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构造地貌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4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某山区聚落分布示意图,该地聚落主要沿河谷分布。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该地计划在A、B两地建设旅游风景区。①为滨地见对建设两个风景区之间的公路,②是东用桥(梁)隧(道)相站合的方式,正在建设中的高速公路。



(1)简述图中聚落主要分布在河谷的原因。
(2)指出山区修建公路主要考虑的因素,并说明图中规划的公路选择①线路的原因。
(3)简述图中高速公路采用桥(梁)隧(道)相结合方式建设的原因。
2022-10-28更新 | 487次组卷 | 5卷引用:易错点11 服务业与区域发展(通关试题)-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为世界某处海洋地貌形成示意图。读图,完成小题。



1.图中该海沟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①位于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消亡边界②位于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③大陆板块抬升大洋板块,张裂凹陷形成④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方,挤压碰撞而成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下列地貌中,与图示海沟、岛弧成因相似的是(     
A.安第斯山脉B.青藏高原C.东非大裂谷D.阿尔卑斯山
2022-10-26更新 | 266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验收考试地理试卷

3 . 构造等高线是利用等高线表示地表起伏的原理,用等高线表示地下的某一个岩层顶面或底面的起伏形态变化,可以反映出地表以下的地质构造状态。下图是我国某地(30°N,104°E)的地下a岩层顶部的构造等高线和地形等高线图(单位:米,均为海拔高度),图中#1,#2,#3,#4是地质勘探井位置,钻井目标都是地下的a岩层顶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处勘探井深度最大的是(     
A.1号井B.2号井C.3号井D.4号井
2.图示地区的地质构造及其地貌是(     
A.背斜、山岭B.背斜、谷地C.向斜、谷地D.向斜、山岭
2022-10-24更新 | 1021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调研地理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图1为全球海陆分布及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图2为四种板块边界类型示意图。据此完成图1中四地与图2板块边界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丁②―丙③—乙④—甲B.①—丙②—丁③—甲④—乙
C.①―丙②—甲③—乙④—丁D.①一丁②—乙③—甲④—丙
2022-10-24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期中复习卷(一)-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1)

5 . 下图为某地地层分布俯视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河流东岸地层形成过程中,地壳运动情况是(     
A.上升一下降一上升B.下降一上升一下降C.一直上升D.一直下降
2.若图中地层为水平岩层,地层T3,T4、T5年龄大小排序最可能为(     
A.T3>T5>T4B.T4>T3>T5C.T3>T4>T5D.T5>T4>T3
3.若地层年龄T3>T2>T1,则该地最可能是(     
A.向斜谷B.背斜山C.背斜谷D.向斜山
2022-10-21更新 | 431次组卷 | 5卷引用:期中复习卷(一)-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1)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长白山火山有过多次喷发也有过长时间间歇,最后一次喷发是距今大约300年,长白山火山喷发物质堆积在火山口周围,使得长白山山体高耸成峰,形成同心圆状火山锥体。长白山是一个休眠活火山,虽然休眠300年,但世界上休眠数百年再次喷发火山并不少见。1997年中国地震局与吉林省地震局在长白山天池建立火山监测站。可作为长白山地区曾经火山喷发明确证据的是(     
A.浮石B.倾斜岩层C.飞瀑D.浑圆山顶
2022-10-20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考点17 岩石圈物质循环(检测)-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专用)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①指断层。该区域的沉积岩层中富含地下水,但东西两侧的地下水互不连通,形成两个独立的地下水系统。

(1)指出甲乙丙中最有利于地下水资源钻探的部位,阐述该地的优势。
(2)判断图中②、③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并简述依据。
(3)推断图示区域东西两侧两个独立地下水系统的分界并说明理由。
(4)用箭头(→)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断层①形成后两侧岩块在垂直方向的相对位移方向
2022-10-20更新 | 236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舒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8 . 地层接触关系是指新老地层或岩石在空间上的相互叠置状态,常见的接触关系有整合接触与不整合接触。整合接触是指上、下地层之间没有发生过长时间沉积中断和地层缺失;不整合接触是指上、下地层间的层序发生间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河流东岸地层接触关系及运动情况是(     
A.整合接触,先上升后下降B.整合接触,先下降后上升
C.不整合接触,先上升后下降D.不整合接触,先下降后上升
2.地层T3、T4、T5年龄大小排序最可能为(     
A.T3>T4>T5B.T4>T3>T5C.T3>T5>T4D.T5>T4>T3
3.若地层年龄T3>T2>T1,则该地有可能是(     
A.向斜谷B.背斜山C.背斜谷D.向斜山
2022-10-20更新 | 569次组卷 | 3卷引用:考点06 地球的演化(检测)-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专用)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热资源是来自地球内部岩浆、储量巨大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开发利用对我国节能减排、治污降霾、改善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渭河盆地是地壳运动形成的断陷盆地,盆地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2021年3月,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地质专家许教授指导下,对渭河盆地开展了以“渭河盆地地质和地热资源”为主题的考察活动。许教授说,地热资源可用地温梯度来反映,地温梯度指地球不受大气温度影响的地层温度随深度增加的增长率。下图为渭河盆地地温梯度平面分布示意图。



(1)研学小组查阅地质资料发现,渭河盆地自开始形成以来,主要表现为大幅度的沉陷,地壳垂直运动差异较大。指出渭河盆地区域沉陷过程中岩层发生的变化。
(2)研学小组研究了渭河盆地地温梯度平面分布示意图,并计划运用网络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影响该地地热资源分布的因素。说明渭河盆地地热资源的分布特征。
(3)通过本次研学活动,研学小组对渭河盆地地质状况和地热资源分布等有了深入了解。根据研学成果,他们建议当地旅游部门利用地热资源,沿断层寻找温泉开发旅游项目。说明断层在温泉形成中的作用。
2022-10-20更新 | 221次组卷 | 2卷引用:学习情境-研究学习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0 . 福建土楼是客家文化的象征,是中原汉民族即客家先民沿黄河、长江、汀江等流域辗转迁徙后,将远古的土生建筑艺术发扬光大并推向极致的特殊产物。土楼的墙壁经过反复的夯筑,下厚上薄,厚处可达1.5m,屋顶大多采用“人字形”的双坡屋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土楼反映了当地(     
A.气候湿热B.河网密布C.地势低平D.地质稳定
2.与方形土楼相比,圆形土楼(     
A.减少实用面积B.防震性能减弱C.防御功能增强D.通风、采光减弱
3.福建土楼建筑的特点为(     
A.采用土墙建筑,防雨水侵蚀功能差B.有利于客家人和原住民的和谐共处
C.圆形设计有利于收集雨水资源D.圆形构造稳定牢固,抗震性强
2022-10-20更新 | 546次组卷 | 4卷引用:【测】8.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考点聚焦】2023年高考地理总复习讲练测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