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地貌的发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河流地貌是指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经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地貌的总称。按照成因分类,一般可以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下图(甲、乙、丙)为三种典型的河流地貌景观图。



(1)写出甲、乙、丙对应的地貌名称,并写出三种河流地貌从上游到下游的一般分布顺序。
(2)说明甲河流地貌的地貌特点。
(3)简述乙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
2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河流流出山口,则在山口处常形成的地貌是____对应____(图甲或图乙);若河流注入海洋,测在入海口处形成的地貌是____对应____(图甲或图乙)。以上两种地貌都属于河流____地貌。
(2)如果河中有沙金,图丁a、b、c、d四处淘金点中产量最高的可能是____,以____作用为主。
(3)简要描述图甲地貌的成因?
2023-10-2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3 . 如下图是北半球某河流,图中箭头表示河流的流向,甲乙位于河岸。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河岸应该加固大堤B.乙河岸应该加固大堤
C.枯水期时C附近河床水较深D.枯水期时D附近河床水较浅
2.该河流位于山区,如果大量从该河采沙子作建筑材料选择合适的位置
A.甲B.乙C.C地D.D地

4 . 俄罗斯东部的阿纳德尔河发源于山地高原,上游河谷狭窄,中下游河流具有平原河流的特性,河口存在巨大的水下溺谷(原河谷被海水淹没),该溺谷呈V形。下图为阿纳德尔河中下游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阿纳德尔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地下水和雨水B.积雪融水和雨水
C.冰川融水和地下水D.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
2.推测溺谷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流水侵蚀   ②冰川侵蚀   ③海浪堆积   ④地壳下沉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溺谷形成后期,该河中下游地区洪涝发生频率会上升,主要成因(     
A.降水增多,来水量大B.河口变浅,海潮顶托
C.泥沙减少,流速变快D.河口变宽,排水量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极干旱地区,干涸的湖底常因干缩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鳍形垄脊和宽浅沟槽,形成典型的雅丹地貌。左图和右图分别为平顶山状雅丹和鲸背状雅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上图的雅丹地貌,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左图地貌顶部平坦主要原因是风力堆积
B.左图地貌顶部平坦主要原因是流水堆积
C.右图地貌中缓坡的成因主要是迎风坡侵蚀
D.左图地貌区域的风力大于右图区域
2.推测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     
A.流水堆积—地壳抬升—风力侵蚀B.地壳下沉—风力堆积—风力侵蚀
C.风力堆积—地壳抬升—流水侵蚀D.流水堆积—地壳下沉—风力侵蚀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位到澳大利亚旅游过的游客在日记中写道:这里的十二使徒岩(下图所示),仿如哨兵一样站立在陡峭的石灰岩悬崖之前,守卫着澳大利亚大陆。其实它们是海边一组十二块各自独立的岩石,其数量及形态恰巧酷似耶稣的十二使徒,因此就以圣经故事里的这“十二门徒”命名。这些宛如“十二使徒”的石柱群,是大自然造就出的“海岸雕塑”。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随着岁月的洗礼,原来的十二使徒现在只余下八个。


材料二:下图所示为西藏雅鲁藏布江某段(自西南流向东北),该段河流所在河谷年降水量仅140mm,冬季盛行偏北风。



(1)据下面短文,填写相关内容,完成对“十二使徒岩”形成过程的描述。

“十二使徒岩”形成于海浪的________作用。在过去的1000万到2000万年中,来自南部大洋的风暴和大风卷起巨浪,不断地侵蚀相对松软的石灰岩悬崖,并在其上形成了许多洞穴,这些洞穴不断被侵蚀变大,以致发展成海蚀________,后来其顶部在海浪侵蚀下发生倒塌,形成________,其外侧的岩石最终与海岸岩体分离形成“十二使徒岩”。


(2)与图a比较,指出图b的明显变化,其变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
(3)据材料推测,PQ、QR两河谷中,流速较快的是________
(4)试分析甲地沙丘形成过程:冬季河流水量小,河床沙滩裸露,在强烈的________风吹送下,沙滩上的沙子在河谷________岸堆积形成沙丘。
2020-10-16更新 | 2583次组卷 | 14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7 . N,81°35


1.羊粪层遗迹堆积时期,推测该地(     
A.气候湿润,降水丰沛B.森林茂密,物种多样
C.沙丘侵袭,风力较强D.有河流流经,水草丰美
2.流动沙丘侵占河道,易导致气候转暖之后(     
A.径流量增大B.河流断流C.河流改道D.河谷变窄
3.目前该河段河水矿化度普遍偏高,其原因主要有(     
①植被覆盖率低   ②流域内蒸发旺盛   ③汛期洪水对河床侵蚀严重   ④城镇污水排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7-3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下图为黄河水系及黄土高原位置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沿岸地貌景观多样。在上图中甲地可能看到的景观是____(选择填空),说明你的判断理由____
A.B.
C.D.

针对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状况,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鱼鳞坑(下图)是黄土高原常用的水土保持方式,是在较陡的山坡上挖掘的半月形坑穴。这些坑穴交错排列,状若鱼鳞,坑内种植树木。


(2)从水循环环节的角度分析鱼鳞坑保水、保土的原因。
9 . 如下图是对三峡工程建成后三峡大坝下游某河段冲刷发展过程的预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该河段冲刷发展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40-50年范围内冲刷速度比10-20年范围内小②在三峡大坝建成60年后累计冲刷量达最小值③水库运行100年范围内,冲刷量先减后增④在大坝运行60年后开始缓慢淤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图示时段内,可推测该河段
A.一直以侵蚀作用为主B.先侵蚀为主后以沉积为主
C.一直以沉积作用为主D.先沉积为主后以侵蚀为主
3.按此推测,三峡水库蓄水后一段时间,荆江河段河床不断加深的合理解释是
A.汛期流量较以前增加,侵蚀加剧B.上游来水含沙量较以前增加,侵蚀加剧
C.上游来水含沙量较以前减少,侵蚀加剧D.枯水期流量较以前减少,泥沙沉积减少
2018-07-0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洞里萨湖最大水面面积可达1万平方千米,水深可达11米;最小水面面积只有2700~33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仅1米左右。洞里萨河连接着洞里萨湖与湄公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

材料二:湄公河三角洲分布着由湄公河及众支流形成的稠密河网,它包括越南南部的大部分和柬埔寨东南部,面积44000平方千米,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平原。

(1)洞里萨湖水位季节变化非常大,试分析其原因。
(2)洞里萨河的流向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试推测1、7月的洞里萨河的流向有何差异,并说明原因。
(3)简析湄公河在入海口附近形成巨大三角洲的原因。
(4)夏季,甲区域的海水温度比同纬度的南海其他海域的水温低,请简述原因。
2017-05-12更新 | 508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崇仁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