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8 道试题

1 . 蜂窝状洞穴是丹霞地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图1示意我国东南地区某地丹霞地貌景观,该地年均降水量约1650mm,山体以红色砾岩为主,局部有较大的砾石,多含易溶于水的钙质和易吸水膨胀的黏土矿物,表面多蜂窝状洞穴(如图2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1.图1所示山体主要岩石(     
A.孔隙度高B.胶结程度高
C.多片理构造D.矿物结晶颗粒大
2.图2所示蜂窝状洞穴最可能位于(     
①甲处②乙处③迎风坡、阳坡④背风坡、阴坡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推测与该蜂窝状洞穴外部相比,洞穴内部(     
A.昼夜温差较大B.化学风化较强C.气候环境多变D.空气湿度较小
2023-11-15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下图示意阿根廷某地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演变过程,该地经历了浅淡水湖辫状水系盐湖沙丘三个阶段。完成下面小题。

1.阶段I沙丘的沙粒最有可能来自(     
A.山地B.断层C.湖滩D.河滩
2.与阶段I相比,可以推测出阶段Ⅱ(     
A.盛行风更强B.降水变率更小C.降水变率更大D.水体更新更慢
3.阶段Ⅱ到阶段Ⅲ的过程中该区域的表现可能为(     
A.小气候趋于暖湿B.生物多样性锐减C.土壤盐碱化减弱D.地下水位大幅上升
2023·全国·模拟预测

3 . 扎日南木错位于藏北高原南部、冈底斯山的群峰之间,湖水主要来自其周边高山上的冰雪融水,透明度和矿化度较高。受湖水矿化度的影响,湖区生物空间分布不均。下图示意扎日南木错2002-2017年湖岸线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扎日南木错湖区水禽数量最多的水域最可能位于(     
A.东南部B.南部C.西北部D.中部
2.2002-2017年间,扎日南木错流域气候趋向(     
A.冷干B.冷湿C.暖干D.暖湿
2023-09-27更新 | 13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5-6题及变式题
2023·江西·二模

4 . 2023年1月,内蒙古呼伦湖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称:呼伦湖面积比十年前扩大了近500平方公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呼伦湖是我国北方第一大湖,历史上历经多次扩张和收缩,对湖岸植被优势种的高度、盖度、生物量都有影响。该地区的优势物种从湖边向外依次为碱蓬(嗜盐)、寸草苔(裸露河床优势物种)、芦苇(水生或迎生植被)、羊草、针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近年来湖泊面积持续增大的可能原因是(     
A.气候变暖冰川融水增多B.引河济湖退耕还草
C.泉水上涌的补给量增多D.环境整治植被增多
2.短期内湖泊面积扩大对湖区物种的影响为(     
A.碱蓬增多B.寸草苔增多C.针茅高度增加D.芦苇盖度增加
3.与扩张期相比,收缩期时的呼伦湖流域(     
①盐度减小②水质恶化③沙化加重④生物量增多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钻探发现,在洱海湖区边缘A地附近普遍存在距今6000年前形成的螺壳层,在B点发现距今3500年前的湖砂沉积。洱海属于断陷湖,湖盆内部的湖面高度基本取决于下游出水口水位高度。洱海湖面海拔约为1950米左右,主断裂西侧剧烈抬升,形成海拔约为4000m的苍山。苍山山体主要由硬度较大的变质岩组成,山顶附近全年有一半时间存在积雪。苍山东坡发育了多条河流,在河流入湖口处形成集中连片的洪积扇,此处洪积扇砾石含量较高且缺少泥质沉积。在洪积扇带前缘的湖面下方分布着数量较多的滨岸水下扇。图为洱海周边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在历史时期内洱海湖面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情况及判断依据。
(2)从地壳差异运动的角度,推测引起洱海湖面水平变化的可能原因?
(3)说明洱海西岸洪积扇砾石含量较高且缺少泥质沉积的原因?
(4)密度差异是滨岸水下扇形成主要因素,请说明洱海西岸滨岸水下扇的形成过程。
2023-05-14更新 | 44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19题及变式题

6 . 20231月,内蒙古呼伦湖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称:呼伦湖面积比十年前扩大了近500平方公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呼伦湖是我国北方第一大湖,历史上历经多次扩张和收缩,对湖岸植被优势种的高度、盖度、生物量都有影响。该地区的优势物种从湖边向外依次为碱蓬(嗜盐)、寸草苔(裸露河床优势物种)、芦苇(水生或湿生植被)、羊草、针茅。由于气候干旱等原因,从2000年至2009年,呼伦湖体水位持续下降,与海拉尔河的连通一度中断,成为内陆湖。2006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实施一系列措施,恢复湖区湿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近年来湖泊面积持续增大的可能原因是(     
A.气候变暖冰川融水增多B.利用地下水灌溉,减少对河水的利用
C.引河济湖退耕还草D.环境整治植被增多
2.短期内湖泊面积扩大对湖区物种的影响为(     
A.碱蓬增多B.寸草苔增多C.芦苇盖度增加D.针茅高度增加
3.与扩张期相比,收缩期时的呼伦湖流域(     
①盐度减小   ②水质恶化   ③沙化加重   ④生物量增多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

7 . 左图中“理查特结构”,是一组巨大的同心圆地貌(见放大图),直径48公里,海拔约400米,整体地势相当平坦。地质学家发现,圆心周围广泛分布奥陶系砂岩,同心圆痕迹则由大量硬度较高的古生代石英岩组成。2018年,北京某科研机构欲组织地质考察团前往西非进行科研考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理查特结构”的成因,最有可能的是(     
A.远古时代陨石的撞击B.东北大西洋飓风的影响
C.奥陶系或古生代火山喷发D.地壳的抬升与侵蚀
2.该地与北京自然环境的对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植被的茎、叶、根系均发育较小,以减少蒸发
B.该地气温差异大,日较差、年较差均大于北京
C.该地旭日东升之时,天安门国旗日影朝向东北
D.从气候角度考虑,夏季为考察团最佳考查时段
3.在该地进行科研活动,下列物品中,哪项不是必须准备的(     
A.太阳镜B.防蚊药C.防晒霜D.平底鞋
2021-09-23更新 | 206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预测卷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3年,图中K国开始动工兴建“海城”项目,至2017年基本建成,建设工期长、难度大。“海城”项目选址于某内陆盐沼,该盐沼距离海岸线约9公里。其施工过程为:首先将该盐沼的表层沙土和下层沙土、泥土混合物取出加高城区地面,并形成若干个人工湖盆;然后挖掘引水沟渠,加固两岸;最后利用挡潮阀系统(涨潮时闸门打开,使海水涌入,并在各个人工泻湖间循环流动)将海水引入,使内陆拥有了多个新泻湖、约200公里长的海岸线、海洋水域环境、若干码头和洁净细沙覆盖的城区海滩。科研人员帮助培育新的红树林种子,使它们能够承受当地高盐度的海水。当大片红树林植物在浅海区种植后,沙漠出现了令人惊奇的绿色。目前,新泻湖水质优良,已经有800多种海洋物种在该水域定居下来。“海城”可满足10万人居住,目前已有部分居民迁入。



(1)根据图文材料分析该工程建设工期长、难度大的自然原因。
(2)分析目前新泻湖水质优良的原因。
(3)推测“海城”未来可能面临的环境问题。
2022-06-24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二模文综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艾尔瓦河位于美国西北部,自南向北注入太平洋。艾尔瓦河冬春水量丰沛,流域森林茂物种丰富,多洪泛区。冷水性鱼每年9月至次年2月在河流上游砂砾底质的浅水区产卵,幼鱼在次年春季游入海洋。1913年和1927年,人们分别在河流的中下游建设了艾尔瓦和格兰斯两座大坝,阻挡了蛙鱼溯河洄游的通道,也破坏了河中其他鱼类和贝类的生存环境。大坝长时间运营后,库区淤积严重。随着该地区纳入美国国家电网系统,对水电的依赖降低,两座大坝先后被拆除。在艾尔瓦河河口,迅速淤出了一片面积较大的沙洲,为多种鱼类和蟹类提供了新的栖息地。下图示意艾尔瓦河位置。



(1)分析艾尔瓦河上游降水丰沛的原因。
(2)分析建坝前艾尔瓦河鲑鱼产量高的主要原因。
(3)推测当地拆除两座大坝的可能原因。
(4)大坝拆除后,艾尔瓦河河口迅速淤积出面积较大的沙洲,说明沙洲的形成过程。
2020-02-05更新 | 227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考前模拟训练(一) 文综地理试题

10 . 某科考队于11月考察南美洲巴塔哥尼亚地区,草原、沙漠广布,但多外流河;沙漠中分布有保存完好的大片石化森林。下图是巴塔哥尼亚地区略图及石化森林形成的一般过程。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石化森林形成之前该地地理环境特点
A.安第斯山脉尚未形成,地势平坦B.板块挤压,岩浆活动强烈
C.气候干旱,沙漠草原广布D.人口众多,种植业发达
2.该地区多外流河自然原因可能包括
①距海近,降水量大     
②冰雪融水量大,河流流量较大     
③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快          
④陆地东西方向狭窄,河流流程短,损耗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