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柑橘树生长发育温度要求在12.5-37℃,过低的温度会使柑橘树受冻。很多果农在大幅降温前会为柑橘树穿上“棉衣”(塑料薄膜),以减少冻害的影响。下面图1为穿上“棉衣”的柑橘树景观图,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1)图2中的⑤表示大气的____作用;从辐射量上看,①>④的原因是____
(2)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图,分析为柑橘树穿上“棉衣”能够减轻柑橘树冻害的原因。
(3)有些果农还会在地面铺设反光薄膜,简述其目的。

2 . 最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影响北极气温变化。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公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尘埃颗粒物不仅集中在鸟群附近,在整个北极均有分布。左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右图示意北极地区海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鸟粪对北极地区气温的影响及其原理是(     
A.升高,④增强B.升高,③增强C.降低,②增强D.降低,①增强
2.北极气温的这种变化,可能导致该地区(     
A.昼夜温差变大B.海冰加速融化C.极地东风加强D.海水蒸发加剧
3.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021-11-04更新 | 1060次组卷 | 16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文综地理试题

3 . 下面甲为南昌附近一个蔬菜大棚的照片;乙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完成下面小题。



1.乙图中(     
A.①能量大部分被大气所吸收B.②是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
C.③只出现在夜晚起保温作用D.④表示散失的少量长波辐射
2.照片拍摄季节,南昌的农民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而不是我们常见的白色塑料薄膜或者玻璃大棚。照片拍摄的时间以及这样做的目的分别是(     
A.7~8月,削弱①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B.10~11月,阻挡②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12~次年1月,增加③以提高土壤的温度
D.6~7月,增强④以降低白天大气的温度
2021-11-01更新 | 1355次组卷 | 4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复习过关考试地理试题
2021高一·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4 . 《齐民要术》中有文字记载:“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常预于园中,往往贮恶草生粪。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做煴(无焰的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下图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的主要原因是(     
A.①减弱B.②减弱C.③减弱D.④减弱
2.“此时放火做煴(无焰的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的原理是(     
A.增强大气逆辐射B.增强地面长波辐射
C.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D.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5 . 下图为大气热力作用过程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箭头③表示的是(     
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大气逆辐射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2.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主要是因为(     
A.④减弱B.③增强C.②增强D.①减弱
2021-04-0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民勤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文)试题
6 . 深秋昼夜皆晴的凌晨更容易出现霜冻,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弱B.地面辐射弱C.大气逆辐射弱D.大气削弱作用弱
2021-01-21更新 | 315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7 .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甲、乙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不放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甲箱比乙箱气温高了3℃。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
A.大气的温室效应B.大气的运动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D.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2.甲箱气温比乙箱气温高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C.大气削弱作用差异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8 . 臭氧层是大气层中臭氧浓度较高的区域,主要位于距离地面约20~30千米的高空,它能有效吸收紫外线,保护人类健康。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


读图 ,完成下列小题。

1.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热层
2.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
A.位于地球大气的最外层
B.极光现象出现在该层
C.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D.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3.影响大气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
B.地面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C.高山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
D.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9 . 下图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据此回答以下小题。

1.图中①、②、③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2.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
A.地面辐射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
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们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①
B.大气的反射作用—④
C.大气的吸收作用—③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③
2018-11-19更新 | 1620次组卷 | 2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测试地理试卷
10 . 2016年10月9日中新社北京电 a近期中国东部地区频频遭遇大雾天气,部分地区出现浓雾。9日,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的部分地区仍被雾气笼罩。中央气象台专家表示,此次大雾天气将持续到13日左右。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浓雾天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
A.浓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B.浓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C.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D.浓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2.浓雾天气能见度虽然不是很好,但是交通信号灯却是很醒目。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大雾期间,红、绿色光仍然很醒目的原因(   )
A.红、绿色光不容易被散射B.红、绿色光最容易被散射
C.红、绿色光不容易被遮挡D.红、绿色光不容易被吸收
3.雾霾天气,空气中的PM2.5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危害较大。作为中学生,下列做法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发生的是(   )
A.早晨起床去晨跑
B.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去上学
C.去医药超市买一副可隔离PM2.5的口罩
D.去郊区外婆家休假以远离雾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