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历史上,塞罕坝(如图1)森林茂密、水草丰美,但因过度放垦,原始森林几乎绝迹。1962年,为抵御风沙南侵,塞罕坝林场正式组建,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人工林场,被人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如今的塞罕坝是华北地区森林旅游胜地,来自各地的游客年均在50万人次左右。图2是塞罕坝林场中已经培育了10年的云杉树苗,其高度不及成人的肩部。


结合材料完成以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地形地势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形类型单一B.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C.地势西北高,东南低D.地表起伏小
2.塞罕坝培育了10年的云杉树苗植株较矮小的主要原因是(    )
A.风沙灾害严重
B.坡度陡,水肥保持能力差
C.气候的大陆性明显,降水较少
D.纬度较高,冬季较长,热量不足
3.塞罕坝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是(    )
A.景区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
B.自然生态资源良好,吸引力大
C.交通运输种类齐全,交通便利
D.建设投入力度大,资金雄厚
2020-03-22更新 | 246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清北班)下学期第四次半月考(6月6日)地理试题

2 . 法罗群岛(如图)由覆盖冰川堆石成泥炭土壤的火山岩构成,农作物只能以种植马铃薯(谷称土豆,喜冷凉)为主,岛上无天然树木。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法罗群岛
A.冬季均温高于0℃B.全年阴雨天气较少
C.降水季节变化较大D.沿海寒流降温减湿
2.造成法罗群岛无天然树木的主要原因是
①土壤贫瘠②热量条件差③水源不足④西风强劲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3.法罗群岛适宜种植马铃薯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岛屿众多,地形平坦开阔B.全年气候温凉潮湿
C.多晴明天气,昼夜温差大D.草场茂盛,土层深厚
3 . 驼梁位于冀晋两省交界处,主峰海拔2 281米,系河北省五大高峰之一。以山脊线为界,北坡森林郁郁葱葱,南坡草地幽幽如茵(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北坡植被明显好于南坡,其优势条件是(  )
A.气温较高B.水分条件好
C.坡度和缓D.土壤肥沃
2.南坡M地为带状分布的森林,该地最有可能是(  )
A.山脊B.山谷
C.鞍部D.台地

4 .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河西走廊局部区域图。

材料二 图示区域雪山、草原、碧水、沙漠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所以留下了“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的佳句。


(1)简析图示区域“雪山、草原、碧水、沙漠”景观形成的地理条件。
(2)分析河西走廊发展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哪些环境问题?
(3)该区域工业也极具特色,请列举该地区典型的两类工业部门,并选其中一类工业说明发展的优势条件。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某考察队到素有新疆的“湿岛”之称的伊犁河谷进行了野外调查,通过对不同植被下土壤剖面的采样,分析发现了伊犁河谷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见下图)。研究还表明,不同的气候条件、人类干扰强度,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以及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转化,从而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



(1)比较典型草原与落叶阔叶林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变化的异同点。
(2)推测伊犁河谷研究区表层土壤有机碳随海拔变化的总体特点并解释其自然原因。
(3)考察队还发现,与同纬度的内蒙古草原相比,伊犁河谷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偏高,试分析其原因。
(4)伊犁河谷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时期,简述伊犁河谷发展种植业的主要优势自然条件。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某国家部分经济活动分布。该国人口2400多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4%,矿产品、可可和木材为其三大经济支柱。图中大坝建成后,给该国带来一系列经济效益,如发电等,但同时也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

(1)归纳该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征。
(2)描述该国城镇空间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形成条件。
(3)据图说明甲地发展铝品加工工业的区位优势。
(4)简述修建大坝对该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意义,分析上游水量减少对入海口地区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2018-01-04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 河北省邢台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
7 . 位于南北天山之间的伊犁河谷地——西域的绿色走廊,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地方。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处西天山的伊犁河谷兼有南北疆特点,素有“中亚绿洲”、“塞外江南”的称誉。那里既有雄美的雪峰、冰川,又有俊秀的河川;既有恬静悠然的牧场,又有人神共织的农耕大地。由雪岭云杉形成的森林沿山谷向山下延伸,与山地草场交织在一起。
材料二 雾凇美丽皎洁,晶莹高雅。在寒流滚滚的冬季,使横竖成林、山坡独树的杨、柳、榆、桦的枯枝成为琼枝玉叶,让棵棵青松翠柏成为银菊盛开,把簇簇小草装扮得婀娜多姿,玲珑剔透……新疆伊犁河谷的冬韵,迷人不已,特别是那有着晶莹剔透、千姿百态的冰花的雾凇,最是醉人。
材料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说明该地地形对伊犁河谷自然环境的影响。
(2)在伊犁河谷地区,有一部分山地长有“阴阳脸”,即一侧山坡林木葱郁(“阴脸”),另一侧山坡草地青翠(“阳脸”),出现了山脉“阴阳脸”的现象。请说出“阴脸”的坡向,并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阴阳脸”现象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试分析伊犁河谷雾凇的成因。
(4)2010年5月,中共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将西北边陲小城——霍尔果斯定为经济特区。试分析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