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1 道试题

1 . 华北某县于11月中旬对辖区内的行道树进行涂白工作,对引进的南方名贵花树用塑料薄膜进行了全方位包裹(左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行道树进行涂白可以预防树木冻裂,主要原因是(     
A.对树干起到保温作用B.减小树干的昼夜温差
C.生石灰使得树干增温D.涂白物质中含有水分
2.对引进的名贵南方花树用塑料薄膜全方位包裹,可以导致右图中(     
A.a吸收增加B.b散失减少C.d散失减少D.e强度减小

2 .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市夏季某日当地时间14点与23点的气温随海拔高度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     
A.城区气温始终高于郊区B.夜间城市热岛效应比较强
C.城区白天出现逆温现象D.郊区气温垂直递减率小
2.14时城区气温随高度升高逐渐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逆辐射强B.太阳辐射较强
C.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D.地面辐射达一天中最强
2024-02-06更新 | 5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3 . 常用的地膜有透明地膜和黑色地膜(透光性较差),图为吐鲁番地区露天西瓜种植景观图。与透明地膜相比,覆盖黑色地膜有利于(     
A.抑制杂草B.地温回升C.增强地面辐射D.增强大气逆辐射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大气受热过程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设计了探究实验。该小组准备了三个相同的试验瓶,试验瓶1号装有等量沙土,试验瓶2号、试验瓶3号装有等量清水,且试验瓶2号瓶口覆有薄膜,三个试验瓶内均放置电子温度计(反应灵敏)以测量瓶内温度(如图所示)。该小组将三个试验瓶放置在阳光下,观察并记录第2分钟、第6分钟、第10分钟、第14分钟时三个试验瓶中温度计显示的度数。待三个试验瓶气温相同后,将其放置在阴凉处,观察并记录第5分钟时三个试验瓶中温度计显示的度数。


(1)与1号试验瓶相比,3号试验瓶升温速度较____(快/慢)、降温速度较____(快/慢),说出其原因____
(2)比较在阴凉处放置5分钟后,2号试验瓶与3号试验瓶内温度的高低,并说明原因。
(3)太阳照射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温度计度数基本没有变化,之后温度计度数才开始变化,请说明原因。

5 . 在双11期间,成都的夏女士网购了一批花卉,为了让花顺利过冬,她把花全种在玻璃阳光房里(图左),在一个晴朗的夜晚,夏女士忘记了关窗户,第二天早晨发现部分花被冻死了。图右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为未削弱的太阳辐射B.②为地面短波辐射
C.③为大气逆辐射D.④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
2.玻璃阳光房可以(     
A.增强①B.减弱②C.增强③D.增强④
3.晴朗的夜晚花容易冻死的原因是(     
A.晴朗的夜晚,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低
B.晴朗的夜晚,云量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
C.晴朗的天气,昼夜温差小,夜间气温低
D.晴朗的天气,昼夜温差大,夜间气温高

6 . 扬州市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于夏季某晴朗的上午在室外进行大气受热过程模拟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三个玻璃箱和温度计规格均相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同一时刻测得温度计的数值(     
A.甲>乙>丙B.乙>丙>甲C.乙>甲>丙D.丙>甲>乙
2.图中的沙土所起的作用为(     
A.增强太阳辐射B.削弱太阳辐射C.削弱大气逆辐射D.增强地面辐射

7 . 2022114日岛国汤加发生剧烈海底火山喷发,引发了一次相当于5.8级的地震。蘑菇状的火山灰柱上升高度达到平流层以上(左图),并随着全球性大气环流扩散。右图示意地球的圈层结构。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火山喷出的大量岩浆主要来源于(     
A.①层B.②层C.③层D.④层
2.此次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岩石圈B.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
C.水圈和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和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3.火山喷发后一段时间该地区气温明显降低,主要原因是(     
A.大气逆辐射减弱B.太阳辐射减弱C.大气削弱作用增强D.地面辐射增强
4.除地震外,此次火山喷发直接引发的灾害有(     
①火灾②沙尘暴③海啸④饥荒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8 . 挪威南部某高寒地区的植被主要由地衣、小灌木等组成。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该地区灌木向高海拔的地衣群落扩张,植被出现“绿化”现象(下图);夏季地衣下的土壤温度比灌木下的土壤温度高1.45℃。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植被“绿化”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增多B.气温升高C.光照增强D.风力减弱
2.该地区夏季灌木下土壤温度低于地衣的主要原因是灌木下土壤(     
A.吸收太阳辐射较少B.吸收大气逆辐射较少
C.反射太阳辐射较多D.释放地面辐射较多
3.随着灌木的扩张,该地区土壤(     
A.日温差变大B.厚度增加C.有机质减少D.生物多样性减少
2024-01-20更新 | 1359次组卷 | 9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清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郑州曾经热岛效应非常显著,降水较少的春季热岛效应更明显。下垫面对热岛效应的影响大。热岛效应会对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为减缓热岛效应的影响,各地也在积极寻找对策。下图为2004年-2020年郑州市白天的热岛效应的空间分布。


(1)BCDE四地中可能为郑州市中心城区的是____
(2)近地面D地的实际风向是____
(3)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说明热岛效应春季最强的自然原因。
(4)从下垫面角度提出两条缓解热岛效应的合理性建议。

10 . 图为我国不同景观带多年平均能量平衡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冰雪景观带单位面积接受的太阳短波辐射最少,主要原因是其(     
A.海拔高B.反射率高C.云量小D.植被少
2.导致城市与农田单位面积潜热传输能量大小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地面多硬化B.城市地面比热小
C.农田上空云量小D.农田附近气温高
3.随着全球变暖,最可能出现大幅增加的是(     
A.高海拔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B.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C.全球地面有效辐射总量D.冰雪带的反射率
2024-01-09更新 | 240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