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气环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7 道试题

1 . 2022年1月15日,汤加(175°12'W,21°07'S)于当地时间17:10发生火山爆发,大量火山灰和气体形成巨大的云团冲上20千米高空,火山爆发引发了地震和海啸。其后数日,汤加火山多次爆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汤加多火山的原因是(     
A.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B.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
C.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互张裂D.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互张裂
2.受大气运动的影响,汤加火山喷发的火山灰主要飘向(     
A.东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D.西北方向
3.汤加火山喷发时,下列现象符合实际的是(     
A.新西兰(175°E)的时间为16日17:10B.北京时间为15日13:10
C.自新西兰到汤加的最近航向是直接向西北飞D.该地昼短夜长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2 . 近地面大气中水汽充足,气温较低时,大气中的水汽容易饱和凝结形成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使地面水平能见度降低,这种天气现象就是雾。2017年12月13日到14日南京市出现一次特殊的双层浓雾天气现象。如图为此次浓雾出现前后不同高度气温随时间的变化图(单位:℃),斜线柱表示2点前后雾的高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上层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地面气流上升,水汽冷却凝结而成B.大气逆辐射强,水汽冷却凝结
C.弱冷空气侵入,水汽冷却凝结而成D.地面辐射冷却带动上层大气降温
2.两点钟后,上层雾和下层雾的变化应是(     
A.上层雾上升,下层雾浓度变小B.上层雾下沉,下层雾浓度增大
C.上层雾上升,下层雾浓度增大D.上层雾下沉,下层雾浓度变小
2023-05-16更新 | 598次组卷 | 9卷引用:黄金卷03-【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卷(辽宁专用)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六甲山脉地处本州岛南部,呈东西走向,最高峰海拔931m。每年特定季节,六甲山脉南坡的神户等城市经常盛行越过六甲山脊而来的“六甲风”。“六甲风”主要出现在夜间,冷锋过境后出现的频次大幅上升。通常情况下,受焚风效应影响,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变得干热,而“六甲风”却保持寒冷凛冽。左图示意六甲山脉的位置,右图示意“六甲风”发生时的剖面气流状态。

(1)判断“六甲风”最常出现的季节,并简述理由。
(2)说明“六甲风”未出现焚风效应的原因。
(3)分析“六甲风”常出现在冷锋过境后的原因。
2023-04-28更新 | 958次组卷 | 10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地理试题

4 . 我国南极科考站中山站位于普里兹湾沿岸,受来自大陆冰盖的下降风影响,常吹东南偏东风,风力较大。下图为南极大陆及普里兹湾位置图。依据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两地中有一处为中山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为中山站,地势东高西低B.乙为中山站,地势东高西低
C.甲为中山站,地势北高南低D.乙为中山站,地势南高北低
2.下列关于南极大陆沿岸风力较大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有(     
①冰雪覆盖,地面辐射强,摩擦力小②气温低,近地面空气密度大③地势中间高,四周低,重力作用加剧下降风④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3-03-11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五校(鞍山一中、大连二十四中等)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5 . 图左为世界某区域图,图右分别是甲、乙两地风力统计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甲、乙两地一年中风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C.洋流的影响D.海陆位置的影响
2.下列关于甲、乙两地1月风力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东风带的背风坡,风力小B.甲地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风力小
C.乙地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大,风力大D.乙地受东北信风的影响大,风力大
3.2022年1月份一艘油轮自东向西穿过直布罗陀海峡,该油轮航行(     
A.逆风逆水B.顺风顺水C.逆风顺水D.顺风逆水

6 . 昆明准静止锋是云贵高原重要的天气系统,主要出现在北半球的11月至次年4月期间。昆明准静止锋不仅具有季节性的位置变化,昼夜间也会发生位置变化。下图示意某年11~12月昆明准静止锋减弱北抬期间海平面平均温度场分布(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贵阳与昆明年平均日照时数相差1100小时左右,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大气环流B.海陆位置C.昼夜温差D.昼夜长短
2.昆明准静止锋减弱北抬期间,云贵高原(     
A.中低层的气温缓慢下降B.受热低压控制
C.东西方向温差梯度减小D.偏北风较强劲
3.昆明准静止锋减弱北抬期间,昼夜间的变化特征是(     
A.白天北抬减弱,夜间南进增强B.白天和夜间南进均增强
C.白天北抬增强,夜间南进增强D.白天和夜间北抬均增强
2023-02-24更新 | 266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常称为大气环流。图为北半球大气环流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③⑤三处气压带形成的因素中是动力因素的是(     
A.①③⑤B.①③C.③D.③⑤
2.下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由北向南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①③④B.②③①④C.④③①②D.④①③②

8 . 下左图阴影部分是某种乔木在某大洲分布示意图,该乔木是分布在热量充足的沿海滩涂上,下右图为该大洲某岛等高线图,回答问题。



1.该种乔木在大洲两岸分布纬度高低差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光照B.地形C.洋流D.大气环流
2.右图中岛屿甲、乙、丙、丁四地中降水最多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2023-02-02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线上阶段验收地理试题

9 . 2019年1月,“超级寒潮”席卷了美国东、西部,专家指出这与极涡(盘踞在极地的高空气旋性大型涡旋)的波动有关。下图为极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极涡(     
A.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辐散B.决定了寒带的范围
C.中心气压为冷性低气压D.为近地面带来大量水汽
2.此次美国东、西部遭遇“超级寒潮”的原因有(     
①美国地处中、高纬度地区,为冷气团的发源地②美国东、西部海拔高,冷空气势力强,向南扩展速度快③极涡不稳定,冷空气向南移动④北美洲地形利于暖空气从中部北上,挤压极地冷空气从两侧南下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3-01-24更新 | 371次组卷 | 23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冰岛位于大西洋北部,一向以“冰火两重天”著称。2021年2月24日,冰岛首都附近发生了强烈地震。读下图,关于此次地震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岛各地地震烈度相同B.楼房矮且间距大利于抗震
C.冰岛附近高压势力强盛D.可利用RS技术监测地震
2023-01-0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第三高级中学等两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