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昼夜长短的计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晴朗的天气里,太阳即将升起或者刚刚落到地平线下的几分钟内,蓝色天空穹顶与地平线之间会浮现出金色至红色的光泽,被称为“曙幕光”,当太阳位于地平线下0°至6°之间,叫作“民用曙暮光”。一些摄影爱好者由于偏爱拍摄“曙暮光”,喜欢购买我国北方地区价格偏低的有窗户向西的商品房。下图为“民用曙暮光”现象发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半球某地春分日出现“民用曙暮光”的最早时间为(     
A.6:24前后B.5:36前后
C.18:24前后D.17:36前后
2.夏至日傍晚时分,石家庄市(38°03'N,114°26'E)的一位中学生拍摄“民用曙暮光”时,需将摄像头指向(     
A.正北B.正南C.西北D.西南
3.推测我国北方地区有窗户向西的商品房价格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夏季白昼时间长,下午太阳位于偏西天空,阳光毒辣,酷热难当
B.北方夏季因昼长夜短,气温最高时太阳位于东南天空
C.北方冬季因昼短夜长,气温最高时太阳位于西南天空
D.北方冬季白昼时间短,下午太阳位于偏西天空,阳光毒辣,酷热难当
2 . 结合图文资料,完成小题。

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某同学去北京(40"N)故宫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观察了安放在太和殿前的日晷,并绘制了赤道式日晷示意图(右图)。(赤道式日晷依照使用地的纬度,使晷面平行于赤道面,晷盘上的刻度等分,晷针指向北极星,晷针平行于地轴。)左图为某极点俯视图。


   
(1)左图所示日期是____,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②点的昼长为____
(2)读左图,①、②、③、④四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为____
(3)根据右图可以判断,该同学观测日晷的时刻约为____。该晷面与地面的夹角为____,左图所示节气过后,请推测故宫日晷正午时晷针影长开始____
3 . 太阳的周日视运动,就是以地球自转的相反方向,随着天球旋转,以一太阳日为周期的自东向西的“巡天”运动。由于地球除了自转以外还存在着绕日公转,在公转中地轴相对其轨道面发生倾斜,黄道面相对于赤道面存在着23.5°的黄赤交角。于是,在某一纬度的地平面来观察太阳周日视运动时,便产生着因时而异的太阳周日视运动的季节变化,进而,太阳出没于地平线的方位也相应地发生这种季节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为某地在二分二至日的太阳周日视运动图,该地的纬度为:____________
(2)根据图甲推算该地夏至日的日出、日落时间。日出:________;日落:________
(3)该地的某学校操场有一垂直于地面的旗杆。一年中正午杆影始终指向当地的__________方向。当一年中正午杆影最短时,杆影一天中的方向变化规律是:______。杆影长短变化规律是:_______
(4)将旗杆顶端的影子移动轨迹画在图乙中。(A为旗杆的地面位置)

4 .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110°E,20°N)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内变化图,该地夏至日昼长为13小时13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各时间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时间段,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B.①~③时间段,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C.③~④时间段,北极地区一直处于极昼D.④~①时间段,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2.北半球冬至日,N城市(70°W,20°S)的昼长约为(     
A.10小时47分钟B.12小时C.13小时13分钟D.16小时
2023-08-15更新 | 252次组卷 | 1卷引用:作业(03) 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地球某节气某时刻的昼夜分布情况(阴影部分为黑夜),图1中E点的地理坐标为(60°N,0°),图2示意二分二至日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1所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弧AB为_______(晨、昏)线;曲靖市(104°E)某学校教室挂钟显示的时间为_______
(2)图1中,E点的日出时间为__________时,F点的昼长为__________小时。
(3)图1中的B、C、D、E四点,按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为__________
(4)图1所示节气对应图2中地球公转所在的位置是__________(填数字)。本次考试期间7月8日-7月10日,地球所在位置是图2中__________(填两数字)之间。
(5)绘图:请将图1转绘到极地俯视图中(图3),并标注地球自转方向,用阴影表示夜半球(请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图)。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日从日出到日落太阳高度日变化示意图,其中甲地位于北半球。



(1)甲地的昼长是____,乙地日出时的当地时间是____,乙地的地理坐标是____
(2)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
(3)下列关于甲、乙两地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
B.甲、乙两地地方时始终相差12个小时
C.此日之后一个月内甲、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均逐渐减小
D.乙地全年日出正东
7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a中AB为晨昏线的一段,请将其转绘到图b中,并用阴影画出夜半球。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
(3)图乙的a、c、d三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___点,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点。
(4)此时a的昼长为____小时,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

8 . 下图示意某时刻地球局部光照,其中阴影部分代表黑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A.(15°W,23°26'N)B.(15°W,0°)
C.(0°,0°)D.(15°E,23°26'S)
2.该日X点日落的地方时为(     
A.18时B.17时C.16时D.15时
3.该日(     
A.兴化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B.兴化正午日影一年中最长
C.兴化日落西北方D.Y点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
2023-07-04更新 | 352次组卷 | 3卷引用:1.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9 . 读我国“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重点发展的九大清洁能源基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基地(     
A.甲地夏季昼最长,太阳能最丰富B.丙地位于第一阶梯,风能较丰富
C.乙地落差大,水能较丰富D.丁地降水多,太阳能不丰富
2.清洁能源基地的建设使(     
①能源生产结构优化②能源生产方式清洁化③能源生产消费格局转变④能源全部输入南方地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下图表示我国某地某日观测记录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该地可能位于(     
A.祁连山地B.大兴安岭C.南沙群岛D.帕米尔高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