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热力环流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6 道试题
10-11高一上·浙江温州·期中
1 . 下图中各点之间的气压关系正确的是

①A点比B点气压低       ②B点比D点气压高
③B点和D点气压相等   ④C点比D点气压高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2-13高一上·浙江温州·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图中热力环流的正确画法是(       )
A.B.
C.D.
2016-11-26更新 | 417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5-2016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
11-12高二下·陕西宝鸡·期中
3 . 下图阴影部分表示林地、空白部分表示均质裸地,若此时反映的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的冬季情况,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甲、丙两处的风向分别是
A.西北风和东南风B.西风和东风
C.东南风和西北风D.西南风和东北风
2.目前,有部分城市在城郊建设人工生态林,此举的意义在于
①减少风沙对城市的侵袭
②避免郊区工厂的污染物带入城市
③避免城市的污染场带到郊区
④避免城市出现“热岛效应”
A.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③④
3.下图中正确表示上图乙处等压面图的是
A.B.C.D.
4 . 城市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对社会产生了多方面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城市职能就是指一个城市在国家和区域中所起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区位条件的变化,城市的职能是可变的。如著名城市杭州,在历史上曾是南宋的都城(临安)。
材料二   南宋时期临安地理位置图

材料三     表1 某城市热中心与郊区下午4时的气温差
时间1月4月7月10月全年
气温差(°C)5.26.05.46.05.5

(1)分析杭州历史上成为都城的区位优势,并评价杭州作为现代旅游城市的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和铁路交通条件。
(2)据表1数据,分析该城市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原因与方向,并提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2016-11-18更新 | 11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四川卷)
5 .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I:某地区土地利用图。

材料II:该地区年降水量200-400毫米左右不等。谷地夜雨多于日雨,夜雨占降水总量的80%以上。
(1)说出当地土地利用构成特点。
(2)分析(1)特点的形成原因。
(3)请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该河谷为什么夜雨较日雨多。

6 .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研究热岛效应对于城市规划有重要意义。读“某城市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区域分布图”。


回答下列各题。

1.为减轻大气污染,新建化工厂应布局在图中的
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
2.甲、丙连线上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分布正确的是
A.B.
C.D.

8 . “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大可达30℃左右,这是由于周围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湿润凉爽的小气候。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冷岛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受控大气环流的差异B.绿洲与沙漠距海远近不同
C.阳光照射强弱的差异D.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
2.“冷岛效应”会使绿洲地区
A.热量交换变缓B.空气对流增强C.水汽蒸发加快D.地面风速增强
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冷岛效应”最显著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9 . 读“北半球某地(50°N)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四地气压最高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2.若甲、乙两地各有一个火电站,向大气中排放的废气量相等。此时,近地面大气污染较重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10 . 下图中曲线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图中裸地附近的等压面为一天中上凸弯曲幅度最大时,则此时为(  )
A.午后2时左右B.午夜前后C.日出前后D.正午前后
2.此时,图示区域气流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近地面由水库流向裸地和林地B.近地面分别由裸地和林地流向水库
C.裸地气温日较差较小D.水库盛行下沉气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