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季风环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3 道试题

1 . 高原季风是在高原热力作用影响下形成的冬夏相反的盛行风系。青藏高原李风在不同季节都会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季风环流势力产生深刻影响。下图示意青藏高原面上的大气受热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高原高原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移动B.高原面与海洋表面的热力差异
C.高原表面植被的季节变化D.高原面与周围自由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
2.青藏高原隆起后,青藏高原面夏季容易形成(     
A.冷高压B.热低压C.冷低压D.热高压
3.高原季风的出现对我国东部的季风环流系统产生的影响是(     
A.加强夏季风,减弱冬季风B.减弱夏季风,加强冬季风
C.加强夏季风,加强冬季风D.减弱夏季风,减弱冬季风

2 . 白令海是北冰洋的边缘海,其海冰存在明显季节变化。阿留申低压是白令海冬季天气、气候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通常位于阿留申群岛附近,其位置变化对白令海海冰南扩、北退有重要影响。下图阴影部分示意冬季阿留申低压中心位置偏东和偏西时影响的部分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通常情况下,白令海海冰面积最大值出现在(     
A.1月B.3月C.5月D.12月
2.阿留申低压中心位置变化对白令海海冰的主要影响是(     
①位置偏东时海冰南扩②位置偏东时海冰北退③位置偏西时海冰北退④位置偏西时海冰南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日内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九师联盟高三5月考前押题文综地理试题

3 . 暖区暴雨是由暖湿气流引发的对流性极强的降雨,局地性、突发性特征十分明显,预报难度大。受浅薄冷空气和偏南暖湿气流影响,我国华南地区暖区暴雨多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华南地区暖区暴雨多发的季节可能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华南沿海地区暖区暴雨的发生频次夜间多于白天,主要是因为夜间(     
A.冷空气更频繁B.热力对流更强
C.陆地气温更低D.空气湿度更大
3.与江淮地区相比,华南地区暖区暴雨预报难度更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季风环流D.地形状况

4 . 温跃层是指位于海面以下100~200米左右、水温急剧下降的海水层,其上为厚度一定、水温均一的海洋混合层。调查发现,台湾岛西南海域温跃层深度和厚度受季风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其混合层和温跃层深度会出现明显变化。下图示意台湾岛西南部部分海域等深线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台湾岛西南海域温跃层上边界深度最大值出现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台湾岛西南海域温跃层上边界深度最大值出现时,影响其深度的季风最可能是(     
A.东南季风B.东北季风C.西南季风D.西北季风
3.厄尔尼诺现象强烈发生时,台湾岛西南海域(     
①混合层深度增加②混合层深度减小③温跃层厚度增加④温跃层厚度减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日内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部分学校高三第五次模拟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西南季风进入青藏高原的重要通道,受地形抬升影响,形成降水高值区。暖湿气流主要来自孟加拉湾、阿拉伯海,沿途在陆地上形成对流雨,进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多形成地形雨。某团队通过数据分析和实地调研发现,西南季风偏弱年份,雅鲁藏布江峡谷降水量反而更多。下图示意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位置。

(1)分析西南季风偏弱年份雅鲁藏布江峡谷降水量反而更多的原因。
(2)有人认为西南季风偏强的年份雅鲁藏布江峡谷降水量一定更少,但也有人表示反对,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反对的理由。
(3)简述地理信息技术在该项研究中发挥的作用。
7日内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6 . 孟加拉湾南部冷池(图中的虚线框内)是北印度洋重要的海洋现象,主要表现为表层海水温度低于相邻海区,通常出现在夏半年。162018年,西南季风的势力偏强,使孟加拉湾南部冷池水温比往年偏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等温线a的注记是(     
A.26B.27C.28D.29
2.孟加拉湾南部冷池通常出现在夏半年,从海水运动角度解释其成因正确的是(     
A.夏季盛行西北季风把冷海水输送到孟加拉湾南部海域
B.夏季顺时针运动的季风环流,把冷海水输送到孟加拉湾南部海域
C.夏季飓风多发,风暴潮强烈而导致孟加拉湾南部海域形成低温区
D.孟加拉湾夏季潮汐运动强烈而导致孟加拉湾南部海域形成低温区
3.2018年孟加拉湾南部冷池水温比往年偏低的原因可能是(     
①夏季风增强,蒸发加快,海域热量支出增加而迅速降温
②夏季风增强,降水增多,大气削弱作用增强而迅速降温
③夏季风增强,降水增多,吸收海域潜热增加而迅速降温
④夏季风增强,风力强劲,海水扰动加剧,热量交换迅速而降温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7 . 图为世界部分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①~⑥的箭头表示盛行风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风向形成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A.②④B.②⑤C.③⑤D.③⑥
2.与气温高、气流辐合下沉特点相符的气压中心是(     
A.甲B.乙C.丙D.丁
7日内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扬州市高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结冰日数是结冰初日到结冰终日的间隔天数。河北省保定市位于太行山东麓、冀中平原西部,年均结冰日数为151天。该市结冰日数年际变化明显,总体上呈波动减少趋势。下图为保定市结冰日数等值线分布图(单位:天)。

(1)分析太行山脉对M地结冰日数的影响。
(2)说明保定市结冰日数年际变化明显且呈减少趋势的自然原因。
7日内更新 | 3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9 . 暖区暴雨一般是指发生南岭附近至南海北部,华南未受冷空气控制时产生的暴雨,大多发生在锋面雨带南侧200~300km暖区位置,其降水强度受小尺度空间因素影响较大。下图为南岭以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暖区暴雨空间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①偏南风带来充足的水汽②锋面雨带北移③强热带气旋活动频繁④准静止锋滞留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暖区暴雨发生的主要时段可能是(     
A.2、3月B.5、6月C.8、9月D.11、12月
3.暖区暴雨强度较大的区域可能为(     
A.①B.②C.③D.④
7日内更新 | 16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毕节市高三三模考试地理试题

10 . 末次冰盛期是距今最近的极寒冷期。在末次冰盛期内,影响我国的季风环流与今本质相同,只有程度差异以及出现时间、分布位置方面的变化。当时,我国东部绝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不及现代降水量的60%甚至低于30%,夏季,北方降水尤其少。在末次冰盛期冷干的大背景下,自然带空间格局与现代比也存在巨大差异。下图示意末次冰盛期时我国东部地区等温线分布,下表为我国东部地区末次冰盛期与现代气温的差异幅度(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东北华北华中华南
年平均气温10~11108~9<5
7月平均气温6~76~763
1月平均气温15~1616~171410
我国东部地区末次冰盛期与现代气温的差异幅度(单位:℃)
1.关于末次冰盛期与现代气温差异幅度的时空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冬季小于夏季;北方大于南方B.冬季大于夏季;北方大于南方
C.冬季小于夏季;北方小于南方D.冬季大于夏季;北方小于南方
2.我国东部地区末次冰盛期夏季降水量较现代少的原因(     
①夏季陆地气温低,亚洲低压势力较弱,夏季风势力弱
②海洋表面温度低,副热带高压势力强,夏季风势力强
③海平面低,海洋水汽输送的距离远、水量少
④海洋表面温度低,台风发育、登陆的数量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与末次冰盛期比,现代我国东部地区自然带空间格局(     
A.相同自然带分布位置更偏南B.草原森林过渡地带位置更靠西
C.相同自然带分布的海拔更低D.雪线海拔更高,林线海拔更低
2024-05-28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下学期5月保温考试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