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6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火地岛西部植被茂密,以温带阔叶林为主,东部为温带草原和荒漠,雪线高度仅500~800米,现代冰川发育。位于火地岛南部沿海的乌斯怀亚港是南极科考的重要中转站,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都会有上千的科考和捕虾船队集结于此。南极磷虾为地球上资源量最大的单种生物之一,它们以微小的浮游植物作为食物,从中将初级生产而来的能量转化,来维持其生命活动。磷虾的成体适宜在低温和低盐的水域中生活,它的适温范围仅在0.64摄氏度~1.32摄氏度,如果温度大于1.80摄氏度就可能给它带来致命的危险。下图所示即为南极磷虾分布及火地岛周边洋流示意图。



(1)说明造成火地岛东西区域自然景观差异的原因。
(2)分析南极洲大西洋西部沿岸磷虾分布区域面积大、数量多的原因。
(3)某远洋捕虾队从乌斯怀亚港出发欲前往图中甲海域捕获磷虾,推测其途中可能遭遇的主要困难。
2017-02-27更新 | 2628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7届河北衡水中学高三全国大联考文综地理(2.17)试卷
2 . 读“太平洋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洋流③的名称是________,按成因来说属于____流。
(2)假设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某城市一位同学向海洋扔了一个交友漂流瓶,几个月后被日本一位同学捡到,则该漂流瓶最有可能经过图中的洋流是________(按顺序填序号)。
(3)若图中②海区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其有利的影响是      ;不利的影响是     
(4)日本渔业资源非常丰富,且日本人喜爱吃鱼,说出日本最大的渔场的名称,分析其形成原因。
2020-07-29更新 | 71次组卷 | 3卷引用:2.2水圈与水循环-高一地理 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课时同步练》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水中两种性质不同的水体在相互接触时,密度越相近越容易相互扩散。如果水体密度相差较大,就会在接触面形成一个狭窄的过渡带,称其为“海洋锋”。北欧海是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最主要的海洋通道,大西洋水和极地水在北欧海中部相遇,形成北欧海海洋锋(如下图),其强弱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两支水流相遇后下沉,形成深层水向南输送,并逐渐进入全球深层洋流系统。


   
(1)简述北欧海海洋锋存在的条件,并分析下沉水流的性质。
(2)推测北欧海海洋锋最显著月份(6月、9月、12月选一个)并分析原因。
(3)简析海洋锋所在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4 . 结合所学知识,分小组完成下列任务
(1)如果要运输冰山,可以运用哪些方式?
(2)现有的技术掣肘是什么?
(3)如果所有技术掣肘都能够突破,应该选择什么季节和什么线路运输冰山?(充分考虑洋流、季节因素)(请分小组绘制冰川运输路线图,并说明原因)

(4)如果大规模开发南极冰山,可能会对全球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2024-01-01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4 问题研究:能否利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导学案)-【上好课】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经历重重波折后,年龄仅14岁的荷兰少女劳拉·德克尔终于可以一偿独自扬帆环球航行的夙愿。如果她能成功,那她将创下环球航海的最低年龄纪录。

(1)劳拉从荷兰出发后,并未直接向西横渡大西洋,而是先向南航行再横渡大西洋,她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2)当劳拉航行到A处时,该地的气候特征是什么____?请分析该地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____
(3)若1月劳拉航行至B海域,则帆船速度____(较快或较慢),请说明原因____
(4)图中A、B、C、D四地能形成大型渔场的是____,请说明其可能形成大型渔场的原因____
2023-10-2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4.2.3 洋流 (第3课时)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明在查阅海岸地貌资料的过程中了解到,珊瑚礁海岸是一种特殊的海岸地貌,从全球来看,珊瑚主要分布在热带浅水海域,但是西太平洋35°N附近海域也有珊瑚礁分布。针对珊瑚礁的形成,小明进一步查阅资料了解到,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共同形成的生物质石灰岩,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距海面25米以内海域且在较硬的基底上生长较好,图示意珊瑚礁发育的一种模式的四个阶段。



(1)简述图示火山体对珊瑚礁形成的促进作用。
(2)推测Ⅲ阶段所示珊瑚礁形成期间的海平面变化过程,并说明依据。
(3)针对西太平洋35°N附近海域有图示发育模式的珊瑚礁分布这一现象,小明准备从下列两个方向着手探究其成因。请你选择其中一个方向帮助小明完成该探究,如果多选,则按方向①计分。
方向①:海水运动方向②:海底地貌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0年4月20日,位于墨西哥湾的一座海上钻井平台起火爆炸,导致约1600米深处漏油,造成严重的海洋污染。由于天气恶劣等原因,虽然有关方面采取多种措施控制污染蔓延,但效果均不好。随即美国南部4州进入紧急状态,并宣布在该海域禁捕。有关专家还担心浮油可能“侵入”大西洋,甚王漂向欧洲沿海。图为墨西哥湾海域示意图。

(1)该钻井平台所在地的海底地形类型是 ________ ,其形态特点是__________
(2)该海域石油污染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3)美国南部4州进入紧急状态的原因是当时该海域风向为 _________ ,易造成石油污染向海岸蔓延。
(4)这次石油污染导致严重的 _________灾难,宣布禁捕是因为 _________
(5)如果浮油“侵入”大西洋,它将随 __________________ (洋流)漂向欧洲沿海。
2019-01-30更新 | 411次组卷 | 6卷引用: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自然地理(1)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德雷克海峡位于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以狂涛巨浪闻名于世,号称“杀人海峡”。研究发现,近几十年来,德雷克海峡海冰呈现冰进(海冰较常年增多)一冰退(海冰较常年减少)一冰进的周期性变化,海冰进退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下图示意南半球表层洋流分布。



(1)说明德雷克海峡号称“杀人海峡”的可能原因。
(2)推测德雷克海峡海冰进退对沃克环流的影响。
(3)解释德雷克海峡海冰呈现冰退后又冰进现象的缘由。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柔鱼是海洋渔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分布于西北太平洋热带和温带暖水浅海及其周边海域,常成群游弋于20米的海洋中,以磷虾、沙丁鱼、银汉鱼、小公鱼等为食。柔鱼的洄游与日本暖流、千岛寒流的流动关系密切,冬生和春生的柔鱼卵及其幼群体早期生活在35°N以南的海区,在该海区生长到稚鱼阶段后向北游,10~11月后,柔鱼到达性成熟高峰期,并随着寒流的扩展向南洄游。下图示意西北太平洋海域中国柔鱼渔船作业位置以及柔鱼冬春生群体渔场和产卵场分布。

(1)指出图中海域柔鱼渔场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
(2)推测图中海域柔鱼产卵场位置偏南的可能原因。
(3)判断西北太平洋中国柔鱼渔船捕捞的最佳季节,并说明理由。
(4)简述西北太平洋柔鱼选择每年10~11月后开始向南洄游的原因。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圣劳伦斯河是北美洲东部的大河,是五大湖的出水道,注入圣劳伦斯湾。海湾东侧的纽芬兰岛沿岸是世界上观看冰山的最佳地点之一,每年常有来自高纬度的冰山漂浮到该岛附近海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每年5月底海冰开始解冻,湾岸曲折,多暗礁、浅滩,海湾连通圣劳伦斯河成为加拿大腹地通往大西洋的一条重要水道。图左为圣劳伦斯湾海域图,图右为纽芬兰岛东南部小镇巨型冰山搁浅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河流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以及所属的水循环环节。
(2)比较图中①处和②处表层海水盐度大小,并说明原因。
(3)海湾连通圣劳伦斯河是加拿大通往大西洋的重要水道,但也是事故高发的危险海域,推测该海域事故高发的原因。
(4)每年春季纽芬兰岛附近会出现大量冰山,推测其对附近表层海水性质可能带来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