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地貌的发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萍乡地标性建筑禹门始建于明朝、有着400多年历史的萍乡地标性建筑,屹立于萍水河畔,守望一河清水。抗日战争时期,政府为方便居民逃难,大部分城墙被拆除,仅留下隐匿于居民楼之间的禹门一段,现周边居民楼已拆迁。读禹门的位置示意图(左图)与禹门景观图(右图)。

          

1.“禹门”这一名称,反映出萍乡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A.降水集中B.平原广布C.光热充足D.森林密布
2.推测禹门在明朝时发挥的主要功能是(     
A.军事防卫B.地标建筑C.码头通道D.遮阳避雨
2023-08-26更新 | 676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西省萍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暑期学业质量测评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角洲海岸冲淤演变的影响因素极为复杂,其中包括河道迁移、泥沙来源变化、人为因素等。黄河在历史时期频繁发生河道变迁,1855年黄河北归以后,其南徙期间在江苏北部塑造的三角洲成为废三角洲。自此以后,苏北沿岸再无大河汇入,并经历了大规模冲淤演变过程,图5示意1986年和2018年苏北沿岸5米等深线的位置。近年来,由于受到滩涂围垦、海沙采挖等人为因素的干扰,部分岸线冲淤状况变化明显。


       
(1)依据等深线变化,判断苏北沿岸冲淤分布特点及泥沙运移方向。
(2)推测苏北沿岸冲淤平衡分界点位置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3)分别说明滩涂围垦和采挖海沙对海岸冲淤变化的影响。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第四纪期间临汾盆地经历过多次河湖环境的演变过程:临汾盆地汾河沿岸早期为湖泊,形成湿润环境下的古土壤,后来湖泊面积大幅度减小,即发生大幅度湖退现象,湖泊逐渐演变为河流,并形成了河流阶地。临汾盆地某地两岸发育了阶地T1、T2、T3及湖蚀台地,湖蚀台地上有大量的黄土柱,某地理研究组根据探测数据绘制出该地地貌沉积横剖面图及T3阶地沉积相剖面图。经研究发现,湖退现象通常与干旱气候和构造抬升有关,在汾河盆地古湖泊湖退过程中,曾发生过一次滑坡崩塌。

(1)说明临汾盆地上覆黄土的形成原因,并指出古湖泊发生湖退时的气候特点。
(2)分析古湖泊大幅度湖退同时T3台地沉积相出露形成台地的机制。
(3)指出T2、T3及黄土柱的形成先后顺序,并描述黄土柱形成的地质过程。
(4)从土壤性质角度分析T2的形成原因。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4 . 冰塞,是指封冻冰盖下面堆积大量冰花、冰块,阻塞部分过水断面,造成上游河段水位壅高的现象,需要冰盖前的冰流量大于冰盖下的冰流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京石段位于南拒马河节制闸上游,全长约19km,主要采取闸前常水位的运行方式(保持节制闸前水位稳定),其冷冬年冰塞灾害严重,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下左图为冰塞的形成过程,下右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水深、流速与冰塞风险概率的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水深、流速与冰塞风险概率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深与冰塞风险概率呈正相关B.流速与冰塞风险概率呈负相关
C.水深与冰塞风险概率呈负相关D.流速与冰塞风险概率呈正相关
2.在水深较浅时,造成高流速对冰塞风险概率的影响呈现图示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流速增大利于蒸发,水体温度较低B.前缘冰盖厚度薄,冰碎屑物易下潜
C.流水侵蚀能力增强,冰塞体被冲垮D.冰塞体收束水流,形成碎屑物增多
3.针对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的冰塞现象,下列对策中最适宜采取的是(     
A.全程地下输水B.定期人工破冰C.调节供水流速D.调节供水水深
2023-05-03更新 | 1043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3届江西省萍乡中学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郑国渠修建于战国末期,现在许多设施已经毁坏,下图是郑国渠工程复原略图(单位:m)。郑国渠总渠连通泾河与洛河,并通过支渠连通渭河。支渠向泾洛平原输水,并排走多余水量,对灌溉区起到防旱、增肥和减盐(减轻盐碱化)作用。据考证,当时工程运行过程中,泥沙大量沉积,泾洛平原地势大幅抬高。



(1)郑国渠开通后泾河输入渭河的泥沙明显减少,解释其原因。
(2)泾洛平原地表沉积了大量的泥沙,指出泥沙粒径的空间分布特点。
(3)简述郑国渠影响下的洛河甲断面水文特征的变化。
(4)分析郑国渠对泾洛平原的减盐作用。
2023-04-10更新 | 40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江西省抚州市高考二模文综地理试题

6 . 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河流阶地的形成主要与气候变化或地壳运动引起的下切侵蚀强度突变有关,各级阶地又由河流侧蚀而成。阶地位相图描绘了自上游至下游各级阶地高度的变化,其曲线的性质反映了阶地内地壳活动的频繁程度。我国雅鲁藏布江虾日河段河谷发育出少量小规模阶地,左图为莫地拉-虾日河段的阶地位相图,右图为虾日河段的阶地剖面。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雅鲁藏布江河谷河流阶地较少,各级河流阶地宽度较小,主要的限制因素是(     
A.地形B.流量C.气候D.植被
2.根据阶地位相和结构推测,该河流阶地形成的主导动力源应该是(     
A.地壳间歇抬升B.地壳间歇下沉C.气候趋于温暖D.气候趋于寒冷
3.下列阶地最有可能在地质间冰期形成是(     
A.T7B.T9C.T8D.T4
2023-04-06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江西省萍乡市萍乡中学高考第一轮复习综合练习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岩层在形成时,一般是水平的。岩层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因受挤压作用而发生弯曲,形成褶皱。沉积作用和挤压作用进行的时间会影响褶皱岩层的形态。当先进行沉积作用、再进行挤压作用后的褶皱岩层厚度均匀;而沉积作用和挤压作用同时进行产生的岩层,往往背斜岩层薄,向斜岩层厚。下图表示某湖泊环境下的褶皱岩层地貌,其中a部分和b部分产生于不同时期。



(1)a部分褶皱背斜处存在部分沉积岩层的缺失,从地形角度推测其可能原因。
(2)比较a部分褶皱向斜和背斜在湖泊环境下沉积物的粒径大小,并说明理由。
2023-03-24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江西省萍乡市萍乡中学高考第一轮复习综合练习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