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热力环流的原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1 道试题

1 .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区域等压面分布,①③两地为陆地,②地为湖泊,P1、P2代表近地面的等压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小船上的旗帜飘向(     
A.东南B.西南C.东北D.西北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区为夜晚B.①地盛行下沉气流
C.②地为阴雨天气D.③地气温高于②地
2022-08-23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

材料二某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的水循环数据比较表(单位:mm)。

不同地区年平均降水量转化为径流的总降水量转化为地表径流的降水量转化为地下径
流的降水量
年平均蒸发量
城市中心区67540533768270
郊外平原区644.526796171377.5
(1)比较该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年降水量的差异并从热力环流角度说明原因。
(2)根据表中数据变化,从水循环角度推断该城市中心区易发生内涝的原因。
(3)近年来,每到汛期我国许多城市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内涝,试分析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措施。
2022-08-06更新 | 936次组卷 | 3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3 . 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     
A.连续层片状B.间隔团块状C.鱼鳞状D.条带状
2.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     
A.日出前后B.正午C.午后D.午夜

4 . 山谷风是山坡和山谷之间冷热不均形成的一种热力环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环流出现的时间最可能是(     
A.12:00B.24:00C.21:00D.3:00
2.图示地区此时(     
A.谷地阴雨天气B.谷地气温较低C.山坡气压较高D.山坡气温较低

5 . 祁连山气象站位于祁连山中段的山谷中,某日山谷风明显,下图示意8月某日该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风向、风速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祁连山气象站记录的山风结束的时间大约在(     
A.2时前后B.6时前后C.10时前后D.14点前后
2.祁连山气象站所处山谷段的地势特征是(     
A.西高东低B.东高西低C.南高北低D.北高南低
6 . 湖南省龙山县境内万山耸立,山中有多处洞穴。其中的一处山洞洞内气温终年恒定,即使在洞外几乎无风的情况下,洞口的风依然强劲,被当地人称为“风洞”。下左图为“风洞”剖面结构示意图,下右图为龙山县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该处洞穴的地貌类型并简述判断依据。
(2)运用水循环原理,解释该洞穴中地下暗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3)洞口A处终年风力强劲,且风向随季节转换而改变。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判断夏季洞口A处空气的水平运动状况是(填“向左”“向右”).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2022-06-20更新 | 1198次组卷 | 12卷引用: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三校协作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

7 . 图Ⅰ示意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Ⅱ为该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风向为东南风B.b为上升气流C.c的风向为西南风D.d为上升气流
2.若该图表示白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陆地,乙是海洋B.甲乙都是陆地C.甲是海洋,乙是陆地D.甲乙都是海洋
2022-06-19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高中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蜃景是一种气象景观,是在水面或陆面上空的稳定大气层中,由于垂直方向上空气密度显著差异形成的一种幻景。当底层空气密度高,而上层密度低时,在实际景物上方的远处出现它的影像,此即“上蜃景”,当底层空气密度低,而上层密度高时,在实际景物下方的远处出现它的倒影,此即“下蜃景”。遇到大风吹来时蜃景瞬间消失。完成下面小题。

1.最易出现“上蜃景”的时间段及地点(     
A.夏季海洋B.夏季沙漠
C.夏季柏油路面D.冬季暖流海面
2.大风吹来时蜃景消失是因为大风(     
A.带来大雾影响视线B.扰乱稳定的大气层结
C.导致水平方向热量差异D.导致垂直方向对流显著
2022-06-19更新 | 218次组卷 | 35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下图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1)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单项选择题)
A.B.C.D.
(2)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     )(单项选择题)
A.热力环流B.温室效应C.热岛效应D.大气受热过程
(3)上图中“穿堂风”的气流运动方向是____
(4)上图中“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     )(单项选择题)
A.增加地面的平整度,便于通风B.减少下渗,增加湿度
C.增加房屋前后温差D.降低夜晚庭院温度,便于纳凉
(5)假如华北地区仿照图示民居建设房屋,你认为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等压线图是了解天气状况和天气变化,并进行天气预报的重要依据。下图为某日北美洲大陆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

(1)分析图中甲、乙大气活动中心的形成原因。
(2)说出该日五大湖区的天气特点并作出合理解释。
(3)推测丙、丁两地天气状况的相似与不同。
(4)推测乙地以西的沿海地区该季节的气候特点及其原因。
2022-06-13更新 | 1285次组卷 | 13卷引用:福建省泉州中远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阶段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