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地貌的发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斯里兰卡是印度洋上的岛园,属热带季风气候,是著名的宝石王国。图1是斯里兰卡等高线地形图,图2是斯里兰卡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图3是斯里兰卡标准露天矿井图。

斯里兰卡有重要商业价值的有色宝石矿藏来自冲积砾石,宝石原岩以古老的变质岩为主,稻田下,河道中,到处是可能含有宝石的冲积砾石,埋藏浅,一般都是露天开采。

斯里兰卡经济发展水平一般,但非常重视生态保护,宝石矿开采必须办采矿许可证,由国家宝石和珠宝管理局(简称NGJA)监管,并收取保证金,完成采矿后,如果矿主不恢复土地,NGJA可使用此保证企进行恢复,采矿许可证绝大部分为小规模露天开采许可,机械化开采数量极少且规模也不大,斯里兰卡宝石采矿业分布广,在乡村随处可见,虽经历长年开采,但几乎看不到废弃的矿坑、矿井及因此废弃的土地。



(1)说出斯里兰卡岛水系的形状及形成原因。
(2)简述斯里兰卡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
(3)简述宝石形成之后富集于冲积平原的过程。
(4)分析斯里兰卡几乎没有废弃的矿坑、矿井的原因。

2 . 某学校组织学生到河南云台山进行地理研学旅行。红石峡是云台山最富特色的景点,同学们观察到两侧的岩石层理结构明显,且十分坚硬。地层中还包含波浪作用形成的波痕石,此外还发现了不属于该地层的石钟乳景观。下图中甲、乙、丙为不同岩层,丁处为河流堆积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峡谷地貌、地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丙岩石较甲乙岩石形成时间迟,岩石坚硬
B.石钟乳的出现说明该地存在可溶性石灰岩
C.由波痕石推测该地可能经历过海蚀作用
D.丁处的堆积物判断出该地经历过地层下降
2.下列对红石峡形成的地质过程描述和排序正确的是(     
①间歇性地壳下沉②间歇性地壳上升③持续性地壳抬升④流水沉积⑤流水侵蚀⑥海洋沉积
A.⑥①④B.⑥①⑤C.⑥②⑤D.③④②
2022-11-13更新 | 167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如下图是北半球某河流,图中箭头表示河流的流向,甲乙位于河岸。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河岸应该加固大堤B.乙河岸应该加固大堤
C.枯水期时C附近河床水较深D.枯水期时D附近河床水较浅
2.该河流位于山区,如果大量从该河采沙子作建筑材料选择合适的位置
A.甲B.乙C.C地D.D地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位到澳大利亚旅游过的游客在日记中写道;这里的十二使徒岩(下图所示),仿如哨兵一样站立在陕的石友岩悬崖之前,守卫着澳大利亚大陆。其实它们是海边一组十二块各自独立的岩石,其数量及形态恰巧酷似耶的十二使徒,因此就以圣经故事里的这“十二门徒”命名。这些宛如“十二使徒”的石柱群,是大自然造就出的“海岸雕塑”。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随着岁月的洗礼,原来的十二使徒现在只余下八个。


材料二:下图所示为西藏雅鲁藏布江某段(自西南流向东北),该段河流所在河谷年降水量仅140mm,冬季盛行偏北风。



(1)据下面短文,填写相关内容,完成对“十二使徒岩”形成过程的描述。“十二使徒岩”形成于海浪的____作用。在过去的1000万到2000万年中,来自南部大洋的风暴和大风卷起巨浪,不断地侵相对松软的石灰岩悬崖,并在其上形成了许多洞穴,这些洞穴不断被侵蚀变大,以致发展成海蚀____,后来其顶部在海浪侵蚀下发生倒塔,形成____,其外侧的岩石终与海岸岩体分离形成“十二使徒岩”,
(2)据材料推测,PQ、QR两河谷中,流速较快的是____
(3)试分析甲地沙丘形成过程。
2022-02-2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阴山山脉是一座横亘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掀斜式山脉(即南北两坡极不对称的山脉),阴山南坡沟谷较多,在沟谷出山口位置发育了众多叠瓦状”河流洪积扇。研究发现,大部分的洪积扇中,下层洪积扇体面积大于上层洪积扇体面积,且同一位置处沉积粒径自下而上逐渐减小,图1示意阴山山脉南北向剖面。图2示意阴山山脉河流与洪积扇分布。



(1)简析阴山南坡“叠瓦状洪积扇“的形成过程。
(2)依据洪积扇的特征,推测历史时期阴山南坡的气候变化规律,并说明原因。

6 . 下图示意美国圣胡安河某处河床在一次暴雨洪水泛滥过程中河床变化。该地气候干燥,上游植被覆盖率较低,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河床有深厚的沉积物层。P为此次暴雨洪水泛滥过程中河床最大深度。完成下面小题。

1.对于溜中洪水时先后三个时段河床的变化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A.I时段,河水流量变大,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B.Ⅱ时段,河水流量变大,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C.Ⅲ时段,河水流量变小,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D.由1至Ⅲ时段河床经历了冲刷一一淤积的过程
2.与P值呈正相关的是(     
A.洪水期降水强度B.河床沉积物硬度
C.上游植被覆盖率D.下游河流含沙量
3.对于Ⅲ时段河床a、b两侧不对称说法正确的是(     
A.a侧可能为凹岸,流速较慢,以沉积为主
B.a侧沉积物硬度可能较大,不易被侵蚀
C.b侧可能为凸岸,流速较快,以侵蚀为主
D.b侧可能为左岸,流速较快,以侵蚀为主
2024-04-24更新 | 553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二模考试地理试题
11-12高一·湖北·期中

7 . 下图为某一河段的剖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河流可能位于(     
A.南半球B.北半球C.赤道上D.回归线上
2.若此河流是一条自西向东流动的河流,哪一岸的河堤需要特别加固(     
A.东岸B.西岸C.北岸D.南岸
2023-02-12更新 | 717次组卷 | 153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拦门沙是位于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沙坎),塑造河口拦门沙的动力因素很复杂,但主要受径流与海流共同作用形成。下图示意我国某河口区拦门沙甲、乙两时期位置变动。

(1)与甲时期相比,乙时期径流与海流作用力大小特点并说明判断理由。
(2)判断拦门沙由甲时期演变到乙时期的可能原因。
(3)说明河口拦门沙对河口两岸居民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9 . 读台湾岛侵蚀海岸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台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但有人认为该地具有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征,可能是由于
①受海洋影响深刻,年温差较小②冬季也有较多降水,终年湿润多雨③终年被西风带控制,湿润多雨④受日本暖流影响,全年湿润多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图中侵蚀海岸主要分布在东岸,原因是
A.东岸为断层构造,地壳运动活跃B.东岸地处迎风坡,降水量大
C.东岸风浪大,受海浪侵蚀较严重D.东岸河流落差大,侵蚀力强

10 . 下图为某古镇分布示意图,其中甲为古镇区域图,乙为古镇街道走向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图中河流和古镇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含沙量最大的季节是夏季B.河流在TM段侵蚀更严重的是M岸
C.R、Y中受洪水威胁最大的河岸是R岸D.古镇在该区域选址的主因是避开台风
2.古镇街道走向的设计最有可能是为了
A.与河流走向一致,便于人类出行B.沿等高线分布,节省成本
C.夏季通风散热,冬季削弱风力。D.冬季获得最大的日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