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热力环流的原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1 道试题

1 . 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中有数百个碧蓝澄澈的湖泊。夏季晴朗的午后,湖边常会刮起一种被当地居民称为“太阳风”的风。如图示意某日陆面和湖面气温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的“太阳风”(     
A.从湖泊吹向陆地,性质较湿润B.从湖泊吹向陆地,性质较干燥
C.从陆地吹向湖泊,性质较湿润D.从陆地吹向湖泊,性质较干燥
2.上图示意某日陆面和湖面气温日变化。该日,“太阳风”消失的时间大致是(     
A.7时前后B.12时前后C.18时前后D.21时前后
2022-11-08更新 | 300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地理试题

2 . 图(a)为深圳市某发电厂某时刻地面SO2浓度等值线图,图(b)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考虑海陆风的影响,该时刻最可能为(     
A.01时B.04时C.08时D.15时
2.图示地区(     
A.污染物扩散方向与大气运动、地形有关
B.酸雨是造成当地土壤呈酸性的主要原因
C.夏季光热充足,用电紧张程度得到缓解
D.电厂与污染物极值位置距离小于20千米
3 .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用箭头在图中标出热力环流的方向。
(2)图中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中各个环节发生的先后顺序为____
①甲、乙两处冷热不均②空气发生水平运动③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④空气垂直运动
(3)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值,按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
(4)假如图上所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则甲、乙之间的风向为____
(5)假如图上所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___地;假如图所示环流为海陆热力环流,若甲地为陆地,则此时为____(白天/黑夜)。
(6)一般情况下,甲乙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
2022-11-02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2021年8月,我国北方某电厂落成的一座高225米的冷却塔创下了“世界第一高冷却塔”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该冷却塔采用自然通风技术,达到节约能源、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效果。其工作原理是发电产生的热水进入冷却塔,经喷淋系统向下喷洒的过程中,周围冷空气自动被吸入塔内,冷却喷淋的热水。下图为冷却塔基本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冷却塔自然进风口应位于图中(     
A.①B.②C.③D.④
2.发电功率相同情况下,该电厂冷却塔工作效果最好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冷却塔中的挡水器起到减少水损失的作用,与其原理类似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径流
2022-11-02更新 | 1037次组卷 | 13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华侨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读北半球某时刻海陆等压面示意图(图1)。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1中画出①②③④间的热力环流。
(2)试比较①②两地的昼夜温差大小____并说明原因。____
(3)说出滨海地区近地面的实际风向。
(4)画出图示中①②③④的热力环流图并标出高低压
2022-11-01更新 | 27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永泰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地理试卷

6 . 湖南省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省内最大湖泊O周边的湖陆风进行了研学活动,下左图中①~④为陆上四个观测点,下右图为某观测点一天中风速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湖陆风的示意,正确的是(     
A.白天Ⅰ;晚上ⅡB.白天Ⅲ;晚上Ⅳ
C.白天Ⅱ;晚上ⅢD.白天Ⅳ;晚上Ⅲ
2.一天中风速变化示意图绘制的观测点是(     
A.①B.②C.③D.④
7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图中补充完整甲、乙、丙、丁之间的气流运动方向。
(2)假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则甲、乙之间的风向为____
(3)假若图示环流为海陆风,则甲乙两地中表示白天海洋的是哪个地____?并简析海风对沿海城市大气环境的有利影响____
(4)甲、乙、丙、丁四点的气温大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用“>”)
(5)一般来说,从天气状况角度,甲乙两地气温日较差更大的是哪地____?为什么____

8 . 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监测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
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
2.影响热岛强度空间差异的因素有(     
①降水强度     ②产业活动     ③气温日较差       ④下垫面物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3.下列措施对减轻热岛强度最有效的是(     
A.减少污染物排放B.道路铺设透水砖C.构建城市通风廊道D.将水域改造为绿地
2022-10-10更新 | 24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9 . 神奇的巴丹吉林沙漠看似干旱却蕴藏着几百个湖泊。每天中午到下午,沿着沙丘向上,风吹沙起形成一种特殊的景观——“太阳风”。图示意巴丹吉林沙漠“太阳风”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巴丹吉林沙漠“太阳风”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A.沙漠植被稀疏,沙尘暴多发B.地处迎风坡,气流抬升
C.受太阳活动影响大D.湖泊与附近沙丘气温差异
2.夏季科考人员在该沙漠考查时,感受到白天酷热难耐,晚上却很凉爽,主要原因是(     
①白天地面辐射弱,损失能量少②白天地面升温快,地面辐射强
③夜晚大气逆辐射强④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
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时,由于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城市下垫面的改变、大气污染以及人工废热的排放,城市地表及大气温度高于周边非城市环境的一种现象。西宁(101.75°E,36.56°N)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城市,当前全省约有40%的人口居住在西宁市,城市人口日益增多,城市建筑面积迅速扩大。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热岛效应及其带来的影响日益明显。下图示意春季、夏季、秋季、冬季西宁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特征。



(1)描述西宁城市热岛效应的季节变化特征。
(2)指出一天中西宁城市热岛效应明显的时间段,并分析原因。
(3)西宁在秋冬季的北京时间16~17时出现弱的冷岛效应,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2022-10-08更新 | 503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百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