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堆积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下图是合肥市某中学生在暑假地理实践活动中拍摄的4幅景观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自然景观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①地形如折扇,顶厚缘薄B.②地上宽下窄,形似蘑菇
C.③地谷宽岸缓,水流缓慢D.④地山坡陡峭,远望如林
2.关于④地景观描述正确的是(     
A.地表河流众多B.海浪侵蚀基岩C.岩石层理明显D.风力沉积形成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距今约80万前,门曲汇入朋曲(恒河二级支流)。距今约80万~60万年前的望昆冰期时,门曲河床中堆积了大量冰水沉积物,随后佩枯错湖岸线大幅变长。距今约60万前,青藏高原开始进入史上最大的间冰期,门曲河床中的冰水沉积物被大量侵蚀,佩枯错在距今约51万年前通过门曲汇入朋曲。高原裸鲤原先仅分布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由于水系的连通扩散到了朋曲,佩枯错充当了水系间鱼类扩散的“踏脚石”。图示意佩枯错周边地貌及水系变化。

(1)分析望昆冰期时佩枯错湖岸线大幅变长的原因。
(2)从河湖水系演变角度,推测高原裸鲤从雅鲁藏布江扩散到朋曲的过程。
(3)指出进一步证明裸鲤从雅鲁藏布江扩散到朋曲还需要寻找的证据。
2024-03-02更新 | 854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深圳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套盆地为新生代断陷盆地,盆地内部的地层中普遍存在巨厚的湖泊沉积物。研究表明,距今约12万年,盆地内存在巨大的内陆闭塞型湖泊,称为河套古湖。河套古湖南侧以东西走向的隆起带作为分水岭,隆起带地势西高东低。距今3万至2万年,隆起带东端的分水岭因溯源侵蚀被切穿,发生了河流袭夺,导致河套古湖湖水外流并消亡。下图示意内蒙古晋陕交界晚更新世水系分布。

(1)描述晚更新世河套古湖外流前盆地内河流的水系特征。
(2)说明河套盆地的地层中湖泊沉积物巨厚的原因。
(3)分析隆起带东端利于发生河流袭夺的条件。
(4)研究认为,大青山发生的多次超强地震也是河套古湖萎缩消失的原因之一,请说明理由。
2024-01-24更新 | 229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千湖沙漠,位于巴西大西洋沿岸,总面积达1500平方公里,由众多白色沙丘和深蓝色湖泊组成,沙源主要来自入海河流携带的泥沙。该沙漠所在地区盛行东南风,如图示意巴西局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沙源及沉积环境,千湖沙漠最可能位于(     
A.①B.②C.③D.④
2.千湖沙漠所在地区沙源物质极为丰富,但风沙天气却非常少,主要是因为该沙漠地区(     
A.植被丰富B.风力微弱C.土壤含水量高D.山脉阻挡作用强
2024-01-17更新 | 303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洪泽湖属浅水湖,位于淮河中游和下游的结合部,湖底高程一般在10~11m之间,承泄淮河上、中游来水未沙。如图示意1983~2016年洪泽潮年际泥沙冲淤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83-2016年洪泽湖泥沙冲淤年际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A.先淤积后冲刷B.泥沙冲刷为主C.先冲刷后淤积D.泥沙淤积为主
2.洪泽湖泥沙冲淤变化特征产生的影响有(     
A.淮河水质持续改善B.洪泽湖调蓄洪水能力增强
C.淮河洪水下泄不畅D.洪泽湖溃堤风险不断减轻
2024-01-17更新 | 297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太行山脉是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其东侧是华北平原,西侧为黄土高原。在太行山区,从南向北分布有数条河流,这些河流大部分自西向东流出太行山主脉地区后,在山脉东麓形成河流堆积地貌。



(1)结合材料,说明分布A处的地貌名称,并分析沉积物平均粒径的空间变化特点及成因。
(2)与B处河谷相比,说明C处河谷的特点,并简述原因。
2024-01-15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盐田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7 . 下图为四种地貌景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都是侵蚀地貌B.景观③不可能出现在河流沿岸
C.④由风化、堆积形成D.景观②多形成地势平坦开阔地区
2024-01-15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盐田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年8月,小越和小天两位同学从广州出发开启了暑假游学之旅。

材料一:小越飞往甘肃,开启了“西北”之旅,图1为旅游线路图。旅行过程中,沿线主要的自然景观:图2为A处鸣沙山和月牙泉景观图,图3为B地区常见地貌景观图,图4为D处张掖丹霞地貌景观图。


(1)形成图1中A处鸣沙山景观的外力作用是____,该外力作用在我国____(干旱或湿润)区多见。

(2)按照成因,D处张掖丹霞的岩石类型属于____,判断依据是岩层有明显的____构造。
(3)B地区常见图中的堆积地貌名称为____,其分布位置一般是位于____

材料二:小天来到我国南方某海岛,该海岛是著名度假胜地。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海岛面积约26km2,岛上海岸地貌类型多样,且南、北地貌差异明显。近年来,岛上缺水问题日益严重。图5示意该海岛概况,图6示意1956-2014年该岛出现大于50cm风暴潮的季节分布,图7示意该岛月平均风速变化。



(4)形成图5中岛屿南部海崖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根据物质迁移原理,推测图5中沿岸流的方向是以自________为主。
(5)近年来,该岛西南部的沙滩受侵蚀严重,推测其受侵蚀最严重的季节为____。原因是____
(6)结合材料二,分析该岛淡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合理建议。(写两点)
2023-12-27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人大附中深圳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矿化度是指湖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数量,主要受入湖与出湖水量的影响。博斯腾湖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盆地东南部博湖县境内,20世纪50—60年代,博斯腾湖的湖水矿化度约为0.60g/L,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湖区内湖陆风(湖陆风是指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较显著。


(1)湖陆之间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交替而转换。夜晚近地面吹____(湖或陆)风,请补绘热力环流示意图(下图)____

(2)描述图中A处的地貌类型、堆积物颗粒变化特征。
(3)判断博斯腾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比较博斯腾湖东西两岸水体矿化度的大小,并说明原因。
(4)若图中开都河沿岸大规模发展农业生产,推测博斯腾湖矿化度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023-12-2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光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检测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那棱格勒河是柴达木盆地第一大河,其下游自昆仑山口至干盐滩之间依次发育了两级冲积扇。早期,那棱格勒河和乌图美仁河向东注入别勒滩;之后,受内、外力作用影响,那棱格勒河下游故道因洪水向北推移,汇入台吉乃尔河,并在东、西台吉乃尔湖地区发育了第II级冲积扇。2003年前,鸭湖周边荒漠广布,随后,人们陆续在东、西台吉乃尔湖修筑拦水坝,使河水不再注入东、西台吉乃尔湖而改入鸭湖。下图示意那棱格勒河下游流域及其水系演变。



(1)分别说明那棱格勒河下游形成两级冲积扇的地质过程。
(2)运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拦水坝修建后对鸭湖周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