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地貌的发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下图示意美国圣胡安河某处河床在一次暴雨洪水泛滥过程中河床变化。该地气候干燥,上游植被覆盖率较低,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河床有深厚的沉积物层。P为此次暴雨洪水泛滥过程中河床最大深度。完成下面小题。

1.对于溜中洪水时先后三个时段河床的变化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A.I时段,河水流量变大,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B.Ⅱ时段,河水流量变大,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C.Ⅲ时段,河水流量变小,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D.由1至Ⅲ时段河床经历了冲刷一一淤积的过程
2.与P值呈正相关的是(     
A.洪水期降水强度B.河床沉积物硬度
C.上游植被覆盖率D.下游河流含沙量
3.对于Ⅲ时段河床a、b两侧不对称说法正确的是(     
A.a侧可能为凹岸,流速较慢,以沉积为主
B.a侧沉积物硬度可能较大,不易被侵蚀
C.b侧可能为凸岸,流速较快,以侵蚀为主
D.b侧可能为左岸,流速较快,以侵蚀为主
2024-04-24更新 | 551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二模考试地理试题
10-11高一上·浙江温州·期中
2 . 一条河流,其上游北岸冲刷厉害,南岸有沙洲形成;其下游则南岸冲刷厉害,北岸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这条河流的位置和流向正确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
2023-10-04更新 | 222次组卷 | 62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3月)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漠河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大兴安岭北麓,是中国最北、纬度最高的县级市,这里气候寒冷,兴安落叶松茂密,沼泽湿地面积广大,多年冻土层广泛分布,河流地貌景观独特。

研究表明,与100年前相比,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已北移20~30km,漠河地区多年冻土持续退化,在山体斜坡和相对较高地区,冻土的融深加大,大量融水向低洼地区聚集,改变了湿地的分布,破坏了植被的生长环境,并影响全球碳循环过程。下图示意漠河市位置、地形、河流与湿地分布和额木尔河某河段景观。



(1)额木尔河是黑龙江的一条支流,在漠河地区留下了“九曲十八湾”。说明额木尔河“九曲十八湾”的成因。
(2)气候变化导致漠河地区原始湿地萎缩和新生湿地扩张,大片兴安落叶松倾倒、死亡。试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上述现象发生的原因。
(3)湿地是CO₂和CH₄等温室气体固定和释放的“开关”(在厌氧环境,有机质腐烂分解会产生CH₄)。分析漠河湿地的变化对碳循环的影响。
11-12高一·湖北·期中

4 . 下图为某一河段的剖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河流可能位于(     
A.南半球B.北半球C.赤道上D.回归线上
2.若此河流是一条自西向东流动的河流,哪一岸的河堤需要特别加固(     
A.东岸B.西岸C.北岸D.南岸
2023-02-12更新 | 717次组卷 | 153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河流某些特征常常受自身某些要素的改变而相应变化。下图是某河流中游连续三个河段(河段长约50千米)测量的河床平均海拔和平均宽度在过去10万年间的变化图,箭头表示变化方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三个测点从上游到下游的排序是(     
A.甲乙丙B.乙甲丙C.甲丙乙D.丙甲乙
2.乙河段河床特征变化的原因是(     
A.流水沉积导致河床变高B.流水下蚀导致河床变高
C.溯源侵蚀导致河段变浅D.洪水泛滥导致河床变宽
3.据图可以推知,近10万年来丙河段水文特征变化的是(     
A.结冰期长短由短到长B.径流量大小由大到小
C.水流的速度由快变慢D.河流含沙量由小到大
2022-12-12更新 | 944次组卷 | 3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全真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6 . 青弋江位于安徽省南部,是长江下游右岸最长的一级支流,该河流的发育主要受夏季风强弱、构造运动、侵蚀基准面等因素影响。据研究,青弋江发育于约130万年前黄山北麓洪报扇,约90万年前,夏季风势力偏弱,黄山地区发生多次较大幅度隆起,青弋江进入快速育阶段,先后经历了暂时性进状河发育、辫状河下切、青弋江形成、多级河流阶地形成等4个阶段。在此期间,长江干流贯穿巫山,将三峡以上的水系直接并入长江水系,长江干流河床发生变化,加速了青弋江的发育。下图示意青弋江的位置。

(1)说明夏季风势力偏弱对青弋江流量及河谷地貌快速发育的影响。
(2)说明黄山地区地壳多次隆起对青弋江河谷地貌的影响。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水系发育到一定阶段,由于各条河流发展不平衡,发生河流袭夺现象,将改变原来水系分布状况,重新组合成新的水系,河流流向不断发生变化。下图为四川省北川湔江流向演化过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受地质演变影响,图示河流径流量变小的是(     
A.古都坝河B.苏宝河C.通口河D.安昌江
2.图示河流流向发生变化主要是因为(     
①凉风垭口的抬升②凉风垭口的下降③银屏口分水岭的下蚀④银屏口分水岭的下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地质演变与河流改道引起了该地区环境的变化,较突出的是(     
A.通口河流程缩短B.涪江汇水量增加
C.历史遗迹大量出露D.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综合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侏罗纪前期,现蒙古一带为与现太平洋一带相连的海域,称为蒙古—鄂霍茨克洋。中晚侏罗纪时期,由于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的碰撞挤压,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地壳隆升形成古蒙古高原,其隆升范围、幅度及其对相邻区域构造的影响均不逊色于现今宏伟的青藏高原。古蒙古高原的隆升改变了区域水系格局、气候特征,成为重要的分水岭和物源地,对地表物质迁移产生重要影响。古蒙古高原边缘的准噶尔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松辽盆地形成了巨厚的沉积体系(其中颗粒较细的沉积层厚度大)和油气储层,古蒙古高原东南边缘出现著名的热河动物群和最早的鸟类、被子植物化石,古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之后的白垩纪时期,形成板块会聚的内力消失,古蒙古高原在其自重下发生伸展垮塌。直到新生代的始新世晚期再次隆升,形成当前的蒙古高原。右图示意古蒙古高原构造格局。



(1)分析蒙古—鄂霍次克洋闭合降升成为高原对区域水系格局、气候特征的影响。
(2)有地质学家认为,准噶尔等诸多盆地的沉积物主要来自古蒙古高原,并非来自毗邻盆地的山脉。试从此地沉积物特征上说明理由。
(3)说明侏罗纪晚期古蒙古高原东南边缘生物多样性较丰富的原因。
(4)简述与青藏高原隆升相比,古蒙古高原的隆升研究关注度较低的原因。
9 . 北京密云白河峡谷山高谷深,冬季雪后,景色别致(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密云白河峡谷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为
A.冰川侵蚀B.流水侵蚀C.流水堆积D.风力侵蚀
2.峡谷中河面更容易结冰的是
A.凸岸边B.凹岸边C.河心区D.深水区

10 . 中国是世界上地理生态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从珠峰之巅到东海之滨,从炎热的南海到酷寒的北疆,不仅遍布多样化的地形、地貌、水文、气候,而且分布着为数众多的“自然极限”。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世界上纬度最高的热带季雨林是位于29°N的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区,形成这一“极限”的主要原因有 (  )。
①受来自印度洋上的暖湿气流的影响 
②受来自太平洋上的暖湿气流的影响 
③地势低平 
④地处迎风坡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2.黄河入海口地区是中国地理的一个“极限”,它是中国的(  )。
A.陆地最低处B.土地最肥沃的地方
C.最大三角洲D.土地最年轻的地方
2020-03-23更新 | 16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