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下图为东南亚局部地图和中老铁路分布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12月3日,作为“一带一路”中老友谊标志性工程的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中老铁路连接中国云南省昆明市与老挝万象市,铁路沿途自然地理环境多样,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中老铁路使老挝从“陆锁国”变为“陆联国”,为加快两国的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材料二:中国和老挝两国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位于中国和老挝交界区域,是两国政府共同确定的国家级合作项目。地处中老铁路、昆曼国际公路以及老挝南北公路的关键节点,合作区内资源禀赋特色鲜明。自然生态环境优质,辖区内有保存完整的热带原始森林,珍稀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水力资源也极为丰富,合作区重点发展纺织服装、机械装备、电子产品、木制品等加工制造业以及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力争将合作区打造成为中老两国边境地区特色加工制造业基地。


(1)指出中老铁路建设中遇到的主要自然障碍。
(2)描述图示湄公河段地形状况对该河段河流特征的主要影响。
(3)分析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发展加工制造业基地的优势条件。
2022-06-17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卓越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智利是首个与我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南美洲国家,并于2019年与我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近年来,中智两国经贸合作日益紧密,我国向智利出口机电、轻工等产品,从智利主要进口矿产、农林产品,两国合作前景广阔。

(1)智利被称为世界上最“孤独的国家”,从位置和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原因。
(2)从S市和M市中任选一地,说明该地的气候特征,并分析成因。
(3)分析我国和智利在经贸合作中各自的优势条件。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知床半岛位于日本北海道岛东北部,整个半岛几乎被茂密的原始森林覆盖,珍稀动植物资源丰富。半岛上的罗臼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海洋物产丰富,各类海洋生物种类繁多。罗臼港是同纬度地区唯一有流冰的地方,每年巨大浮冰到来,将知床半岛围绕,是难得一见的奇景。下图示意罗臼港地理位置。



(1)分析罗臼港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海洋物产丰富的优势条件。
(2)指出罗臼港流冰出现的大致月份,并说明流冰的形成过程。
(3)指出知床半岛可发展的主要产业类型。
(4)简述知床半岛发展经济的限制条件。
2023-04-06更新 | 452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质检收官考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拉顿湖是中欧最大湖泊,位于匈牙利中西部。湖泊呈狭长条状,湖水中含有大量矿盐,每年的4~5月湖泊水位最高,9~10月湖泊水位最低,冬季湖面结冰,厚达20厘米。该区域气候大陆性偏强,冬季受西风影响带来一定的降雪,积雪量较大。巴拉顿湖北岸群山耸立,树木苍翠;湖南岸宽阔平坦,形成欧洲最长的水浅沙细的湖滨,西岸不远处有一个温泉湖。巴拉顿湖北岸的巴拉顿费尔德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疗养地,景色秀丽的湖滨建有许多饭店、疗养院和别墅等服务设施。下图示意巴拉顿湖地理位置。



(1)简述巴拉顿湖的形成过程。
(2)指出影响巴拉顿湖水位季节变化的主导因素,并分析巴拉顿湖冬季结冰较厚的原因。
(3)说明巴拉顿费尔德作为疗养地的优势条件。
2022-06-1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沙群岛中部的永暑岛是永暑礁西南礁盘(珊瑚礁)上的人工岛,是我国南沙群岛的大型环礁,为三沙市南沙区人民政府驻地,面积高达108km2。1988年,中国在永暑礁建立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海洋观察站,为过往南海的中外船只提供可靠的航海水文气象保障。近年来,我国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岩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吹起填造陆地,建设永暑岛。随着礁盘上人工岛的建设,其地下逐渐会形成“淡水透镜体”。下左图示意永暑礁(永暑岛)位置,下右图示意“淡水透镜体”的形成。


   
(1)分析永暑岛“淡水透镜体”的形成条件。
(2)简述“淡水透镜体”的形成对永暑岛产生的有利影响。
(3)说明永暑岛在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中的主要优势。

6 . 小叶章为长白山岳桦林下伴生草本优势植被,升温会抑制其生长。1986年风灾使长白山岳桦林带形成风倒区(树木大量倒伏)。其后小叶章侵入西坡高山苔原带,形成小叶章斑块,而其他坡向未见此现象。长白山西坡高山苔原带降水丰富,生长季(6-9月)降水量可达958mm,多暴雨,植被覆盖率高,地表多疏松火山喷发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86年风灾在长白山西坡形成风倒区对小叶章生长的有利影响是(     
A.生存空间增大B.水分条件改善C.光合作用增强D.种间竞争减弱
2.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小叶章侵入长白山西坡高山苔原带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升高B.风力强劲C.积雪减少D.土地广布
3.目前,小叶章的侵入使长白山西坡苔原带植物群落(     
A.数量增多,种类减少B.数量减少,种类减少
C.数量增多,种类增多D.数量减少,种类增多
2022-02-25更新 | 566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北省献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卷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肃玉门是中国第一个大型石油基地,但近年来石油资源趋于枯竭。甘肃省在河西走廊建设千万千瓦级发电基地,打造“陆上三峡”,玉门为其主战场。下图为河西走廊位置示意图。



(1)简析图示山脉对甘肃的有利影响。
(2)说明甘肃能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3)简述在河西走廊建设千万千瓦级发电基地对我国及当地的有利影响。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桂林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因自然条件优越,曾是古人类活动活跃的地区。迄今为止,桂林低山丘陵区已发现有人类活动的洞穴遗址38处,其中大部分洞穴与地下河相连,洞内多沉积、堆积物,如洞穴化学沉积物、文化堆积物(古人类活动的遗留物)、河流沉积物以及坍塌堆积物等。全新世中期,整个西南地区受西南季风影响,东亚夏季风强盛,气温升高,桂林地区降水增多,许多古人类开始向洞外迁移。下图为桂林地区城市和古人类洞穴遗址分布示意图。



(1)说出古人类洞穴遗址与城市分布的差异。
(2)推断图示地区分布有古人类洞穴的优势条件。
(3)分析古人类在全新世中期向洞外迁移的原因。
9 . 流域开发必须要考虑流域的整体性特征,在进行资源开发、利用获取各种效益的同时也要保护水环境和生态环境。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尼罗河流经非洲多个国家,河流干流最长段在埃及境内,从南到北流贯埃及全境,在其两岸形成宽约3-16公里的狭长河谷,并在首都开罗以北形成2.4万平方公里的三角洲两岸谷地形成了面积为1.6万平方公里的绿洲带,孕育出灿烂的古埃及文明。

材料二:为了治理几千年来一直定期泛滥的尼罗河,上世纪60年代,在尼罗河下游开罗以南约700千米修建了阿斯旺大坝,水库总库容为1689亿立方米。水库的建成使得尼罗河泛滥得到了根本改善。水能的使用,使流域火力发电比重下降,减少了废水、废气及废渣放,环境得到改善。同时土地灌溉面积增加,棉花种植面积得到大幅度提高。水库的建成也导致了尼罗河入海径流量下降,给下游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材料三:尼罗河流域示意图

(1)从气候资源角度分析尼罗河绿洲带棉花种植的优势条件。
(2)判断尼罗河绿洲带的农业地域类型名称,并描述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征。
(3)分析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变,对尼罗河流域环境改善的影响。
(4)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阿斯旺大坝建成对下游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2020-05-27更新 | 33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历史上,塞罕坝(如图1)森林茂密、水草丰美,但因过度放垦,原始森林几乎绝迹。1962年,为抵御风沙南侵,塞罕坝林场正式组建,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人工林场,被人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如今的塞罕坝是华北地区森林旅游胜地,来自各地的游客年均在50万人次左右。图2是塞罕坝林场中已经培育了10年的云杉树苗,其高度不及成人的肩部。


结合材料完成以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地形地势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形类型单一B.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C.地势西北高,东南低D.地表起伏小
2.塞罕坝培育了10年的云杉树苗植株较矮小的主要原因是(    )
A.风沙灾害严重
B.坡度陡,水肥保持能力差
C.气候的大陆性明显,降水较少
D.纬度较高,冬季较长,热量不足
3.塞罕坝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是(    )
A.景区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
B.自然生态资源良好,吸引力大
C.交通运输种类齐全,交通便利
D.建设投入力度大,资金雄厚
2020-03-22更新 | 246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清北班)下学期第四次半月考(6月6日)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