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堆积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5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读某地貌剖面示意图,回答下面各题。

1.由图可知(  )
A.该地貌属于流水侵蚀地貌
B.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大
C.扇形地中下部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
D.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深
2.该地貌最可能形成于 (  )
A.河流入海口B.山间河谷出口
C.大江大河中下游D.盆地中心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拦门沙是位于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沙坎),塑造河口拦门沙的动力因素很复杂,但主要受径流与海流共同作用形成。下图示意我国某河口区拦门沙甲、乙两时期位置变动。

(1)与甲时期相比,乙时期径流与海流作用力大小特点并说明判断理由。
(2)判断拦门沙由甲时期演变到乙时期的可能原因。
(3)说明河口拦门沙对河口两岸居民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3 . 从水动力对碎屑物质的搬运和沉积作用来看,湖滨浅水地区主要有垂直于湖岸方向的波浪和平行于湖岸方向的沿岸流两种动力的搬运与沉积作用。波浪作用下往往形成与岸线平行、且向陆一侧与岸相连的滩,而沿岸流作用下往往形成与岸有水体间隔的坝。图示为呼伦湖滨湖水动力示意图。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①②③④四处水域,最有可能分别发育有滩和坝的是(     
A.③④B.②③C.①②D.②④
2.呼伦湖岸边的滩、坝等堆积体多分布于东部、南部湖岸,西岸很少,可能原因是
①地形 ②大气环流 ③人类活动 ④纬度       ⑤植被状况(     
A.①④B.②⑤C.②③D.①②
3.图示湖岸滩、坝面积较大的时间可能为(     
A.11~12B.4~5C.8~9D.10~11
5 . 某学校组织学生去浙江省某山区进行地理夏令营活动,并借助地形图完成相应的活动安排。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陡崖顶部与河流甲水面的高差可能是( )
A.100米B.150米C.200米D.250米
2.学生在B地附近河段观测河床剖面有巨大卵石与细沙同存现象,下列可能存在原因有( )
A.河流流速与搬运能力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
B.该河流域地势起伏大,造成落差变化大,所以出现卵石和细沙并存
C.流域内降水变化大,造成河流流速变化大,出现卵石与细沙同存现象
D.流域内降水少,地势起伏小,所以沉积作用明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