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气环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1 道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读“亚洲季风图”,回答问题。

(1)在甲、乙两图中,表示亚洲一月的是___图,此时南半球的季节是_____
(2)图甲中低气压中心名称是____________
(3)图中 A表示东亚的______季风(风向),该季风形成原因主要是_______,性质是_______;C季风形成除与A有共同原因外还有___
(4)图中C表示南亚的___________季风(风向)。
(5)B气压中心名称是_________,来自该中心的季风使得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呈现________气候特征。该季节冷空气南下,我国容易形成_________(天气系统)过境,举出三个该天气系统过境的天气现象。
2 . 下图为“部分大气环流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③地气压带的名称是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
2.①③④三处气压带形成的因素中是动力因素的是
A.①③④B.①③
C.③D.③④
3.图中四地降水较丰富的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读“地球三圈环流形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

(2)甲风即是图左侧的________(1、2、3、4、5、6)。
4 . 读“东亚、南亚某季节季风环流图”,回答问题。

(1)从季风环流形势看,右图表示的季节是_____;此季节,亚欧大陆与同纬度海洋相比较____(冷、热),气流________(上升、下降),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图中的“高气压”名称是__________
(2)受东亚西北季风季风和南亚东北季风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特征是___________
2019-03-20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5 . 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有四个低气压带和三个高压带B.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
C.所有的气压带都是由冷热不均形成D.高气压控制,气温较高
6 .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霾是一种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得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其形成和分布通常主要由污染源和气象条件决定。下图表述某地区1961-2008年霾的年平均日数分布。图中甲地霾日数夏季少于冬季。
图中乙地境内多中低山,坡度多在35°以下,森林覆盖率约为46%,曾承办国家雪联滑雪积分赛等赛事,目前正在积极参与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工作。

(1)描述图示地区霾的年平均日数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甲地霾日数夏季少于冬季的原因。
(2)简述乙地具备承办冬奥会雪上项目比赛的有利自然条件。

7 . 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


读图回答问题。

1.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B.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C.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D.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2.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该气压带或风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B.东南信风带
C.西风带D.东北信风带
3.根据温度资料,可以推测三个测站的海拔高度由高到低依次为
A.甲站—乙站—丙站B.甲站—丙站—乙站
C.乙站—甲站—丙站D.乙站—丙站—甲站
2019-01-30更新 | 3069次组卷 | 36卷引用:云南省宣威五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8 . 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B.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C.太阳辐射对高低纬的加热不均D.地转偏向力
2019-01-30更新 | 181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玉溪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选择题-选择题组 | 适中(0.64) |
真题 名校
9 . 图示意某区域气候要素的逐月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造成4-6月蒸发量逐月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温上升 ②降水量增多   ③风力增大 ④云量减少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该区域当年水分累积亏损最为严重的月份是
A.3月B.6月C.9月D.12月
2019-01-30更新 | 1636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5-2016学年云南云天化中学高二下期第九次周练地理
10-11高三上·山西·阶段练习
10 .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E处气温比H处高B.F处气压比G处低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
2.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①使大气温度升高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有关
3.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B.洋流②具寒流性质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D.洋流④动力为西风
2019-01-30更新 | 1014次组卷 | 3卷引用:2012届云南省建水一中高三9月月考文综地理卷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