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灌丛沙丘是风沙流被灌丛阻挡后,沙物质在灌丛内部及周围堆积而形成的一种风积生物地貌类型。植被、沙源和风力等对灌丛沙丘的发育过程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柽柳,为落叶灌木,在干旱沙漠地区能够在沙埋的枝干上形成新的植株,可在干旱沙漠地区形成特有的灌丛沙丘。下图为柽柳灌丛沙丘开挖剖面示意图。

(1)植被是灌丛沙丘形成的基本条件。概括灌丛沙丘植被的生态特性。
(2)以柽柳灌丛沙丘为例,简述灌丛沙丘的形成过程。
(3)说明灌丛沙丘对减轻荒漠化的意义。
(4)随着太阳能发电的普及,新疆塔中地区不少光伏电站建造者开始探索光伏发电与荒漠治理相结合的工业治沙方式。请你为塔中地区光伏治沙的可行性提出理论依据。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拉达克位于克什米尔地区的北端,海拔在3000米至6000米之间,北有喀喇昆仑山脉,南有喜马拉雅山脉。该地区山高谷深,自然环境恶劣,冬天天气寒冷,平均气温达到零下25℃,昼夜温差巨大,高山荒漠地貌贫瘠如月球表面,这里就像一块神秘的“月之地”。

材料二 进入21世纪,气候变化给这里带来严重的用水危机,尤其是在每年4、5月份的播种期,因为缺水,河谷种植业与山地畜牧业无法进行,旱情愈演愈烈,拉达克一些村民开始逃离家园,成为“气候变化难民”。

材料三 机械工程师旺茨桑马,发明了“冰雪佛塔”(下图),他将上游河床下的地下水用管引到低地。水自上而下喷涌而出,在零下20℃甚至更低的气温下,立即结成冰凌,这样一层层覆盖下来,像是冰川形成的过程。但冰塔的融化非常缓慢。3月中旬,当所有平坦地面上的冰融化后,冰塔还矗立着,气温接近30℃时,出现了绿叶茂盛的树木与雪白冰塔并存的罕见景象,直到5月18日,冰塔才完全消融。



(1)分析拉达克地区成为“月之地”的原因。
(2)分析拉达克部分村民变为“气候变化难民”的原因。
(3)简述大规模建造“冰雪佛塔”对拉达克自然环境的影响。
3 . 长白山天池是火山口积水形成的湖泊,通过长白瀑布与松花江相连。下图甲乙丙丁分别示意天池形成过程的某一阶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长白山天池形成过程正确的排序是
A.乙丙甲丁B.甲丙丁乙C.丙乙甲丁D.丙甲乙丁
2.对长白山天池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盐度和含沙量较低B.水生动植物较多
C.无结冰期和枯水期D.受松花江水补给
4 . 参加国际地理奥赛的中国选手将对图示区域进行模拟野外考察比赛,请你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和他们一起完成下面各题:

(1) 出发前,中国队员从网上查到: 图中所示的天气系统正在向正东方向运动,预计72小时将完全从B城过境,请你帮助他们预测B城未来72小时的天气变化过程。
(2)来到C城市,队员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该城市街道两旁的路灯多是风力发电不是太阳能发电,请你从地理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3)居住在D山区的猎手们介绍“近年来, D山脉的草甸位置越来越高,动物们逐草而生,攀爬得也越来越高。” 请结合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简述你对这一现象的理解;并推测该地还会有哪些自然地理环境发生变化。
2018-06-25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6月月考地理试题
5 . 下图为四川盆地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分布图。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雅安素有“天漏”之称,年降水日数多在200天以上。
(1)分析雅安“天漏”的形成原因。
  地面反射率是指地面反射辐射量与入射辐射量之比。一般而言,草地的反射率为15%~25%,深色土壤的反射率为5%~15%。近年来,青衣江流域的草地、林地大面积恢复,裸露的深色土壤变为绿地。
(2)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简述青衣江流域地表植被变化对近地面气温的影响。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青衣江的河流特征。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中的阴影区域分布着1000多种形态各异的野生多肉植物,占全球多肉植物种类的10%。且其东西向植物类型区域差异明显。

(1)推测图示沿海地区多雾的季节,并阐释其形成过程。
(2)说明地形对阴影区域东西向多肉植物生长环境差异的影响。
(3)分析该地区多肉植物丰富的自然原因。
(4)推测赤道逆流增强的年份,图示海域鱼产量与正常年份相比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018-08-05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7 . 地表蒸散是指地表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的总和,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系中水分运动的重要过程,是植物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的水分和能量来源,是陆面生态系统与水文过程的重要纽带。读“祁连山海拔2600-3800m内某流域不同地表实测蒸散对比和降水逐月分配图”,完成下面各题。

1.该流域地表蒸散年内的变化是
A.林地土壤蒸散大,草地蒸散小B.冬季植被蒸散大,夏季植被蒸散小
C.夜间蒸散较大,白天蒸散较小D.植被生长期蒸散大,休眠期蒸散小
2.该流域内8月份草地土壤蒸散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纬度比较低B.海拔比较高C.阴雨天气多D.径流量较大

8 . 普陀山位于钱塘江口、舟山群岛东南部海域,古人称之为“海天佛国”。山体是燕山运动晚期的花岗岩,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侵蚀形成众多孤峰突兀的风景地貌。图甲为景观图,图乙为地质循环示意图,其中A类岩石有比较多气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普陀山主要由图乙中的哪类岩石组成(     
A.A类岩石B.B类岩石C.C类岩石D.D类岩石
2.图甲地貌形成的过程是(     
A.岩浆喷出→风力沉积→流水侵蚀B.岩浆侵入→地壳运动→海浪侵蚀
C.沉积作用→岩浆侵入→风力侵蚀D.海浪沉积→地壳运动→冰川侵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