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地貌的发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侏罗纪前期,现蒙古一带为与现太平洋一带相连的海域,称为蒙古—鄂霍茨克洋。中晚侏罗纪时期,由于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的碰撞挤压,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地壳隆升形成古蒙古高原,其隆升范围、幅度及其对相邻区域构造的影响均不逊色于现今宏伟的青藏高原。古蒙古高原的隆升改变了区域水系格局、气候特征,成为重要的分水岭和物源地,对地表物质迁移产生重要影响。古蒙古高原边缘的准噶尔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松辽盆地形成了巨厚的沉积体系(其中颗粒较细的沉积层厚度大)和油气储层,古蒙古高原东南边缘出现著名的热河动物群和最早的鸟类、被子植物化石,古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之后的白垩纪时期,形成板块会聚的内力消失,古蒙古高原在其自重下发生伸展垮塌。直到新生代的始新世晚期再次隆升,形成当前的蒙古高原。右图示意古蒙古高原构造格局。



(1)分析蒙古—鄂霍次克洋闭合降升成为高原对区域水系格局、气候特征的影响。
(2)有地质学家认为,准噶尔等诸多盆地的沉积物主要来自古蒙古高原,并非来自毗邻盆地的山脉。试从此地沉积物特征上说明理由。
(3)说明侏罗纪晚期古蒙古高原东南边缘生物多样性较丰富的原因。
(4)简述与青藏高原隆升相比,古蒙古高原的隆升研究关注度较低的原因。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漠河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大兴安岭北麓,是中国最北、纬度最高的县级市,这里气候寒冷,兴安落叶松茂密,沼泽湿地面积广大,多年冻土层广泛分布,河流地貌景观独特。

研究表明,与100年前相比,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已北移20~30km,漠河地区多年冻土持续退化,在山体斜坡和相对较高地区,冻土的融深加大,大量融水向低洼地区聚集,改变了湿地的分布,破坏了植被的生长环境,并影响全球碳循环过程。下图示意漠河市位置、地形、河流与湿地分布和额木尔河某河段景观。



(1)额木尔河是黑龙江的一条支流,在漠河地区留下了“九曲十八湾”。说明额木尔河“九曲十八湾”的成因。
(2)气候变化导致漠河地区原始湿地萎缩和新生湿地扩张,大片兴安落叶松倾倒、死亡。试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上述现象发生的原因。
(3)湿地是CO₂和CH₄等温室气体固定和释放的“开关”(在厌氧环境,有机质腐烂分解会产生CH₄)。分析漠河湿地的变化对碳循环的影响。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水系发育到一定阶段,由于各条河流发展不平衡,发生河流袭夺现象,将改变原来水系分布状况,重新组合成新的水系,河流流向不断发生变化。下图为四川省北川湔江流向演化过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受地质演变影响,图示河流径流量变小的是(     
A.古都坝河B.苏宝河C.通口河D.安昌江
2.图示河流流向发生变化主要是因为(     
①凉风垭口的抬升②凉风垭口的下降③银屏口分水岭的下蚀④银屏口分水岭的下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地质演变与河流改道引起了该地区环境的变化,较突出的是(     
A.通口河流程缩短B.涪江汇水量增加
C.历史遗迹大量出露D.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4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②、③两处的地貌成因的异同点。
(2)由于人口增长,图中①、④两处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简述这一现象的发生对当地气候和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
(3)若图中甲、乙两处为地下采煤矿区,请写出易发生透水事故的地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捷克地处三面隆起的四边形捷克盆地,伏尔塔瓦河是捷克最长的河流,流域面积28093平方千米,发源于捷克西南部,在布拉格北29千米处注入易北河。伏尔塔瓦河中下游多峡谷和急流。下图示意捷克山脉及伏尔塔瓦河水系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伏尔塔瓦河下游多峡谷和急流的主要原因是该河流(     
A.下游穿越山脉B.流经地带岩石坚硬
C.为易北河支流D.下游断层构造发育
2.塑造伏尔塔瓦河下游峡谷地貌的主要外力是流水的(     
A.沉积侧蚀作用B.下蚀作用C.溯源侵蚀作用D.侧蚀作用
2023-10-0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阴山山脉是一座横亘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掀斜式山脉(即南北两坡极不对称的山脉),阴山南坡沟谷较多,在沟谷出山口位置发育了众多叠瓦状”河流洪积扇。研究发现,大部分的洪积扇中,下层洪积扇体面积大于上层洪积扇体面积,且同一位置处沉积粒径自下而上逐渐减小,图1示意阴山山脉南北向剖面。图2示意阴山山脉河流与洪积扇分布。



(1)简析阴山南坡“叠瓦状洪积扇“的形成过程。
(2)依据洪积扇的特征,推测历史时期阴山南坡的气候变化规律,并说明原因。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斯里兰卡是印度洋上的岛园,属热带季风气候,是著名的宝石王国。图1是斯里兰卡等高线地形图,图2是斯里兰卡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图3是斯里兰卡标准露天矿井图。

斯里兰卡有重要商业价值的有色宝石矿藏来自冲积砾石,宝石原岩以古老的变质岩为主,稻田下,河道中,到处是可能含有宝石的冲积砾石,埋藏浅,一般都是露天开采。

斯里兰卡经济发展水平一般,但非常重视生态保护,宝石矿开采必须办采矿许可证,由国家宝石和珠宝管理局(简称NGJA)监管,并收取保证金,完成采矿后,如果矿主不恢复土地,NGJA可使用此保证企进行恢复,采矿许可证绝大部分为小规模露天开采许可,机械化开采数量极少且规模也不大,斯里兰卡宝石采矿业分布广,在乡村随处可见,虽经历长年开采,但几乎看不到废弃的矿坑、矿井及因此废弃的土地。



(1)说出斯里兰卡岛水系的形状及形成原因。
(2)简述斯里兰卡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
(3)简述宝石形成之后富集于冲积平原的过程。
(4)分析斯里兰卡几乎没有废弃的矿坑、矿井的原因。

8 . 中国是世界上地理生态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从珠峰之巅到东海之滨,从炎热的南海到酷寒的北疆,不仅遍布多样化的地形、地貌、水文、气候,而且分布着为数众多的“自然极限”。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世界上纬度最高的热带季雨林是位于29°N的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区,形成这一“极限”的主要原因有 (  )。
①受来自印度洋上的暖湿气流的影响 
②受来自太平洋上的暖湿气流的影响 
③地势低平 
④地处迎风坡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2.黄河入海口地区是中国地理的一个“极限”,它是中国的(  )。
A.陆地最低处B.土地最肥沃的地方
C.最大三角洲D.土地最年轻的地方
2020-03-23更新 | 16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拦门沙是位于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沙坎),塑造河口拦门沙的动力因素很复杂,但主要受径流与海流共同作用形成。下图示意我国某河口区拦门沙甲、乙两时期位置变动。

(1)与甲时期相比,乙时期径流与海流作用力大小特点并说明判断理由。
(2)判断拦门沙由甲时期演变到乙时期的可能原因。
(3)说明河口拦门沙对河口两岸居民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