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热力环流的原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读图1“大气垂直分层图”,图2“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3示意夏季某日塔里木盆地某绿洲与沙漠气温日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为____,B为____,C为____
其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层(填字母),该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____,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点是____。利于高空飞行的是____层(填字母),主要原因是____
(2)图2中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顺序是(填序号)____

如今,低碳生活逐渐在我国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


(3)倡导低碳生活,可以使(     )(单选)
A.①减弱B.②增强C.③减弱D.④减弱
(4)北京市郊区利用温室大棚种植香蕉、木瓜等南方水果。在温室大棚内,大气可以吸收更多的____(填序号),大气温度升高,同时____(填序号)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满足南方水果生长的热量条件。
(5)图3中沙漠气温比绿洲高的时间段是____,此时段绿洲气压____(高或低),在下图中完成该时段的热力环流图____
   
2023-07-22更新 | 309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励德双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杭州主城区坐落在杭嘉湖平原,西临天目山区,东望东海。杭州城市热岛效应强度在夜晚较强,白天较弱,局地风向受到地形、海陆分布、城市建成区等的共同影响。夏季,杭州主城区东侧风向全天相对稳定,西侧风向昼夜基本相反。下图示意杭州主城区东西向地形剖面。

       

(1)指出杭州主城区西侧昼夜的风向差异,并分析原因。
(2)分析夏季杭州主城区东侧全天风向相对稳定的原因。
(3)说明西部山区夏季对杭州主城区大气环境的改善作用。
3 . 读“华北地区某城市2021年11月13日20时气温(单位:℃)实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反映了城市所具有的____效应;在这种效应作用下,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当晚城郊之间风向应该是____。指出此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____
(2)城市上空多云和雾,试分析原因。
(3)试分析在城郊之间建设绿化带的意义。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年来,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交通拥塞,大气污染严重,且城市中的建筑大多为石头和混凝土建成,它的热传导率和热容量都很高,加上建筑物本身对风的阻挡或减弱作用,使得城市年平均气温比郊区高,在温度的空间分布上城市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从而形成城市热岛效应。

材料二热岛强度是指城市与郊区的温度差,常用来表示热岛效应的强弱,下图表示我国北方某城市冬季某天热岛强度的日变化。

(1)描述该城市热岛强度的日变化特点,并从大气的保温作用、地面的反射率等方面分析该日热岛效应最明显时的形成原因。
(2)从热力环流的角度,分析热岛效应给城市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3)请你为缓解该城市热岛效应提出合理化建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为研究路基与自然地表下的冻土温度变化状况,我国某科研组于1995年在青藏公路沿线设置了一组观测孔,得到了连续五年的观测资料。下图为基于观测资料进行热量分析得出的冻土热流通量变化图(注明:热流通量为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流过的热量,简称热流,正值表示吸热,负值表示放热)。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受热力作用影响,青藏高原大量吸收周边同海拔大气热量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与路基下冻土相比,自然地表下冻土年内(     
A.吸、放热量更接近平衡B.吸热时间更长
C.吸、放热周期变化不明显D.吸热起、止时间滞后
3.根据冻土热流通量变化可确定路基下冻土(     
A.厚度增加B.上限下降C.稳定性明显增强D.退化不明显

6 . 读该日“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下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此时我国东部地区出现(     
A.大范围降温天气B.大范围雨雪天气C.昼夜温差增大D.河流入汛提前
2.该天气系统给生产生活等带来的危害,哪个不正确(     
A.会造成大风、地面化冰和路面积雪等现象
B.对公路、铁路交通带来较大的威胁
C.剧烈降温使农作物遭受冻害
D.大风可能摧毁建筑物,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3.推测出现该等压线分布图时,下面哪个描述可信(     
A.上海此时的天气状况最可能风和日丽
B.珀斯此时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温和多雨
C.巴西利亚此时的天气状况最可能草木枯黄
D.罗马此时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温和多雨
2022-12-1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 河南省漯河市第五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气污染是指自然或人为原因,使大气中某些成分超过正常含量,或有毒有害的物质进入大气,对人体健康、生态系统等造成危害的现象。大气污染范围和强度受污染物和污染源的性质、气象条件以及地表特点等影响,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越高,污染就越重,危害也就越大。

材料二:下图为12月16日14:00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1)关于甲、乙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正确的是(     
A.B.
C.D.
(2)根据大气的水平运动原理,判断西安和东京的风向。
(3)此时,郑州和西安两城市比较,风力较大的是哪一个城市并阐述判断理由
(4)我国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简析我因近些年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原因。
2022-02-2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