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热力环流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3 道试题

1 .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若此图表示白天海陆间的热力环流,则对热力环流叙述正确的是(     
A.乙处为海洋B.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C.甲处气温较乙处高D.该环流是冷热不均引起的
2.若此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甲处为陆地,则对水循环四个环节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环节B.②是地表淡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来源
C.③的运动方向受下垫面影响最大D.④可以是登陆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3.若此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则塑造黄河三角洲的环节是(     
A.①B.②C.③D.④
2 .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塔里木盆地区域简图及甲、乙两地景观。


材料二:绿洲是沙漠中具有水,分布有草等植被的地方,绿洲与周围的沙漠在局部地区会形成热力环流。下图示意夏季某日塔里木盆地某绿洲与沙漠气温日变化情况。



(1)甲地貌形态成因是_______,该地貌两翼延伸方向指示_______风向(上或下)。
(2)沙漠气温比绿洲高的时间段是_______,此时段绿洲气压_______(高或低),在下图中画出该时段的热力环流及高空等压面情况_______

(3)风沙是塔里木盆地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风沙对该地区交通的危害有______________
2023-01-0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3 .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夏季和冬季的时候,因空调和暖气的影响,在我们教室内外气温差较大时,就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小范围空气环流运动。通过一张薄薄的纸巾就可以较为清楚地演示热力环流现象。某校地理研究性小组对“热力环流”过程进行了实验模拟。

实验准备:

①在一个较为封闭的空间内,选取某个房子内外气温差异较大的界面。目的是为了减少外界的风对实验过程的干扰。

②一张十分薄的纸巾,“抽纸”取其三分之一层最好(较薄的纸巾可以感受到空气的微弱水平运动)。


实验过程:

①当室内室外气温差异较大的时候,保持室内窗户紧闭,打开教室或其他房间的一个门。因为门口是同一水平面气温变化幅度最大的地方,故选取该处进行热力环流的验证。

②用准备好的抽纸从门顶向地面移动这个抽纸,会发现抽纸在门顶向地面移动的过程中会发生不同方向偏转飘动。

实验结果:不同季节的教室门内外热力环流过程。以夏季为例:

夏季:教室内部因开空调气温低,教室外部在自然状态下气温高。



(1)在门的底端,“超薄抽纸”飘向____(选填“门外”或“门内”),表明在门的底端风是由____吹向____的(选填“室内”或“室外”)。
(2)在门的中部,“超薄抽纸”基本呈自然下垂状态,表明这个高度不存在大气的____运动,也就是呈现静风状态。
(3)在门的顶端,“超薄抽纸”飘向____(选填“门外”或“门内”),表明在门的顶端风是由____吹向____的(选填“室内”或“室外”)。
(4)原理分析:请在下图中用箭头绘制出夏季时门内外的热力环流方向。

(5)若下图中A、B分别代表门外和门内地面,C、D分别代表门外和门内地面的高空,虚线表示水平等压面,请用实线分别绘制上述热力环流形成后门内外底端和顶端的等压面。

(6)当发生热力环流后,A、B、C、D四处中,气压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
2023-01-0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地理试题

4 . 下列是天津四处的景观图片。回答下列小题。


       
1.四图中能反映历史时期本市平原地区地面沉降的是(     
A.甲、丙B.甲、乙C.乙、丁D.丙、丁
2.图乙所示的居民区位于滨海地区,当地居民经常能感受到海陆风。在夏季时,若只考虑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一天中海风风力最大的时段是(     
A.6:00~7:00B.10:00~11:00C.14:00~15:00D.20:00~21:00
2023-01-05更新 | 3765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2年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地理试题

5 . 下图中甲城的市区人口约290万,是所在国家的第三大城市,是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市区高楼大厦林立,被誉为摩天大楼的故乡。甲城因终年多风,也被称为风城,当地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说法。完成下面小题。



1.受密歇根湖影响,甲城的风向和时间对应合理的是(     
A.白天吹陆风,夜晚吹湖风B.白天吹湖风,夜晚吹陆风C.昼夜均吹陆风D.昼夜均吹湖风
2.与密歇根湖沿岸的其他农区和小城镇相比,甲城区风力更强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平坦开阔B.市区高楼林立C.距离风源地近D.海拔高度较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绿洲是沙漠中具有水草的绿地,绿洲与周围的沙漠在局部地区会形成热力环流。

材料二图甲为夏季某日新疆吐鲁番盆地某绿洲与周围沙漠气温日变化示意图。图乙为该地景观图。



(1)表示绿洲地区气温日变化的曲线是____,沙漠气温比绿洲高的时间段是____,此时段绿洲气压____(高或低),沙漠绿洲局地环流形成的原因是____
(2)在下图中添加箭头,完成图示地区热力环流示意图。

(3)绿洲和沙漠之间进行热量交换,可以____(升高/降低)温度差异;绿洲和沙漠之间进行水汽交换,可以____(升高/降低)湿度差异。
(4)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说明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7 . 读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城市热岛环流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市区(     
①水泥路面广②地表风速快③汽车数量多④人口规模大⑤工厂数量多
A.①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
2.城市规划布局时一般应把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布局在(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8 .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尤其在炎炎夏日,无异于降温避暑的“空调系统”。图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1)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     )(单项选择题)
A.热力环流B.温室效应C.热岛效应D.大气受热过程
(2)上图中“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
(3)白天穿堂风风力比较大的天气是____(晴天或阴天),原因是____

9 . 2023年元旦(腊月初十)来临之际,某网红摄影师打算直播2023年中国的第一缕阳光,翻阅资料时发现了一幅地图(下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二分二至日及某日中国迎来的第一条晨线。考虑到实际情况,最终他决定前往浙江温岭石塘直播“中国大陆2023年第一缕阳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四条晨线所代表的日期是(     
A.①一冬至日B.②一春分日C.③一夏至日D.④一秋分日
2.当晨线④出现时(     
A.重庆正午太阳高度变大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C.华北冬小麦处于返青期D.尼罗河正处于枯水时期
3.推测摄影师直播拍摄到2023年第一缕阳光时(     
A.重庆高三学子在上第一节正课B.相机镜头朝向为东北方位
C.全球进入元旦的地方不足一半D.海风正迎面向摄影师吹来

10 . 下图示意江淮地区的一个池塘,一垂钓者发现,在大气稳定无风的情况下,一天之中池塘边仍然清风阵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夏季晴天的中午吹东北风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
2.在大气稳定无风的情况下,夏季该池塘边一天中风向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海陆间气压差异B.高低纬度之间的热力差异
C.纬度位置的影响D.池塘与周围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
3.夏天的夜里,①地附近近地面的等压面?(图中的曲线)和风向(图中的箭头)为下列四图中的(     
A.B.C.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