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8 道试题

1 . 蒸散发是指水分从陆面转化成水蒸气进入大气的所有过程的总和,包括各类自由水面蒸发、陆面蒸发和植被蒸腾。下左图示意珠江、海河和塔里木河三流域年及季节实际蒸散发量的比较,下右图示意1961—2011年三流域年及季节实际蒸散发量变化趋势的比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信息表明(     
A.塔里木河流域各季节蒸散发量均最小B.塔里木河流域各季节蒸散发量均有增加
C.珠江流域蒸散发量逐年减少D.海河流域蒸散发量的季节变化最小
2.与另外两个流域相比,塔里木河流域年蒸散发量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流域面积B.平均气温C.年降水量D.海拔高低
3.1961—2011年塔里木河流域蒸散发量的变化可能导致(     
A.农作物产量提高B.生态环境恶化
C.流域面积扩大D.年降水量增加
2024-02-05更新 | 99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沧衡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叶尔羌河发源于青藏高原西北边缘,流域内发育有丰富的冰川。以喀群为界,叶尔羌河分为上、下游:上游河段山高谷深,河谷物质结构疏松;下游河段自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流向东北,注入塔里木河,地势相对平坦。下图为叶尔羌河部分河段的分布图。


(1)推测叶尔羌河上游径流量的时间变化特点。
(2)说出莎车所在位置的地貌名称,并说明该地貌的形成过程。
(3)近年来,科学家发现叶尔羌河上游含沙量有增大的趋势。试从构造运动和气候变暖的角度分析原因。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表明,中东沙尘与热带北大西洋海温在2000—2019年都表现为相似的先升高后降低的年代际趋势转变,中东沙尘趋势的转变很可能与热带北大西洋海温变率有关。图示意热带北大西洋海温中东沙尘相关机制。



(1)分析热带北大西洋异常增温导致中东沙尘活动增加的过程。
(2)有人认为中东局部灌溉面积的变化对沙尘活动影响更显著,但也有人并不认同。基于所给材料,请表明你支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3-12-03更新 | 461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3 新高考新题型攻略(练习)-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横断山脉最高峰贡嘎山海拔为7556米(位置见下图左),其东坡海螺沟是中国唯一的冰川森林公园,沟内拥有低纬度地带海拔最低的冰川和世界第二大冰瀑布(冰川流动在陡坡段呈坠落或滑落状态),冰川下限的海拔约2850米。极地或高山冰川退缩区形成的冰川裸地是研究植被原生演替的理想场所。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在长达2km的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具有完整植被原生演替序列的区城。下图中为贡嘎山远眺景观图。下图右为2017年绘制的海螺沟冰川退缩区不同原生演替阶段样地植被特征图。



(1)贡嘎山具有“鹤立鸡群的身姿,金字塔般的山顶”,描述其形成过程。
(2)分析海螺沟冰川与森林共存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指出海螺沟冰川退缩区最具种间竞争力的树种,并说出你的理由。
(4)说出海螺沟冰川退缩的原因,并推测未来SO地气温和空气湿度的变化趋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营山地质公园位于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北部,公园内深谷两侧的谷坡分布着众多山顶平坦、四周陡峭的特殊山体,山体岩石主要由砂岩和泥页岩构成(砂岩硬度较泥页岩大)。由于岩性的差异,山体的陡崖或者崖麓结合部位发育大量的洞穴,洞中积水不断增加形成水洞。下图示意营山地质公园地理位置及水洞形成示意图。


   
(1)从外力作用的角度,简述该地质公园山体呈现顶面平坦、四周陡峭特征的条件。
(2)说明该地质公园水洞的形成过程。
(3)推测未来该地质公园山体和洞穴的演化趋势。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距今约4.21.3mama:百万年)的地质时期内,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水系段发生了水系重组事件,从而奠定了现代长江水系的基本格局。图为该时期内三个时段(a→b→c)的水系演化过程。研究表明,该时期内,青藏高原东缘季风及降水强度呈减弱趋势,地壳升降运动也相对平稳,而古昔格达湖的出现和消失主导了该区域的水系重组。

(1)简述古昔格达湖的形成过程。
(2)分析河流在PQ段形成两处近直角转弯的原因。
(3)随着古湖泊的消失,古雅砻江在下游段M处发生河道变迁。分析其原因。
2024-01-27更新 | 56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上饶市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地理试题

7 . 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左图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右图为该区自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1999年以来,该区域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范围坡耕地转为林草地,在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的同时,坡面林地土壤也出现了明显干燥化趋势,给林木正常生长带来潜在威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谷底的中生乔木主要是(     
A.硬叶林B.针叶林C.落叶阔叶林D.常绿阔叶林
2.该区域坡面林地土壤干燥化过程是(     
①森林退化,含蓄水源能力降低,加剧土壤的干燥化②大量吸取地下水,坡面地下水资源短缺③林地稀疏,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增多,蒸发加剧,土壤变干④该地植被覆盖率增加
A.④→①→②→③B.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D.②→④→③→①

2023-07-27更新 | 140次组卷 | 17卷引用:地理热点62 水土流失-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全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狙击与专项突破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下游花高段(花园口至高村段)1971-2016年间,河床泥沙冲淤量(冲淤量=淤积量-冲刷量)不断变化,河槽形态(河宽与水深)变化明显。1985年龙羊峡水库运行后,黄河花高段的来水量与来沙量都明显减少;1999年小浪底水库运行后,黄河花高段来水量稳中略升,来沙量显著减少。下图示意黄河下游花高段位置、逐年累计冲淤量、河槽形态变化(a示意黄河形态、b示意黄河花高段、c示意黄河花高段逐年累计冲淤量、d示意黄河花高段河槽形态变化)。



(1)判断黄河花高段河槽萎缩最明显的时段,并阐述其萎缩的过程。
(2)小浪底水库运行后,黄河花高段河槽趋于窄深,分析其原因。
(3)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推测黄河花高段河槽形态未来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2023-09-24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热身卷01 -【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期中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高原湖泊,由祁连山脉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距今200万年—20万年,青海湖形成初期是一个大型淡水湖泊,与黄河水系相通,那时气候温和多雨,湖水通过东南部的倒淌河泄入黄河,是一个外流湖。后来由于地理环境变化演变成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面积为4000多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1m,蓄水量达1050亿立方米,水体更新周期约为362年。下图为青海湖流域图。

(1)简述青海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咸水湖的过程。
(2)说明青海湖水体更新周期长的原因。
(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推测青海湖未来面积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2024-01-22更新 | 21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三角洲位于山东省东营市东北部,是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后携带大量泥沙在渤海形成的扇状三角形冲积平原。黄河口海岸线的演变主要取决于黄河入海泥沙的堆积过程与海洋对泥沙的侵蚀过程。下图示意1998-2018年黄河口侵蚀、淤积面积变化。

(1)简述1998——2018年黄河口不同时段的淤积、侵蚀面积变化特征。
(2)指出2006—2016年黄河口面积的变化趋势并推测其可能原因。
2024-01-17更新 | 133次组卷 | 5卷引用:大题03 地表形态变化过程(5大热点角度)-【大题精做】冲刺2024年高考地理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