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堆积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99年小浪底冰库投入运行以来,黄河下游(图1) 的冲淤发生了显著变化,利津水文站3000m³/s流量水位随之发生了变化(图2),并使黄河三角洲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发生了剧烈的改变。

(1)说明小浪底水库投入运行后黄河下游利津河段冲淤关系的变化。   
(2)简析小浪底水库投入运行后,对黄河三角洲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2024-03-27更新 | 51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韶关市高三二模地理试题

2 . 如图示意某种河流地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图中甲、乙地貌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A.流水侵蚀作用流水堆积作用B.流水侵蚀作用流水侵蚀作用
C.流水堆积作用流水堆积作用D.流水堆积作用流水侵蚀作用
2.多级阶地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A.地壳间歇性抬升B.地壳一直保持稳定
C.地壳间歇性下降D.河道河床不断加宽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河堤被洪水冲垮,河流沿决口处改道,会形成很大范围的决口扇(图)。决口扇是河流泥沙在决口处堆积而成的一种扇状堆积地貌,其组成物质一般以粉沙为主。当洪水退后,决口扇上的沙粒被风吹扬,形成风成沙丘和沙地。我国豫东地区就分布着大面积这样的沙地和沙丘,对当地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沙区面貌有了很大改变,农业生产也逐步得到提高。现如今豫东平原曾经的“沙丘群”已是绿色长城。


          
(1)说明决口扇的形成过程。
(2)说明豫东平原形成大面积沙丘和沙地的成因。
(3)简述治理豫东平原的沙丘和沙地采取的可行性措施。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推积体。研究发现,阴山南麓发有众多壶瓦状洪积扇(下图),下层洪积扇体面积大于上层洪积扇体面积,且同一位置处沉积粒径自下而上逐渐减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阴山南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阴山南麓(     
A.降水季节变化大B.河流、沟谷众多
C.植被覆盖率低D.地势落差较大
2.依据洪积扇的特征,推测历史时阴山南坡的气候变化规律最可能是(     
A.持续变干B.持续变湿
C.冷暖交替D.干湿交替
2024-02-23更新 | 301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2020-2021学年高三2月综合测试(一)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55年黄河改道流入渤海以来,黄河三角洲先后出现200多个以“xx屋子”命名的村庄。以“屋子”命名的村庄,是在最早一批背井离乡到达者以茅草、芦苇搭建简易房的基础上形成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每个“屋子”最早一批到达的移民主要从事(     
A.围海造塘养殖B.茅草和芦苇种植C.黄河大堤修建D.新淤土地上耕种
2.当时“屋子”所在地常见茅草、芦苇等植被,但很难种活树,很可能是(     
A.地下水含盐量高B.台风频发抗风性不强
C.基岩广布土层薄D.外来物种爆发式扩张

6 . 《广东新语》记载,“广州海边诸县,皆有沙田,顺德、新会、香山尤多。”前人将沙田的演进描述为鱼游、橹迫、鹤立、草步和围田等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沙田的泥沙主要来自(     
A.河流B.深海C.湖泊D.沙漠
2.下列现象中,可加快沙田形成的是(     
A.全球气候变暖B.围垦力度加强C.流水速度加快D.动物种类增加
3.沙田的演进主要影响水循环的环节是(     
A.地表径流B.大气降水C.地下径流D.水汽输送

7 .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腹地最大的淡水湖泊。下表为白洋淀某出露良好的地层中,不同时期的河流相和湖泊相沉积物的粒径比重。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沉积物粒径比重砂粒含量(%)粉砂含量(%)黏土含量(%)
河流相21.476.32.3
湖泊相13.779.96.4
1.与湖泊相沉积物相比,河流相沉积物(     
A.黏土比重大B.颗粒较粗C.砂粒比重大D.粉砂比重大
2.不同时期的白洋淀沉积物粒径比重不同,其影响因素有(     
A.降水强度B.地形坡度C.水体流速D.植被覆盖度
2023高三·福建·专题练习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8 . 坡积裙是指水流在遇到坡度减小、磨阻加大或突然分散的情况下,不足以搬运所携带的泥沙,使泥沙沿山麓成片、连绵堆积,形成似展开的衣裙地貌。坡积裙的前缘,通常与河谷底部、山间盆地或山前平原相连接。坡积裙经过几万年的累积可厚达十多米。下图为坡积裙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利于坡积裙形成的环境是(     
A.坡陡水流急B.山麓面积广C.山高岩块多D.植被覆盖少
2.塑造坡积裙的主要作用是(     
A.河流侵蚀搬运B.沟谷水流堆积C.坡面水流堆积D.平面水流搬运
9 . 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和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质构造看,丁为____;从地貌类型看,甲形成原因是____
(2)丙处的地貌类型为____,主要形成原因为____(填地质作用)。
(3)乙地与丙地均有地下水(泉)出露,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泉的形成常与____(地质构造类型)有关;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因____环节。(填数码)
(4)如果该图的陆地地处欧亚板块、东部的海洋地处太平洋板块,则这两个板块交界处会形成________地貌。
(5)若在甲、乙、丙、丁四地选一处修隧道,选在____处最好,为什么____?。
2023-02-23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始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胜利滩海地区位于济阳凹陷东北部的埕岛——桩西——长堤——孤东——垦东潜山披覆构造带。在东营组末期地壳抬升运动以及断裂活动的背景下,馆陶组早期济阳凹陷内地势起伏不平,各次级凹陷分隔性较强;由于填平补齐作用,馆陶组上段济阳凹陷内四个凹陷连为一体;馆陶组末期全区河流泛滥,平原广布,形成了统一的沉积盆地。下图为胜利滩海地区河流平面演变模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影响胜利滩海地区河流地貌演变的主要因素是(     
A.地质作用B.植被C.气候D.河流流向
2.②时期河流地貌特征可反映出(     
A.河流下蚀作用增强B.河流侧蚀作用增强
C.河流流速逐渐加快D.河流改道频率减少
3.胜利滩海地区南部河流地貌的演变特点是(     
A.分汉河道向两侧扩展B.曲流河道向上游延伸
C.辩状河道演变频繁D.冲积扇群不断萎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