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热力环流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3 道试题

1 . 读下图,甲图表示某海滨地区海陆上空气温变化情况,乙图表示同一地区海洋与陆地表面气流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甲图描述正确的是(  )
A.虚线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B.实线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C.实线所示气温日较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昼夜长短所致
D.虚线所示气温日较差小的主要原因是纬度所致
2.由乙图可知甲图出现时间约为(     
A.6时~18时B.18时~次日6时
C.9时~16时D.16时~次日8时

2 . 《长津湖》以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中国志愿军连队在极度严酷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为长津湖战役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感人的历史故事。在长津湖战役中,80师239团3营6连200多名干部战士呈战斗队形冻死在阵地上,这就是令美军敬畏的“冰雕连”!人们在冰雕连找到了战士宋阿毛写的一张薄薄的纸条:“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解放军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能够反映狼林山脉与长津湖水库夜间的大气热力环流模式有(     
A.abB.adC.bcD.bd
2.由于风力较强,该河谷上空云层较薄。云层薄使得夜间气温极低,其原理是(     
A.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少B.射向宇宙的大气辐射多
C.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多D.夜间的大气逆辐射较弱

3 . 东北农村过冬,在房屋外南侧用塑料搭建绝热暖棚,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左图为东北农村屋外搭暖棚景观图,右图示意东北农村房屋模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暖棚内气温高是因为(     
A.太阳辐射增强B.反射作用增强C.削弱地面辐射D.地面辐射难以散失
2.暖棚与室内循环气流画法正确的是(     
A.   B.   
C.   D.   

4 . 威海市是联合国发布的全球人类最宜居的城市之一。小强随父母到威海度假,发现白天和夜晚的风向会发生变化。下图为“威海海滨一日内大气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近地面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A.海拔高低差异B.气压梯度差异
C.空气湿度差异D.植被类型差异
2.图中序号表示“晚风”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解释上述风向变化成因所运用的原理是(     
A.水循环的原理B.海水运动原理
C.热力环流原理D.大气分层原理
5 . 读图1“大气垂直分层图”,图2“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大气的垂直分层中②代表____层(填文字),这层中的____(填文字)吸收大量的太阳紫外线,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层(填文字),该层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来自图2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倡导低碳生活,可以使(     )(读图2选择填空,单选)
A.①减弱B.②增强C.③增强D.④减弱
(3)北京市郊区利用温室大棚种植香蕉、木瓜等南方水果。在温室大棚内,大气可以吸收更多的____(填图2中数字序号不带圈),大气热量增多,使____(填文字)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满足南方水果生长的热量条件。
(4)夜间雾霾天气会使当地夜晚的气温___(升高或降低),雾霾天气发生会使白天变暗,称之为“暗岛效应”,其原因与____(填图2数字序号不带圈)最相关。
(5)晴天与阴天相比,晴天气温日较差____

6 .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下图是待完成的热力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某高中学生完成的热力环流图正确的是(     
A.B.C.D.
2.下列现象可以用热力环流解释的是(     
A.气候变暖,冰川融化B.城郊热岛效应
C.高山顶的终年积雪D.早穿皮袄午穿纱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了缓解全球变暖,英国科学家设想将足球场大小的氦气球升到约19千米的高空,并用软管相连,向大气中输送大量微粒,以降低地球表面的温度。图1示意大气受热过程(数字代表各种辐射),图2示意大气垂直分层,图3为某地的气压状况图,是图2中A层的某地,该地位于北半球,完成下面小题。



(1)按照该科学家的设想,氦气球上升到图2中大气的____层(填名称)停止,该层大气以____运动为主。
(2)若输送到空中的微粒可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这些微粒会使图1中____(填序号)减弱;秋季在农田中燃烧秸秆预防霜冻,主要是因为烟幕可增强____(填序号)。
(3)图2中A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图1中的____(填序号),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大都发生在图2中____层(填名称),其原因是____
(4)图3中甲、乙两处气温较高的是____处;若图3表示海滨地区晴热白天的热力环流图,则甲地为____(海洋或陆地);若图3表示中纬度某平原地区,则甲、乙两地之间的风向为____
2023-07-05更新 | 239次组卷 | 6卷引用: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局部强降雨后,太阳光线以一定的角度投射在雨幕上可能形成彩虹。图3示意彩虹最高视点与太阳高度角(h)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华南是我国出现彩虹概率最大的地区之一,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A.锋面活动频繁B.强对流天气多C.地形较复杂D.日照时数长
2.暑假某日,小明同学在武夷山旅游,雨后邂逅一轮美丽的彩虹。此时的时间和他的朝向最可能是(     
A.07:30-08:30,面向太阳B.10:30-11:30,背向太阳
C.14:30-15:30,面向太阳D.16:30-17:30,背向太阳
3.从冬季到夏季,我国北方的彩虹可见概率的增幅较南方更大,主要是因为夏季北方较南方(     
A.白昼更长B.降水更多C.大气能见度更高D.太阳高度角更大
2023-07-04更新 | 7234次组卷 | 32卷引用: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为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国家出台了区域重大发展战略。

材料二:本区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9。下右为北京气候资料统计图。


      
(1)据图分析京津冀三地一体化发展的位置优势____
(2)据气候资料分析,该地区水资源缺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
为缓解该区域缺水问题,国家通过南水北调方式以增加当地水资源可利用量,其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____
(3)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能够有效控制____,有助于北京人口数量达到____(选填人口承载力或人口合理容量),有利于解决北京“大城市病”。
(4)2020年底,京雄(北京一雄安)城际铁路建成通车。评价其对沿线地区的影响。
____
(5)京津等大城市中心区由于人口和城市建筑密集,气温高形成城市热岛效应。请绘制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以说明城市热岛效应。
2023-07-01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理实验是探究地理原理的重要方法。下面实验在一个长、宽、高分别是1米、0.5米和0.4米且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底面两侧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盆冰块。在玻璃柜内部顶面和底面的中部分别贴一张纸片A和纸片B(如下图所示)。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可以模拟验证某一地理原理。


   
(1)学习小组的同学们通过实验总结如下过程:冷热不均→大气的____运动→同一水平面上的____→大气的水平运动。
(2)以上地理实验要验证的原理为____
   
(3)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图中C、D、E、F四处,气压值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____
(4)若该实验模拟城郊之间,那么表示城市的是____(电炉或冰块)。若电炉表示海洋,则该实验模拟____(白天或夜晚)的海陆风。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