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北川河流域位于黄河上游半干旱区,蒸发(腾)总量较大。20世纪80年代至今,流域内年降水量相对平稳,大规模人工造林使流域植被覆盖率快速增加,在无其他人为干扰的情况下,流域年蒸发(腾)总量呈下降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植被覆盖率快速增加过程中,该流域(     
A.河流径流年内波动变大B.土壤含水量增多
C.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变快D.地下水水位下降
2.大规模造林后,该流域蒸发(腾)总量变小的主要原因是植被(     
①遮阳降温②减小风速③吸尘固沙④保持水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1-0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2 . 骏马湖是位于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的小型封闭性内陆湖泊。湖区水资源匮乏,无常年入湖河流。骏马湖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带,21世纪以来当地农牧业生产活动显著增加。图示意1991-2021年骏马湖水位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骏马湖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     
A.海陆间循环B.陆地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D.大循环
2.推测骏马湖水位年际变化最大的时期是(     
A.1996-2001年B.2001-2006年
C.2006-2011年D.2011-2016年
3.2000年以来骏马湖水位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B.围湖造田
C.泥沙淤积D.农业耗水
2024-02-2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来自青海省卫星遥感中心的卫星遥感监测显示,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的水体面积及水位已连续多年呈递增趋势。专家分析指出,在中国政府和群众努力之下,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呈现出持续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

材料二、青海湖流域图


材料三、2021年7月河南中西部地区连续多日出现大范围强降水天气。7月20日16时至17时郑州市一小时降雨量达201.9mm。据统计,河南省此次暴雨农作物受灾面积44209公顷,直接经济损失655亿元,并导致51人遇难。

材料四、下图为河南省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



(1)说出青海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并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分析青海湖湖水盐度高的原因。
(2)分析降水与地表径流量的关系。
(3)结合材料,从水循环角度分析郑州此次洪灾发生的原因。
(4)为减少内涝现象,请从水循环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3-04-03更新 | 2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矿化度是指湖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数量,主要受入湖与出湖水量的影响。博斯腾湖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盆地东南部博湖县境内,20世纪50—60年代,博斯腾湖的湖水矿化度约为0.60g/L,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系统的)。湖区内湖陆风(湖陆风是指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较显著。



(1)湖陆之间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交替而转换。夜晚近地面吹______(湖或陆)风,请补绘热力环流示意图(下图)。

(2)描述图中A处的地貌类型、堆积物颗粒变化特征。
(3)判断博斯腾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及博斯腾湖东西两岸水体矿化度的大小,并说明博斯腾湖成为淡水湖的原因。
(4)若图中开都河沿岸大规模发展农业生产,推测博斯腾湖矿化度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南水北调水进京,使北京水资源形势发生了巨大改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每年可向北京供水10亿立方米,截至20229月末北京累计接收江水已超80亿立方米,北京年人均水资源量也由100立方米增加到150立方米。下图为水循环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南水北调工程属于图中水循环的环节是(     
A.dB.bC.cD.a
2.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对北京的影响是(     
A.缓解地下水位下降B.加剧热岛效应强度
C.使水循环速度减慢D.使气候类型多样化
2024-05-27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外国语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东北平原某城市在产业发展驱动作用下,经历了快速城镇化过程。下图示意该城市2000年、2015年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伴随着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该城市夏季雨涝现象日益严重。

(1)结合图示,阐述该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的表现。
(2)从土地利用类型角度,简述该城市雨涝产生的原因。
2024-05-0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7 . 读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参与陆地内水循环的水量最小
B.陆地内循环只发生在内流区域
C.外流区既有海陆间循环,又有陆地内循环
D.补充陆地水最多的是陆地内循环
2.若图示为海陆间的水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受全球变暖的影响,水循环活跃程度减小
B.①、④分别表示大气水、海洋水
C.②、③之间的c过程表示地表水的下渗
D.目前人类对水循环的干预主要表现在b环节
2024-02-0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8 . 下左图为华北某城市“雨水街坊示范区”景观图,下下图为水循环过程模式图,①~⑤分别代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依次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     
A.降水、蒸发、下渗、地下径流B.蒸发、降水、地下径流、下渗
C.降水、蒸发、地下径流、下渗D.蒸发、降水、下渗、地下径流
2.“雨水街坊示范区”使水循环减弱的主要环节是(     
A.②B.③C.④D.⑤
3.为了进一步减轻该城市内涝,以下做法可行的是(     
①优化城区雨污管网②人工减少降水量③加高城区防洪大堤
④疏浚城区河流水道⑤扩大城区湖泊面积⑥人为垫高低海拔区域
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⑥D.②④⑥
2024-01-26更新 | 121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9 . 2023年7月29日8时至8月1日11时,河北省涿州市出现明显降水天气过程,全市平均降水量355.1毫米,造成严重洪涝灾害。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涿州市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有(     
①地势平坦,排水不畅②降水集中,强度大③海水倒灌,河流排水慢④气温高,蒸发量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为减轻洪涝灾害的影响,下列做法合理的有(     
①灾前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及灾害预警信息
②灾中及时向地势低平的地方转移
③灾中尽快购买应急生活物资,以备不时之需
④灾后不吃洪水泡过的食物,待电器干燥后再使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 . 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非雨季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浇灌绿地。读“雨水利用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A.水汽输送B.降水C.植物蒸腾D.下渗
2.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可以(     
①减少内涝发生②改善生态环境③提高江河水位④加剧热岛效应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1-17更新 | 904次组卷 | 167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