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堆积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黄河下游是典型的冲积性河流。近年来,在气候变化、水库调节以及灌溉引水等共同影响下,黄河下游的水沙条件发生了变化,下图示意1960一2015年黄河下游花园口水文站实测年径流量及年输沙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1960一1964年相比,1965一1973年花园口水文站的平均径流量、含沙量特征为(     
A.丰水丰沙B.丰水少沙C.少水少沙D.少水丰沙
2.如果仅考虑上游水库调节的影响,上题中花园口水文站水沙特征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①蓄水拦沙   ②滞洪排沙   ③蓄清排浑   ④蓄浑排清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
3.推测2000年后黄河下游河段主河床深度的变化趋势可能是(     
A.变深B.变浅C.不变D.无法确定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斯里兰卡是印度洋上的岛园,属热带季风气候,是著名的宝石王国。图1是斯里兰卡等高线地形图,图2是斯里兰卡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图3是斯里兰卡标准露天矿井图。

斯里兰卡有重要商业价值的有色宝石矿藏来自冲积砾石,宝石原岩以古老的变质岩为主,稻田下,河道中,到处是可能含有宝石的冲积砾石,埋藏浅,一般都是露天开采。

斯里兰卡经济发展水平一般,但非常重视生态保护,宝石矿开采必须办采矿许可证,由国家宝石和珠宝管理局(简称NGJA)监管,并收取保证金,完成采矿后,如果矿主不恢复土地,NGJA可使用此保证企进行恢复,采矿许可证绝大部分为小规模露天开采许可,机械化开采数量极少且规模也不大,斯里兰卡宝石采矿业分布广,在乡村随处可见,虽经历长年开采,但几乎看不到废弃的矿坑、矿井及因此废弃的土地。



(1)说出斯里兰卡岛水系的形状及形成原因。
(2)简述斯里兰卡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
(3)简述宝石形成之后富集于冲积平原的过程。
(4)分析斯里兰卡几乎没有废弃的矿坑、矿井的原因。

3 . 河流阶地是沿河分布在洪水位以上的阶梯状地形。地壳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形成宽阔的谷底或平原。地壳运动的上升期河流下切,原来的谷底或平原被抬升成为阶地。如果这一过程多次重复,在河谷的横剖面上便可出现多级阶地。如图所示示意我国某河流某河段的横剖面。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形成最早的阶地是
A.①B.②C.③D.④
2.图中任一级阶地的形成过程
A.地壳稳定—流水下切B.地壳抬升—流水下切
C.地壳下降—水位稳定D.地壳抬升—水位稳定
3.该河段
A.河水一定自东北向西南流B.河水一定自东南向西北流
C.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D.最可能位于河流中下游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三角洲位于山东省东营市东北部,是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后携带大量泥沙在渤海形成的扇状三角形冲积平原。黄河口海岸线的演变主要取决于黄河入海泥沙的堆积过程与海洋对泥沙的侵蚀过程。下图示意1998-2018年黄河口侵蚀、淤积面积变化。

(1)简述1998——2018年黄河口不同时段的淤积、侵蚀面积变化特征。
(2)指出2006—2016年黄河口面积的变化趋势并推测其可能原因。
2024-01-17更新 | 13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17题原题及变式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所示区域是我国最年轻的土地,并且以每年几十平方千米的速度向海洋推进,这些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河口地区地貌类型是____,该区域地势____
(2)图中河口地区多为盐碱地,请提出综合治理的措施。
(3)推测近年来该地区陆地面积的增长速度有所减缓的可能原因。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拦门沙是河口区口门附近泥沙堆积体的总称。常形成于干支流交汇处或水库支流河口附近,它包括河口心滩、水下浅滩、河口沙坝及水下沙坝等微地貌形态。

材料二   三峡大坝蓄水后干流河道和支流河口段普遍淤积,汇口形成类似拦门沙的淤积体。香溪河为山区性河流,属长江支流,其汇口位于长江三峡水库常年回水区内。距离三峡坝址仅30Km,2002-2015年间河口段6.6km范围内淤积泥沙超241m³,口门附近断面最大抬高约12m,香溪河河口段淤积的泥沙以干流倒灌为主。2012年后,香溪河口段泥沙淤积幅度逐渐趋缓。下图为香溪河与长江地理位置关系图。

(1)推测拦门沙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2)香溪河河口段出现干流倒灌形成的泥沙淤积现象,试分析原因。
(3)有专家指出香溪河河口段拦门沙形成风险不大,请推测该观点提出的理由。
2024-01-26更新 | 243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九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题17题原题及变式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开都河流域位于天山主脉与支脉之间,发源于天山山系海拔4000米以上的阿尔明山,东南流注博斯腾湖,全长530千米。开都河流域由三个盆地组成,开都河上游的小尤路都斯盆地、中游的大尤路都斯盆地、下游的焉耆盆地。开都河流域地貌类型复杂,主要有山地、丘陵、风成地貌、河流地貌等,表现出盆地内部地貌类型环状分布的规律。下图示意开都河流域地形分布。



(1)分析开都河流域三大盆地形成的可能原因。
(2)推测由盆地边缘到盆地中心地貌类型的分布。
(3)开都河流域典型的风成地貌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区,就此作出合理解释。
(4)博斯腾湖所在的焉耆盆地平原面积最大,分析其形成原因。

8 . 辫状水系指发育在三角洲、冲洪积扇、山前倾斜平原上,由许多汉流构成的水流交错、形似发瓣的水系,散乱多变,也称为游荡型河道。下图为冰岛某沉降盆地的河流水系局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火山灰对该河流的影响是(     
A.落差变大B.河床变宽C.稳定河床D.固结河岸
2.图示M处河岸始终稳定,推测其可能是因为(     
A.流量稳定B.沉积层厚C.凹岸沉积D.基岩岩性坚硬
3.图中沙洲土壤(     
A.质地粗糙B.有机质含量高C.颗粒分选性强D.磨圆度好

9 . 地质工作者对某河流的一个断面开展科学考察,并借助现代技术推测出该断面河流水位及地层的上升过程。由于流水的侵蚀作用,地层上升过程中河流水位保持相对稳定。下图是根据推测结果绘制的坐标,其中实线表示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虚线表示甲、乙、丙三个时代地层表面高度的时间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断面上,②地层比③地层(     
A.形成早,厚度小B.形成早,厚度大
C.形成晚,厚度小D.形成晚,厚度太
2.近两年的地质调查发现,水位线附近的石灰岩中含有大量珊瑚、原始鹦鹉螺化石。据此可以判断(     
A.①地层中可能找到蓝藻沉积形成的叠层石B.②地层形成时海水里有大量蓝藻
C.③地层形成于广阔的海洋环境中D.④地层可能含有裸子植物化石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源远流长,流经各地的地貌景观多样。读长江流域的六种地貌景观图。



(1)A地貌为典型的____地貌,在地表和地下均有表现,在地表由于____作用常形成峰林、峰丛等景观;在地下,由于____作用常形成溶洞景观。
(2)推测C地貌从①到②,颗粒物大小的变化规律是____
(3)D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景观图中的地貌类型可能出现在长江入海口处的是____(填字母),它主要是由____作用形成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