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气环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1 . 读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和世界部分地区气压带风带移动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字①表示的气压带名称是________,B风带的风向是_________;气压带和风带具有一定的移动规律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_______(填“北”或南”)移。
(2)根据图示信息完成下表内容。

比较项目
名称
M(赤道低气压带)N(副热带高气压带)
气流运动上升_____
对降水的影响_____少雨

(3)D地此季节主要受_____________控制(填大气活动中心),盛行______风,与D地相比,E地该季节的降水较_______(填“多”或“少)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左图为非洲及周边地区略图,下右图为维多利亚湖及周边地质构造示意图。

(1)简要说明图中1月份风向的形成原因。
(2)分别说出爱德华湖盆和维多利亚湖盆的主要地质成因。
(3)比较维多利亚湖7月东岸和西岸降水量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4)甲地沿海有一条沙漠带,解释这里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的原因。
2019-11-20更新 | 421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一次统考地理试题
3 . 读“南美洲轮廓图”,完成下列要求。

(1)下列四幅降水柱状图中,能正确反映③地和④地降水状况的分别可能是         图和         图。

(2)比较①地不②地气候的差异(气候类型、成因、特点)。
(3)判断④和⑥气候类型,试分析其成因。
2019-11-13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问题探究:东亚季风的形成。

有些同学对于东亚季风环流的理解感到比较困难。实际上,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如果与前边的知识联系起来,你将会很轻松的掌握。下面我们通过下列现象探究东亚季风的形成过程。

第一步:三圈环流和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假设地表是均匀的,且地球不自转,引起大气运动的主要因素_______________,这样在北半球会形成一个大气环流圈。
(2)若只假设地表是均匀的,引起大气运动的主要因素还包括_____________。在两因素的作用下,全球就形成了带状分布的气压带和风带,下图是北半球大气环流的情况,填写出图中气压带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_带
C___________________带
E___________________带     
(3)确定气压带的分布之后,我们可以根据近地面风的形成特点,确定风带。请在图中的 B处画出风向。

第二步:海陆分布的影响


(4)海洋和陆地的分布以及陆地上不同的地貌使得地表不均匀。陆地和海洋之间存在的比热差异,在地理上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的差异,在这种差异的影响下,陆地面积更大的北半球气压带被陆地气压中心切断成___________状分布,从而形成一个个气压中心。

第三步:东亚季风的形成

不同季节气压中心的变化,形成了冬夏风向相反的风,这种变化在东亚地区特别明显。读东亚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气压单位:百帕),回答下列问题



(5)图中所示为____________(1月、7月),________________带被陆地上的气压中心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
(6)根据气压分布情况,在甲处画出风向。
2019-09-30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5 . 图为澳大利亚 1 月份某日气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澳大利亚西北部 1 月份盛行_______风,成因是_________。
(2)比较说明①、②两地降水季节分配的差异,并分析①地降水的成因。   
(3)图中低压槽附近的锋面类型是________,③地未来两天的天气变化为_________。
(4)根据④地的景观图判断④地的植被是________,分析该地气候的成因:_________。
(5)图中沿 120°E 经线自南向北,经过的自然带依次是_______热带草原带和热带荒漠带,这体现了 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 其形成的基础是_______。
2019-05-22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苏省淮安市高中校协作体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联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印度洋海域由于受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形成了特殊的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夏季形成顺时针大洋环流圈,冬季形成逆时针大洋环流圈。下图示意“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相关海区7月、1月平均的100m高度风能密度等级划分。风能密度是评估风能资源重要的特征量,“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部分海区都拥有较为丰富的风能资源,多年平均风能密度较大。



(1)指出北印度洋夏季季风洋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2)与7月相比,简述图示赤道以北海域1月风能分布特点
(3)指出图示赤道以南海域1月、7月风能密度大小差异,并说明原因。
(4)从风能资源的来源角度,说明北印度洋7月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024-03-13更新 | 152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非洲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     下图为上图中①地(海拔380米)和②地(海拔457米)气候资料统计图。

(1)近年来,非洲东部不少国家遭受严重的旱灾,简析其大旱的自然原因。应对干旱,这些国家在发展农业中可采取哪些措施?

(2)比较①地和②地气候特征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3)当乞力马扎罗山迎来一年内日出最早的那天,请计算③地(120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并比较该日①、②两地日落时的地方时差异。

2018-11-24更新 | 1229次组卷 | 6卷引用:2015年10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 地理试题
8 . 问题探究:东亚季风的形成。
有些同学对于东亚季风环流的理解感到比较困难。实际上,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如果与前边的知识联系起来,你将会很轻松的掌握。下面我们通过下列现象探究东亚季风形成过程。
第一步:三圈环流和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假设地表是均匀的,且地球不自转 ,引起大气运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这样在北半球会形成一个大气环流圈。
(2)若只假设地表是均匀的,引起大气运动的主要因素还包括______________。在两因素的作用下,全球就形成了带状分布的气压带和风带,下图是北半球大气环流的情况,填写出图中气压带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_带 C___________________带
E___________________带 G___________________带。
(3)确定气压带的分布之后,我们可以根据近地面风的形成特点,确定风带。请在图中 的B、D处画出风向。
第二步:海陆分布 的影响
(4)海洋和陆地的分布以及陆地上不同的地貌使得地表不均匀。陆地和海洋之间存在的比热差异,在地理上叫做_______________的差异,在这种差异的影响下,陆地面积更大的北半球气压带被陆地气压中心切断成______________状分布,从而形成一个个气压中心。
第三步:东亚季风的形成
不同季节气压中心的变化,形成了冬夏风向相反的风,这种变化在东亚地区特别明显。读东亚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气压单位:百帕),回答下列问题。

(5)图中所示为_______________ (1月、7月),_______________带被陆地上的气压中心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
(6)根据气压分布情况,在甲处标出风向。
2018-02-2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防城港市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9 . 沿海地区的气候往往受到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读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1)据图表可以推断,新潟的气候类型属于                 气候,旧金山气候特征是夏季                ,冬季
(2)新潟与旧金山纬度相近,但夏季气温和降水明显不同,其主要原因是新潟夏季受来自太平洋的            风和流经的                影响,气温偏高,降水较多;而旧金山夏季受 带控制,加之受流经的                  影响,气温偏低,降水偏少。
(3)比较两个城市冬季气温差异,并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2023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10 . 气象学上规定,某地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首日即为入秋日。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多年平均入秋日期等值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甲、乙两地入秋时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海陆位置B.纬度C.地形D.大气环流
2.2021年10月16日,乙地正式入秋,与正常年份相比,乙地入秋迟的原因是(     
A.亚洲低压弱,持续降水B.亚洲高压强,持续高温
C.副热带高压势力强,天气晴朗D.夏季风弱,雨带南撤慢
2023-10-13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单元卷、滚动卷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B卷 提优检测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