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地貌的发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河流地貌是指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经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地貌的总称。按照成因分类,一般可以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下图(甲、乙、丙)为三种典型的河流地貌景观图。



(1)写出甲、乙、丙对应的地貌名称,并写出三种河流地貌从上游到下游的一般分布顺序。
(2)说明甲河流地貌的地貌特点。
(3)简述乙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山麓地带山谷出口处常发育有冲积扇,根据其形成环境条件的差异,可以分为“湿扇”和“旱扇”(如下图),“湿扇”多分布在湿润山前地区,“旱扇”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山前地区。与“湿扇”相比,“旱扇”沉积物分选性差、磨圆度较低。我国天山北麓“旱扇”较多,在天山抬升过程中,其北麓“旱扇”面积不断变大。


(1)描述“湿扇”的形成过程。
(2)分析“旱扇”扇缘地区往往成为种植业集中生产区的自然原因。
2024-02-0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广昌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石嘴山河道是黄河上游一处峡谷型河道,河岸顺直,河宽变化不大,河床为沙质岩体,断面最深处一直靠近左岸。图示意1981年该河道汛前、汛期、汛后3次实测河床断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道河床断面最深处一直靠近左岸的原因是(     
①存在断裂构造②岩浆喷出频繁③河流下蚀强烈④河流侧蚀强烈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2.该年此段河道汛前、汛期、汛后的河床断面变化过程是(     
A.甲→乙→丙B.甲→丙→乙
C.乙→丙→甲D.丙→乙→甲
3.导致该年汛期距测绘起点0~100米与300~400米两处河床断面变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岩性影响侵蚀程度B.流速影响搬运能力
C.坡度影响沉积物厚度D.流量影响沉积物粒径
2022-12-30更新 | 1022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祁连山,是中国重要的山脉之一,长1000余公里,由大致相互平行的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群组成,西起阿尔金山的当金山口,向东拦腰穿越甘肃,至宁夏境内的贺兰山和六盘山之间的香山一带,北靠河西走廊,南临柴达木盆地北缘。祁连山的平均山脉海拔在4000~5000米之间,山顶有终年积雪,发育了众多的雪山和冰川,祁连山的冰川无论是条数还是面积都是北多南少。祁连山北侧的河西走廊上,发育了很多的洪积扇,是河西走廊绿洲主要的分布地区。在洪积扇的边缘,发育了很多的泉。图1为祁连山地理位置示意图,图2为祁连山地区年等降水量线示意图。



(1)简述图2地区降水分布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分析祁连山的冰川面积北多南少的原因。
(3)从外力作用的角度简述河西走廊的成因。
(4)运用水循环原理说明洪积扇边缘成泉的过程。
2022-08-11更新 | 26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抚州七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极干旱地区,干涸的湖底常因干缩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鳍形垄脊和宽浅沟槽,形成典型的雅丹地貌。左图和右图分别为平顶山状雅丹和鲸背状雅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上图的雅丹地貌,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左图地貌顶部平坦主要原因是风力堆积
B.左图地貌顶部平坦主要原因是流水堆积
C.右图地貌中缓坡的成因主要是迎风坡侵蚀
D.左图地貌区域的风力大于右图区域
2.推测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     
A.流水堆积—地壳抬升—风力侵蚀B.地壳下沉—风力堆积—风力侵蚀
C.风力堆积—地壳抬升—流水侵蚀D.流水堆积—地壳下沉—风力侵蚀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6 . 牛轭湖又称河迹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自行截穹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下图示意牛轭湖的形成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牛轭湖形成顺序的推断,正确的是(     
A.②③①④B.③①④②C.③④①②D.③④②①
2.导致①阶段虚线处河道最终相连通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B.流水搬运C.流水沉积D.地壳下陷
2021-02-28更新 | 754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貌上看图甲是________,图乙是________,二者都是流水________地貌。
(2)若图甲、乙中两地貌在图丙中有分布,则其对应为图甲地貌在________处分布,图乙地貌在________处分布。(填字母)
(3)随河流流速的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由此判断,图甲中沿A→B方向的物质组成可能是(     
A.黏土、砾石、粉砂       B.粉砂、黏土、砾石
C.砾石、粉砂、黏土       D.砾石、黏土、粉砂
(4)描述图示中甲地形的形成过程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位到澳大利亚旅游过的游客在日记中写道:这里的十二使徒岩(下图所示),仿如哨兵一样站立在陡峭的石灰岩悬崖之前,守卫着澳大利亚大陆。其实它们是海边一组十二块各自独立的岩石,其数量及形态恰巧酷似耶稣的十二使徒,因此就以圣经故事里的这“十二门徒”命名。这些宛如“十二使徒”的石柱群,是大自然造就出的“海岸雕塑”。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随着岁月的洗礼,原来的十二使徒现在只余下八个。


材料二:下图所示为西藏雅鲁藏布江某段(自西南流向东北),该段河流所在河谷年降水量仅140mm,冬季盛行偏北风。



(1)据下面短文,填写相关内容,完成对“十二使徒岩”形成过程的描述。

“十二使徒岩”形成于海浪的________作用。在过去的1000万到2000万年中,来自南部大洋的风暴和大风卷起巨浪,不断地侵蚀相对松软的石灰岩悬崖,并在其上形成了许多洞穴,这些洞穴不断被侵蚀变大,以致发展成海蚀________,后来其顶部在海浪侵蚀下发生倒塌,形成________,其外侧的岩石最终与海岸岩体分离形成“十二使徒岩”。


(2)与图a比较,指出图b的明显变化,其变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
(3)据材料推测,PQ、QR两河谷中,流速较快的是________
(4)试分析甲地沙丘形成过程:冬季河流水量小,河床沙滩裸露,在强烈的________风吹送下,沙滩上的沙子在河谷________岸堆积形成沙丘。
2020-10-16更新 | 2583次组卷 | 14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岩溶台地是指山体为石灰岩,顶部相对平缓,四周为陡崖的一种岩溶地貌。湘西岩溶台地因与峡谷伴生而独具特色。下图为岩溶台地绝壁上悬挂式洞瀑景观及湘西主要岩溶台地空间分布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绝壁形成的地质过程
①地壳抬升,流水下蚀加剧,形成峡谷 ②流水沿岩体断裂处溶蚀
③地壳运动,岩层断裂 ④岩体沿断裂处解体崩塌
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④②①③D.②①③④
2.悬挂式洞瀑形成的关键是
A.丰富的降水形成较大的河流B.活跃的地壳运动形成巨大的高差
C.地表河流下蚀快于地下河溶蚀D.河流溯源侵蚀造成崖壁岩石坍塌
3.图中,与湘西峰脊峡谷区域相比,台地峡谷区域的台地分布更广泛的主要原因是
A.岩性坚硬B.河流较多C.降水较少D.断裂较少

10 . 牛轭湖,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面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牛轭湖又称河迹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自行截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其形成过程如图所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牛轭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水质一般较差B.牛轭湖水较深
C.与河流下切侵蚀强有关D.牛轭湖在山区也较多
2.在牛轭湖的形成过程中,通过人工“裁弯取直”,能加快水流速度,减少泥沙淤积,缩短航运里程,但不少地方又开始恢复河流的弯道,不属于其主要目的是        (       )
A.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B.增加生物多样性
C.增强河流对污染的净化能力D.减轻洪涝灾害
3.现在,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却没有形成河曲,其原因是        (       )
A.水量变化太大B.水量少且断流
C.人为干预多D.中游水利工程建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