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水平均盐度为22‰,冬季完全冰封,每年5月底海冰开始解冻,湾岸曲折,多暗礁、浅滩,海湾连通圣劳伦斯河,成为加拿大腹地通往大西洋的一条重要水道。图1示意圣劳伦斯湾地理位置及洋流分布状况(虚线箭头为寒流,实线箭头为暖流),图2示意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随纬度的变化。历史上,纽芬兰岛附近海域形成世界著名渔场,但因长期过度捕捞,鱼群数量急剧下降,1992年加拿大政府已严令禁止捕捞鳕鱼,以保护海洋生态。



(1)简述纽芬兰岛东南海域大渔场形成原因。
(2)比较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水的盐度与同纬度大洋盐度平均值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海湾连通圣劳伦斯河是加拿大通往大西洋的重要水道,但该海域也是航运事故高发的危险区,推测该海域事故高发的原因。
2024-03-0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鲸主要集中于环北冰洋地区,是北极地区人类社会的重要商品,为当地原住民提供了食物、燃油、皮革等物资。白鲸主要在河口附近海面或近海面活动,食物广泛,具有季节迁徙性,但其游行速度缓慢,大致每年夏季携幼鲸从北极迁徙到纬度较高的河口或海湾中,圣劳伦斯湾是白鲸主要迁徙目的地。圣劳伦斯湾表层平均盐度为22‰,冬季完全冰封,每年5月底海冰开始解冻,湾岸曲折,多暗礁、浅滩,海湾连通圣劳伦斯河,成为加拿大腹地通往大西洋的一条重要水道。左围示意圣劳伦斯湾地理位置及洋流分布状况,右图示意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随纬度的变化。


          
(1)指出白鲸夏季沿陆地边缘南下的有利条件。
(2)比较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水的盐度与同纬度大洋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3)海湾连通圣劳伦斯河是加拿大通往大西洋的重要水道,但也是事故高发的危险海域,推测该海域事故高发的原因。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哈得孙湾平均深度约100m,最大深度为274m,大致呈东北深,西南浅的分布趋势。海冰密集度指海域中某一时刻的海冰覆盖比例。哈得孙湾北部地区年平均海冰密集度是58.01%,到詹姆斯湾缩小到45.17%,1960年后,哈得孙湾夏季海冰密集度整体呈减小趋势,而研究表明哈得孙湾5~8月的海冰密集度与我国华北夏季降水大致呈负相关关系。



(1)分析哈得孙湾的詹姆斯湾海冰密度最小的原因。
(2)从大气环流角度简述哈得孙湾海冰密集度变化趋势对我国华北气候的影响。
(3)比较温哥华和温尼伯气候特征差异,并分析成因。
2023-02-04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纽芬兰渔场位于北美大陆的东海岸纽芬兰岛附近,下图为芬兰岛位置图。早在16世纪,这里的鱼群非常密集,人们甚至用“可以踩着鳕鱼背在海面上行走”来形容。经过几个世纪的开发,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大型机械化拖网渔船开始在潼场作业后,纽芬兰渔场的鱼群数量急剧下降。



(1)判断①、②两处洋流的性质。
(2)从海水运动角度说明组芬兰渔场的形成原因。
(3)比较甲、乙、丙三处表层海水温度差异,并分析主要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读世界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图中A、B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读图分别描述C、D两地的气候特征。
(3)从C地到D地的海上航线多选择沿较高纬度航行,简述理由
6 . 下图为非洲南部简图,图中甲、乙两地均为沙漠景观。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好望角附近是世界重要航线经过的海域,试比较1月和7月从大西洋绕好望角进入印度洋的船舶航速的差异,并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2) 在非洲南部示意图中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其原因是什么?
(3) 分析甲、乙两地区沙漠在形成上的差异。
7 . 世界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图中A、B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B地降水量多或少的原因。
(2)从C地到D地的航线多选择沿较高纬度航行,而从D地到C地航线多选择沿较低纬度航行,简述从C地到D地的航线多选择沿较高纬度航行的利弊。
2017-12-2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12月)地理试题
8 .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海是一个半封闭陆架浅海,其上空属东亚季风的控制范围,夏季高温多雨,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等在垂直方向上差异大,冬季温度、盐度在垂直方向上均匀分布。每年春季,黄海中部的洼地深层和底部开始出现低温、高盐的水团,即黄海冷水团,夏季最为强盛,秋季开始衰退,冬季消失。冷水团的发现,使我国开创了世界上在温暖海域养殖冷水鱼的先河。近年来,受气候变迁、全球变暖、海水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冷水团越来越不稳定。下图为某年黄海春季表层温度、盐度分布图。



(1)描述该季节图示M区域表层水温分布特点,并说出主要影响因素。
(2)该季节图中①②③附近表层海水密度最大的是____。与其他季节相比,夏季垂直方向上自黄海冷水团至海洋表层海水密度差异较大,试分析夏季表层海水密度较低的原因____
(3)评价黄海冷水团对黄海海域海水养殖业的影响。
2023-11-28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临泉第一中学等鼎尖教育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联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化学风化是地表岩石和水、二氧化碳等发生反应导致的化学分解,它是风化作用的常见类型,其过程会消耗二氧化碳,一般在湿热地区较为明显。不同地质历史时期,陆地分布状况不同,岩石化学风化强度差异明显,导致全球气候变化。有学者认为,11亿年前全球陆地分布集中,8.5亿年前全球陆地分布发生分裂、岩石化学风化作用增强导致全球气候变冷,两极冰川向赤道扩展其至形成“雪球”。2.8亿年前陆地的闭合导致海峡关闭,引起洋流流向变化,随之全球变冷南极冰川面积扩大。图甲、乙、丙、丁分别示意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全球大陆分布。



(1)与甲时期相比,指出乙时期陆地分布的突出特征。
(2)分析乙时期全球陆地岩石化学风化增强的原因。
(3)试从岩石化学风化的强度变化角度,推测乙时期大陆分裂后“雪球”地球形成过程。
(4)分析丁时期海峡关闭后,南极冰川面积扩大的原因。
2020-06-01更新 | 213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2019-2020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纳米布沙漠位于非洲西南部大西洋沿岸,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干燥的沙漠之一,其西部边缘海岸地区常形成浓厚的海雾,却无法形成降水。沙漠中有种粉色怪圈,圈外绿草丛生,圈内寸草不生,当地人称之为“仙女圈”。相关专家研究认为。“仙女圈”的形成可能与白蚁密切相关。白蚁喜阴凉潮湿,多以草类植物为食。一般白蚁洞穴位于地下2米左右,纳来布沙漠的白蚁洞穴却在5米以下,且多分布在“仙女圈”中央土层下。下图为”仙女圈”景观和非洲南部区域图。



(1)分析纳米布沙漠海岸地区多浓雾的原因。
(2)“仙女圈”所在沙漠地区上升气流极弱,试分析该区域气流难以上升的原因。
(3)与一般白蚁相比纳米布沙漠白蚁深居地下 ,试分析其原因。
(4)推测"仙女圈”内外植被覆盖度差异的可能原因。
2020-04-24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