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6 道试题
1 . 2016年10月9日中新社北京电 a近期中国东部地区频频遭遇大雾天气,部分地区出现浓雾。9日,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的部分地区仍被雾气笼罩。中央气象台专家表示,此次大雾天气将持续到13日左右。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浓雾天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
A.浓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B.浓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C.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D.浓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2.浓雾天气能见度虽然不是很好,但是交通信号灯却是很醒目。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大雾期间,红、绿色光仍然很醒目的原因(   )
A.红、绿色光不容易被散射B.红、绿色光最容易被散射
C.红、绿色光不容易被遮挡D.红、绿色光不容易被吸收
3.雾霾天气,空气中的PM2.5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危害较大。作为中学生,下列做法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发生的是(   )
A.早晨起床去晨跑
B.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去上学
C.去医药超市买一副可隔离PM2.5的口罩
D.去郊区外婆家休假以远离雾霾
2 . 地膜覆盖是一种农业栽培技术,具有保温、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害的作用。左图为北方某地农业景观图,图4为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北方农民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其主要原理是
A.增强①过程B.增强②过程C.减弱③过程D.增强④过程
2.烟台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浅色地膜,其主要作用是
A.减弱①,降低气温B.反射②,增加光效
C.减弱③,保持水分D.吸收④,保持地温
2017-08-07更新 | 574次组卷 | 20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3 .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2017年1月份气温统计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日期中最有可能出现阴转小雪天气的是
A.lB.7C.23D.30
2.根据图示信息推测该城市最可能是
A.哈尔滨(47°N,   127°E)B.西安(34.5°N,   109°E)
C.海口(20°N,   110°E)D.成都(31°N,104°E)
4 . 读“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白天阴天
A.②增加B.③增加C.③减少D.④增加
2.图中使近南面大气增温的热量传递过程依次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④

5 . 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常有火山、地震发生。2016年1月4日夜间,危地马拉富埃戈火山强烈喷发,喷出了大量的火山灰,朝某一个方向飘散,读世界某区域地形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富埃戈火山南部山脉位于
A.美洲板块与大西洋板块的碰撞区B.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碰撞区
C.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张裂区D.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张裂区
2.推断本次火山喷发的火山灰最可能蔓延的方向是
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北方向D.西南方向
3.本次火山刚喷发时,喷出的大量火山灰会使火山附近地区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会减弱B.太阳辐射会增强
C.地面射向宇宙的辐射会增加D.大气逆辐射会增强
2017-04-11更新 | 3244次组卷 | 22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6 . 雾霾天是指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微粒而形成的混浊形象。下左图为我国某地雾霾天气前后对比图,下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A.①B.③C.④D.⑤
2.雾霾天气时, 右图中的
A.①减弱B.②减弱C.③增强D.⑤增强
7 . 死海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湖泊,约旦河(图中甲河)是其主要补给水源,在过去的50年间,以色列、约旦和叙利亚从约旦河及其支流转移了大量的水用于饮用和农业灌溉。死海是地球上盐度最高的湖泊,且上空多浓雾。近年来图中死海分裂成南北两片,南片已基本成为盐滩。下图为死海及其周边地区等降水量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死海盐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的时空变化特点是(          )
A.北部盐度高于南部B.西部盐度高于东部
C.表层盐度高于底部D.表层盐度夏季高于冬季
2.死海上空多浓雾,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属于地中海气候,且临近地中海,降水多,空气湿润
B.地势低且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空气流动性差,水汽不易扩散
C.冬季暖湖水不结冰,夏季炎热,湖水蒸发量大,水汽充足
D.沿岸化学工业发达,大气污染严重,凝结核多
8 . 读下图,完成下题。

利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
A.减弱①B.增强②
C.减弱③D.增强④

9 . “水寒效应是指由于水汽蒸发而引起体感温度低于实际温度的现象;风寒效应是指因风所引起使体感温度较实际气温低的现象。据此回答下题。

1.下列关于水寒效应、风寒效应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水寒效应”是通过潜热输送将热量释放到大气中,体温并不一定降低
B.“水寒效应”与“温室效应”一样,热量的传递方式都是潜热输送
C.“风寒效应”通过大气运动将身体周围热空气带走,体温并不一定降低
D.“风寒效应”与“温室效应”一样,都是关注大气温度
2.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身体潮湿时散失体热速度是干燥时的25倍,是因为风寒效应在起作用
B.冲锋衣与羽绒服都能防寒,是因为克服了水寒效应
C.初到上海生活的东北人冬季会感觉更冷,是因为水寒效应
D.印尼坦博拉火山1816年大爆发致使当地这一年无夏天,是因为有风寒效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