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地貌的发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进积和退积是断陷盆地处三角洲发育过程中的两种常见沉积方式,形成的三角洲多呈扇形,前缘沉积物粒径大小变化尤为明显。进积表示陆源物质供应速率快、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前延伸,形成的沉积物下细上粗,退积则相反。扇三角洲多发育在活动的构造区,是由邻近高地直接推进到水体(湖或海)中的冲积扇。下图为某地扇三角洲及甲处沉积层沉积物粒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扇三角洲前缘甲处沉积物粒径变化特点推断(     
①沉积过程先进积后退积②河流搬运能力先增强后减弱③沉积过程先退积后进积④河流搬运能力先减弱后增强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图中扇三角洲(     
①其形成条件是河流流出山口即进入水体②水体水面上升则面积不断扩大③水体水面下降则面积不断缩小④由扇顶到扇缘表层沉积物颗粒由大变小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023-05-25更新 | 330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莲塘一中、抚州市临川二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2 . 河流某些特征常常受自身某些要素的改变而相应变化。下图是某河流中游连续三个河段(河段长约50千米)测量的河床平均海拔和平均宽度在过去10万年间的变化图,箭头表示变化方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三个测点从上游到下游的排序是(     
A.甲乙丙B.乙甲丙C.甲丙乙D.丙甲乙
2.乙河段河床特征变化的原因是(     
A.流水沉积导致河床变高B.流水下蚀导致河床变高
C.溯源侵蚀导致河段变浅D.洪水泛滥导致河床变宽
3.据图可以推知,近10万年来丙河段水文特征变化的是(     
A.结冰期长短由短到长B.径流量大小由大到小
C.水流的速度由快变慢D.河流含沙量由小到大
2022-12-12更新 | 943次组卷 | 3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全真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科特迪瓦气候高温湿润,河网密集。降水量存在较大的季节差异,南部地区各月降水较多,夏季降水明显偏多。



(1)指出科特迪瓦地势特点并说明判断理由。
(2)说明南部地区各月降水较多的共同原因。
(3)分析南部地区夏季降水偏多的原因。
(4)科特迪瓦北部和南部的河流地貌类型存在明显差异,说明这一差异的具体表现及成因。

4 . 尾闾河道是河流水沙入海的最后通道。如图示意2001~2017年黄河尾闾河道年冲淤量及累积冲淤量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黄河尾闾河道河床下降最明显的时段是(     
A.2001~2003年B.2005~2007年C.2009~2011年D.2014~2016年
2.推测2002年黄河冲淤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植树造林B.调水冲沙C.降水减少D.用水增加
2021-11-07更新 | 749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2届江西省鹰潭市高高考二模文综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辫状河道形成的主要条件是河流流量很不稳定,含沙量大。冰岛肖尔索河为辫状河,发源于火山众多的内陆冰原。因河床存在多处沙洲,造成河道多次分叉和汇聚,宛如无数条青龙跨过冰原盆地,形成一幅青、白、灰等色调丰富的“大地画”。下图示意肖尔索河辫状河道景观。

(1)分析肖尔索河多发间歇性洪水的原因。
(2)说明在一次洪水作用下肖尔索河道沙洲的形成过程。
(3)指出肖尔索河洪水的间歇性对辫状河道形成的作用。
(4)推测气候变暖给肖尔索河“大地画”景观带来的变化。

6 . 在距今80万年前,沂河和柴汶河分别是源头独立的河流。距今约3.7万年,柴汶河溯源侵蚀,袭夺了沂河。下图分别是沂河与柴汶河距今80万年前和现今的河流状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距今80万年前,柴汶河源头与沂河间的分水岭海拔高度约为(   
A.200米B.300米C.400米D.500米
2.距今80万年前,柴汶河图示河段的河流特征有(   
A.水流速度较慢B.河谷为V形谷C.河漫滩面积大D.河流含沙量小
3.引起柴汶河袭夺沂河的原因是(   
A.岩石类型单一B.植被覆盖率差异
C.地壳水平运动D.侵蚀基准面差异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7 . 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海、湖等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它是河流与海、湖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图为我国西北某湖泊扇三角洲前缘地带的地层垂直剖面示意(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河流搬运作用较稳定,则K1~K4期间发生变化最明显的是
A.湖泊水位B.流域内植被
C.湖水温度D.流域降水量
2.与K2时期相比,K3时期
A.沉积体坡度更陡峻B.沉积时间更短
C.沉积物颗粒更均匀D.沉积体体积更小
8 . 河流在单向环流是将掏蚀的物质带到另一岸沉积形成边滩,洪水期被淹没。下图为某河流平面图,图中河段可常年通航,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河段位于(     
A.河流中下游B.河流上游C.南半球D.北半球
2.图中边滩(     
A.越靠近深槽其沉积物颗粒越小B.河流上游发育快于中下游
C.其位置由河流流向决定D.在河流枯水期,利于改善河流的通航条件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奥里诺科河水系为南美洲第三大水系,流域面积约88万平方千米。河流上游水流湍急,沿途接纳众多支流,下游流经奥里诺科平原,地势低平,河面展宽,奥里诺科河的宽深比较大,许多河段的宽度达25千米;河口有面积达2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下图分别示意奥里诺科河流域及其甲、乙水文站的位置和甲、乙水文站全年水位差(正值表示甲水文站水位高于乙水文站水位)。

材料二下图为奥里诺科河某河段河道示意图


(l)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说明该地区地形对奥里诺科河的影响
(2)说明甲水文站含沙量的变化特征及形成原因
(3)推测经过一段时间后,材料二所示河段河道可能发生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2020-05-25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5月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10 . 回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刚果盆地形成于断裂下陷作用,盆地周边峡谷幽深,盆地中部沼泽广布。下图为刚果盆地(局部)等高线略图。


(1)评价刚果盆地中部发展内河航运的自然条件。
(2)刚果盆地中部沼泽广布,说明该地植被对沼泽形成的促进作用。
(3)甲地没有形成沼泽,分析甲地沼泽形成的不利条件。
(4)推测刚果盆地周边峡谷幽深的自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