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侵蚀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 道试题
2023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1 . V字形河谷:在________山区,流水侵蚀切割地面形成峡谷,河谷横断面大多呈____字形。
2023-09-26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教材归纳梳理 过教材二 地球表面形态
2023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2 . 中下游:河谷呈宽而浅的____形,河谷两岸一般发育较为宽广的____。在地势平缓地区,有可能形成“____”形河道,即河曲。洪水泛滥时,有可能形成____湖。
2023-09-2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过教材4 地貌

3 . 洱海湖面海拔约1950m,西侧苍山海拔约4000m,苍山山体主要由硬度较大的变质岩组成,山顶附近约半年时间存有积雪。据研究,在洱海湖区边缘甲地附近普遍存在距今6000年前形成的螺壳层,在乙地发现距今3500年前的湖砂沉积。下图示意洱海周边地理事物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距今6000年以来洱海湖面水平方向上的变化趋势是(     
A.向湖心退却B.先向陆地推进,后向湖心退却
C.向陆地推进D.先向湖心退却,后向陆地推进
2.洱海西岸洪积扇砾石含量较高但缺少泥质沉积的主要原因是(     
A.河流流程短,流量大B.物源区海拔较高,冻融作用弱
C.地势落差小,坡度缓D.物源区多变质岩,风化作用强
4 . 地球表层的地貌形态各异,土壤和植被类型多样。某中学学生利用暑假分两个大组到我国各地研学旅行。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第一大组把考察我国各地地貌景观的差异作为研学的重点之一。图1是第一大组四位同学拍摄的照片。


   
(1)某同学归来展示了黄土地貌景观照片①,该照片是在图1中____地拍摄的,形成该地貌主要的外力作用是____。该地区突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请从气候、土质、地形角度解释当地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____
(2)孙同学考察了“魔鬼城”之称的雅丹地貌,突遇沙尘暴。你认为孙同学拍摄的照片中最可能有图____(填数字),图示该地貌景观主要是____作用形成。
(3)图1中,古人用“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佳句来描述赵同学的考察地,据此判断其拍摄的照片应是图____(填数字),该照片是在图1中____地拍摄。该地貌在地表和地下均有表现,在地表由于流水溶蚀作用常形成____等景观,往往成为著名的风景区。

材料二:第二大组主要开展以植被与土壤为主题的研学活动,活动分甲、乙、丙、丁四个小组进行。


(4)对照研学地位置分布图,写出对应的植被类型。
   
甲:____乙:____丙;____
丁: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
(5)从甲→乙→丁的景观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的____分异规律,其主导因素是____其中,甲地和乙地相比,景观季节变化更明显的是____地。
(6)土壤的发育与其所处环境关系密切,丁地“黑土”(颜色呈暗黑色)广布,土壤肥力较高。试从生物和气候角度推测该土壤的主要成因。
单选题-题组 | 容易(0.94) |
名校

5 . 潜山站位于安徽潜水,属于皖河水系。研究发现,近50年来,经潜山站测得潜水的水文水系特征发生较大变化,人类活动对其影响极大。下图为19602010年潜山站河床河底多年平均高程变化趋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潜水河床变化趋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A.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河床侵蚀、淤积交替,以侵蚀为主
B.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河床侵蚀、淤积交替,以淤积为主
C.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河床基本进入以侵蚀为主的阶段
D.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河床基本进入以侵蚀为主的阶段
2.20世纪90年代以来,河床总体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下游修建水库蓄水B.采砂活动破坏水沙平衡
C.流域植被覆盖率下降D.沿岸引水灌溉面积增加
2023-09-11更新 | 490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一)地理试题
6 . 河流地貌
河段流经地区特征
上游山区“V”形河谷,深度大,岸壁较陡,谷底狭窄;河床底部起伏不平,常见巨大石块或卵石
中下游平原地区①河谷呈宽而浅的____,两岸一般发育较为宽广的____
②河曲:在地势平缓地区,呈“____”形弯曲的河道;
③牛轭湖:洪水泛滥时,河曲部分与____分离形成
河口段入海或
入湖处
多发育为三角洲,地势低平,组成物质颗粒较细,适合农耕
2024-01-0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4讲 地貌-【寒假自学课】2023年高一地理寒假精品课(人教版2019)
7 . 河谷的发育阶段及特点
发育阶段侵蚀类型地貌特点
初期______和向______侵蚀为主河谷______,谷壁______,横剖面呈______
中期向下的侵蚀作用______,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______河流在凹岸______,在凸岸______,河道更为______,河谷______
后期继续向河谷______侵蚀河谷______,横剖面呈宽而浅的______
2023-08-0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速记清单】-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地理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8 . 河流不同侵蚀类型及其影响
河流的侵蚀类型包括______三种类型,三种侵蚀类型对河流的影响各不相同。具体见下表:
项目溯源侵蚀下蚀侧蚀
概念__________________
对河流的影响不断向______方向伸长使河床______,河流向______方向发展使谷底______、谷坡______,河流______发展
关键影响__________________
2023-08-02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速记清单】-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地理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9 . 读我国黄土高原某地区地貌景观图,通过观察该地貌,可知该地(     
   
A.降水稀少B.流水侵蚀强C.风沙肆虐D.冰川作用强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十大孔兑”(孔兑为蒙语“山洪沟”)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北缘,是库布齐沙漠进入黄河干流的10条小支流,也是黄河内蒙古段的主要产沙支流。流域内气候干旱,具有典型的风、水两相作用,属于生态环境脆弱带。西柳沟是“十大孔兑”之中来水来沙量较大、洪水泥沙灾害频发的典型孔兑。

材料二下图为“十大孔兑”地区地形和流域图及西柳沟入黄口平面形态变迁图。

      

(1)描述西柳沟入黄口及附近黄河河道变迁特征。
(2)与西柳沟入黄口相比,黄河入海口近40多年来河道相对稳定,试分析其原因
(3)从环境治理的角度,阐述沿黄冲洪积平原区确保粮食安全的主要措施。
2023-06-20更新 | 26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