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________小时。
(4)右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中位于远日点附近的是________
(5)该日A、B、C、D四点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序为________
(6)2019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结束对欧洲三国的国事访问回到北京。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的________(ab、bc、cd、da)段。此日,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为________
2021-08-08更新 | 1287次组卷 | 3卷引用:1.2地球的公转-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同步课堂精讲练(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10 . 下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以下小题:



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昼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三地的昼长相等B.①地的昼长大于②地
C.四地的昼长一定不相等D.③地的昼长大于④地
2.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     
①地球公转的变化②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③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④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1-08-05更新 | 572次组卷 | 6卷引用:1.2.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精讲精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