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地貌的发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1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理西湖位于大理州洱源县的红河断裂带上,面积约4.7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3米,湖面海拔1970米,湖区通过东南部的罗时江注入洱海。大理西湖周围山地环绕,湖区西侧靠近山脚,坡面植被覆盖率较低,基岩裸露,风化较明显;湖区东侧水域水生植被覆盖率高,人类活动较频繁。有研究发现,大理西湖东侧水域水质较差,有机污染较严重。下图分别示意大理西湖表层不同粗细沉积物分布。

(1)指出大理西湖表层沉积物的分布特点。
(2)试解释大理西湖粗沉积物分布特点的成因。
(3)分析大理西湖东侧水域有机污染较严重的原因。
2024-06-05更新 | 3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2 . 渭河平原位于秦岭以北,由黄河最大支流——渭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渭河两岸因地质作用形成多级阶地。图1示意渭河平原某处南北两侧垂直剖面,图2示意渭河南岸某处河流阶地T1T5分布(1Ma=100万年)。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秦岭南北两侧的地势特点及河流分布状况是(     
A.南侧河流分布多,地势平缓B.南侧河流分布少,地势陡峭
C.北侧河流分布多,地势陡峭D.北侧河流分布少,地势平缓
2.调查发现,河流a的河谷地带基本没有聚落分布,其主要原因是河谷两侧(     
①崖壁坡度较大②河流较短且水量较少③土壤有机质含量少④崖壁土质疏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渭河南岸阶地T1~T5抬升速率最慢的是(     
A.T1~T2B.T2~T3C.T3~T4D.T4~T5
2024-05-29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师联盟大联考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受板块挤压影响,青藏高原地壳仍整体处于抬升中,但高原内部的抬升并不均匀(断层发育),高原内部河流地貌的演变也深受其影响。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雅鲁藏布江不同河段沉积物颗粒大小差异较大,河谷宽度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沉积物颗粒大小。左图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示意图,右图为雅鲁藏布江干流在谢通门以下1000千米河段的河谷宽度变化图。

(1)从内、外力作用角度简述雅鲁藏布江多峡谷的原因。
(2)比较甲、乙两处河谷沉积物颗粒大小,并说明原因。
(3)若地壳加速抬升,推测乙处河谷地貌演变趋势。
2024-05-2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三新协同教研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自治区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平均海拔4000m以上,西部为高原山地,东南部为雅鲁藏布江谷地,东部为横断山区。高原地貌及高原气候既影响着当地河谷的地貌特征,又影响着当地聚落和人口分布。西藏人口空间分布极不均衡。下图为西藏自治区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

(1)描述甲河段的地貌特征。
(2)简述西藏人口空间分布极不均衡的形成原因。
(3)有人认为西藏未来人口分布均衡度会降低,也有人认为西藏未来人口分布均衡度会提高。你持什么观点?并为你的观点说明理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示意美国圣胡安河某处河床在一次暴雨洪水泛滥过程中河床变化。该地气候干燥,上游植被覆盖率较低,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河床有深厚的沉积物层。P为此次暴雨洪水泛滥过程中河床最大深度。完成下面小题。

1.对于溜中洪水时先后三个时段河床的变化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A.I时段,河水流量变大,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B.Ⅱ时段,河水流量变大,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C.Ⅲ时段,河水流量变小,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D.由1至Ⅲ时段河床经历了冲刷一一淤积的过程
2.与P值呈正相关的是(     
A.洪水期降水强度B.河床沉积物硬度
C.上游植被覆盖率D.下游河流含沙量
3.对于Ⅲ时段河床a、b两侧不对称说法正确的是(     
A.a侧可能为凹岸,流速较慢,以沉积为主
B.a侧沉积物硬度可能较大,不易被侵蚀
C.b侧可能为凸岸,流速较快,以侵蚀为主
D.b侧可能为左岸,流速较快,以侵蚀为主
2024-04-24更新 | 554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二模考试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湖位于多个构造单元及多条深断裂的交汇处,周边高山环绕。形成初期,青海湖与黄河水系相通,是一个淡水湖,构造运动使原来流向黄河的河流堵塞,形成倒淌河,湖水性质也逐渐发生变化。后期因气候变化,青海湖湖面发生升降,在不同位置形成多条成排滩坝,且分布面积大(滩坝是滨浅湖区湖滩和坝的总称,受沿岸流和波浪作用在沿岸湖滩长期堆积而成)。下左图示意青海湖滩坝的分布,下右图为“近1.8万年以来青海湖湖平面升降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青海湖的形成和变化,简要还原青海湖湖水性质演化的过程。
(2)与图示②时期相比,说明④时期形成的滩坝规模特征。
(3)请从滩坝的走向、砂砾磨圆度和分选性等角度,说明多条滩坝的特点。
(4)在多条滩坝的形成过程中,分析青海湖湖岸线的变迁。
2024-04-24更新 | 634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上饶市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7 . 尾闾河道是河流水沙入海的最后通道,受径流水沙、海洋动力及人类活动等多重因素影响。黄河尾闾河道频繁摆动,2002年开始的黄河调水调沙改变了黄河尾闾河道的水沙条件,河道冲淤发生显著变化。左图示意黄河尾闾河道,右图示意2002—2017年黄河尾闾河道冲淤强度变化(小于0为受到冲刷,大于0为得到淤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2年后,黄河尾闾河道每年由冲刷转为淤积的时期在(     
A.6—7月B.8—9月C.9—10月D.10—11月
2.2002—2017年,黄河尾闾河道整体表现由侵蚀转向淤积,主要是因为(     
A.中游水土流失加剧B.潮汐输沙量增加
C.中游大力植树造林D.潮汐侵蚀力减弱
3.影响2002年以后甲一乙段与乙一丙段冲淤强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径流量B.径流含沙量C.河道比降D.河道长度
2024-04-19更新 | 18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8-10题原题及变式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承接流域内多条河流来水,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长江。长期以来由于鄱阳湖及周边河道泥沙沉积作用,形成了丰富的沙石资源。由此产生的采沙行为对鄱阳湖及河道的水文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图左示意鄱阳湖①②两个采沙点位置,图右示意采沙点①处河道的变化(深色示意水域)。

(1)比较图中①、②两处河道泥沙淤积严重的时间早晚,从我国雨带移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2)结合材料,说明采沙对河道形态的影响。
(3)分析①处河道形态的改变对枯水期鄱阳湖湖区水文、生态环境的影响。
2024-04-15更新 | 33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萍乡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汉江三角洲附近的滨江平原似弓形分布于两山岗之间。研究发现,该滨江平原的形成经历了江—洲—湖—陆的转变过程(图),是长江中沙洲并入河岸的产物。

(1)据图中信息,分析阶段Ⅰ中②处河段宽阔且向右岸扩展的原因。
(2)说明阶段Ⅱ中,与①处相比,②处发育众多江心洲的原因。
(3)从“江—洲—湖—陆”角度,说明滨江平原的形成过程。
2024-03-28更新 | 671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中南半岛的洞里萨湖被称为“柬埔寨的心脏”,受降水的季节变化和湄公河的双重影响,洞里萨湖湖泊面积会快速扩张和急剧消退,因此洞里萨湖与洞里萨河和湄公河之间的水流方向在不同季节会发生改变,由此也形成了巨大的水沙互动、反馈和顶托效应。泥沙淤积加剧,导致洞里萨湖的入口和洞里萨河部分河段形成沙洲。下图示意洞里萨湖、湄公河、洞里萨河位置。

(1)分析洞里萨湖湖泊面积会快速扩张和急剧消退的原因。
(2)说明洞里萨湖的入口和洞里萨河部分河段形成沙洲的原因。
(3)有人认为在洞里萨河上修建水坝难以调节该区域水资源时空变化,请说明理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